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盛玉的人生可歌可泣。 少年时代被病魔夺去了健康的双腿,他从此不能站立。为了驱散母亲脸上的忧愁,他白手创业.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为了回报故土。年届不惑的他将千万资产交付他人,带领乡亲们重踏创业之路。十年艰难跋涉,将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变成了武汉市“十强村”。  相似文献   

2.
中秋回家     
参加工作后第一个中秋节,一路颠簸着赶回家。迈进家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皱纹满布却洋溢着微笑的脸,还有他那被重担和病魔压弯了的脊背。  相似文献   

3.
刑事司法领域中的讯问笔录是言词证据①的重要内容,它建立在公诉人与犯罪嫌疑人话语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于检察官审查案件的记录中。公诉人在言词证据固定中往往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接受讯问者的意图,从而使犯罪嫌疑人在讯问终了时已或多或少的承受了对他不利的法律评价。文章从法律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将讯问对话的内容和转化为言词证据之笔录进行比照,分析这一过程给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两造②带来的不利局面,最后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做党性最坚定的组工干部。李林森在他身患肝癌、肺癌的几年中.仍然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支撑他与病魔抗争、孜孜不倦工作的源泉正是他对党的忠诚。基层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坚守好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履行好每一份细微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纳什的传奇     
苏木 《人事天地》2008,(10):26-28
几年前,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电影获得了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四项大奖,一时风光无限。影片故事的主人公原型是天才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也因此而被大家所熟知。这个数学天才,20岁出头就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博士学位,却在巅峰时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与病魔长达数十年的斗争中,在妻子不离不弃的陪伴之下,他终于奇迹般地逐渐康复,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6.
侦查讯问笔录是证据性法律文书,是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的依据之一。当前,讯问笔录存在制作者思想上不够重视,讯问缺乏针对性;问话形式单一,讯问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完善途径是加强制作者的思想认识,提高讯问人员的素质;提高侦查讯问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讯问效果;加强讯问笔录中对无声语言的记录,提高笔录真实性:加强讯问笔录制作的规范性,使笔录更加忠于原貌。  相似文献   

7.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默默扛起抗“疫”重担,冲锋在战“疫”前线;他就是襄阳市襄州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农村组、区农业农村局防控工作专班成员杨云。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作为局办公室负责人,杨云冲锋在前。17年前,杨云由于抗击“非典”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防非'青年志愿者”称号。“我有一定的经验,冲锋我在前。”杨云看出一些年轻同志心中略有恐惧,常常鼓励他们“请跟着我一起做”。  相似文献   

8.
笔录是司法实践中言词证据最主要的固定方式。然而笔录作为言词证据的固定方式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地转化言词证据所承载的信息,这是从"语言"到"文字"转化过程中附随的局限。从实务的角度出发,笔录个性化是一条克服此种局限性之道。  相似文献   

9.
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的重心在侦查、起诉阶段,该权力分布结构在证据运用环节的主要表现就是侦查机关等制作、并经公诉机关审查的大量笔录证据直接影响案件的裁判结果。文章选取一定数量的裁判文书,采用实证方法透视该类证据在实践中被过量运用的现状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又在审判权中心主义的立场下,初步提出现阶段笔录证据“适量”运用的标准及达至“适量”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讯问笔录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证据。讯问笔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刑事案件的办理质量。笔录制作完整、准确,能够全面地反映讯问的全貌,尤其要注意体现讯问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没有对辨认作出适当的规定,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也就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问题,尽管在实践中,辨认笔录的证明力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辨认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辨认笔录的证明力并未达到充分的境地。从辨认本身所依据的规律出发,完善辨认的程序,是提高辨认笔录证明力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讯问笔录常见毛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讯问笔录作为诉讼证据之一,或作为记载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的手段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办案实践中,不少讯问笔录不符合写作和法律规范,或质量不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了解讯问笔录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并引以为戒,对提高笔录写作水平和办案质量,不失为一种捷径。  相似文献   

14.
修订后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8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于实施强制执行措施的经过,执行员应当制作笔录。但立法并未对民事执行笔录的法律属性及其构成等问题作出规定,留下了法律空白。从民事执行工作的现实状况和规范性要求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宜采取司法解释的方式填补这一空白以促进对该条文的落实。建议司法解释明确赋予已经制作完成且符合立法规定之形式要件的民事执行笔录以诉讼证据的法律属性,以便在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执行异议时对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等起到证明作用。同时,还应规定民事执行笔录的构成要素、细化其记录的事项并根据强制执行措施过程的难易程度,将民事执行笔录分为表格式执行笔录和记录式执行笔录。  相似文献   

15.
今年53岁的邓会泽是个有30多年党龄、29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同志。他从1997年担任利川市谋道镇信访办主任以来,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还常常拄着拐杖走村串寨,为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证据种类中增加了“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确立了辨认、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等侦查笔录的法定证据地位。这是证据制度变革中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它一方面完善和丰富了法定证据种类,为司法机关证明案件事实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对侦查机关依法实施侦查行为和规范制作侦查笔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对侦查笔录的特征及证明功能分析基础之上,反思侦查笔录的现状,结合与侦查笔录类证据有关的程序性机制的研究,对如何规范侦查笔录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 )讲究讯问艺术 ,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 ,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 ,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一要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制作完整翔实的审讯笔录。在讯问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和制作笔录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层层推进 ,做到“五清楚、五排除”。一是主体身份清楚 ,排除犯罪嫌疑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可能 …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办案笔录涉及面很广,包括各种各样的笔录。其中使用频率最高、制作数量最多的是询问笔录和讯问笔录。当前笔录制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可归纳成三大类:笔录制作实体问题类、笔录制作程序问题类、笔录制作管理问题类。  相似文献   

19.
一、从笔录到法律事实——司法文书制作的第一个飞跃 (一)笔录是一切法律事实的开始 这里谈的笔录主要是指记录性笔录即以记录问话人和答话人的对话为主的笔录。如调查笔录、讯问笔录、询问笔录。这种笔录,主要是通过记录对话反映案件事实情况,是一切案件事实的开始。比如刑事公诉案件的法律事实:笔录→起诉意见书事实→起诉书事实→裁判文书事实,经历了三道工序,三个机关审核,这些事实的最粗、最原始材料都由笔录而来。又比如,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的法律事实也是经历了这样  相似文献   

20.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曾有这么一个人:到处漂泊,干过许多工作,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总不能摆脱穷困的厄运。他只想做个普通的店员,但频遭嫌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