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隐私权在我国尚未成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对于网络隐私权更没有明确的定位,当权利人的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很难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本文以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为视角,通过对网络隐私权概念的阐释,以及对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进行重点分析,提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隐私权仅指公民在网络活动中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数据依法受到保护的人格权;对不同类型的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应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追究民事责任;我国应构建以民法典、网络隐私权保护专门法、网络隐私权保护特别法的三层次的民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牛洁 《法制与社会》2021,(17):15-16
为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免遭不法分子侵害,采用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的方式,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进行相关法律体系的制定与修改,法律对于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应针对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授予,通过确立明确抗辩权的方式维持双方权利的平衡,除此之外,网民进行网页浏览时,应及时清除个人足迹,通过提高我国公民自身对网络安全的防护意...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网络隐私权是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问题,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张河顺 《法制与经济》2008,(22):18-19,2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网络隐私权是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问题,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吴灿 《法制与社会》2013,(19):19-2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产生了一些网络侵权行为和网络犯罪活动,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实名制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网络实名制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侵权等的确认,但由于网络技术自身的原因以及相关信息数据管理者的个人道德等问题会导致该种信息的泄露等,从而造成对于实名制网民隐私权的侵犯。本文从隐私权入手,在分析网络实名制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民法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7.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试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人物并不是一个政治概念,而是一个为了保护言论自由、限制名誉权和隐私权而创设的概念,它更多的应用在诽谤法和隐私法中。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的将隐私权确定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但是宪法、刑法、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都承认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于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的合理兴趣的考量,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一定限制,但这并非意味着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就应被完全剥夺,与社会利益完全无关的私密生活信息、私人生活场所、私人通信秘密应受到法律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权认定应从范围、违法行为、损害事实、主观方面和认定原则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文章提出了完善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以直接方式保护最为有效。本文对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方式进行了阐述,并对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加大、传媒技术的发展、防范技术滞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立法不完善等对新时期人们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议从依靠科技手段,克服隐私权保护技术的滞后性、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加强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是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隐私屡受侵害。只有采取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切实保护消费者隐私权。  相似文献   

11.
丁雷 《法制与社会》2011,(18):176-17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像一张大网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如果保护好互联网中的个人隐私既是一项技术性的挑战,也是立法需要填补的空白,网络隐私权应运而生。我们在享受着网络的快捷方便的同时如何预防、规范和救济数字化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侵权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本文拟将从国内现实存在的情况深入探讨网络隐私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交易,成了人们的重要的活动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数据的搜集、处理和传输变得十分简单,所有工作都可以瞬息完成。网络的发展和电子商务这样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的广泛普及,正是网络数据自由流通的优势体现。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当人们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时,人们的隐私权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下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在增加,隐私权做为一种人格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何为隐私?什么是隐私权?我国现行法律又是怎样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就这些问题,笔者翻阅了资料.并从法律角度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4.
15.
王晓飞 《法制与社会》2013,(26):265-266
我国的隐私权保护是比照侵犯名誉权行为来处理的,它并没有被现行法律确认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这是其带有明显"滞后"特性的根本原因。而以"附庸"形态存在的隐私权在民法规定中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不仅缩小了隐私的界限范围,而且使得各部门法中的隐私权保护也不能相互衔接和统一。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丹 《法制与社会》2013,(17):240-241,244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立法及我国的现状,进而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普及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就是其中之一。使用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多种活动,如购物、发微博、上论坛,作为实现评论权重要手段的网络已经越来越受到欢迎,而且随着众多贪官、腐败官员经由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披露他们的丑陋恶行,互联网的使用也成为揭露腐败黑暗的重要方式,但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恶意攻击他人、诋毁他人、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本文就中外对网络隐私权的监管现状以及中国目前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完善我国的立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了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及立法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数字化等诸多特征已对现行隐私保护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目前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基本处于观望阶段,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适当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保护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也已成为了网络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对网络隐私权予以立法保护不仅是国家法制建设和网络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实现其基本权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