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教育问题研究路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理论学刊》2006,(3):122-1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教育研究主要沿着三条路径推进:一是对国外学者关于公民教育理论资源和经验积淀的译介与评介;二是对我国近代公民和公民教育思想的梳理与反思;三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为坐标,不断形成和拓展公民教育研究的问题域。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需要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参与是维系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和衡量民主政治的重要尺度。近二十年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日趋扩大,同时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被学者纳入主要研究范畴,成为近年来理论热点之一,出版了一批初步研究这个问题的著作和文章。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和评价必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了解,也有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概念已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公民教育。反观我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广泛和深刻。特别对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我国当前的公民教育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其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不足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但没有一个完善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明确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加强公民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构建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公民教育发展,增强大学生公民思想道德与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公民的理性人、道德人和政治人这一完备的公民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教育概念已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公民教育.反现我国的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及当前状况.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还不够广泛和深刻.特别对于目前的大学生群体,我国当前的公民教育有效性不足,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加强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其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不足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但没有一个完善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明确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加强公民教育的基本前提,因此构建完善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公民教育发展,增强大学生公民思想道德与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公民的理性人、道德人和政治人这一完备的公民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公共意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但重点对象是公务员。我国公务员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法治意识不强、道德意识滑坡、责任意识缺乏、平等意识缺失等问题,必须完善公务员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林达 《廉政瞭望》2010,(23):48-48
公民教育是个一直在谈的话题,许多中国学者都意识到,建立公民社会。要从公民教育做起,要写出高质量的《公民读本》来。美国很多学校有公民教育课程,《公民读本》的教材很多,一般是学者写的,各地学校的老师从中选挑。可是,他们的大原则在那里,课本也就大同小异。我随意挑了一本看,那是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写的。  相似文献   

7.
论公民和公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怀宇 《唯实》2000,(3):53-56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呼唤着社会全体成员的公民意识。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大任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取得公民身份意味着什么?体现公民身份的最基本内容是什么?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素质?这些问题是公民教育实践中值得研究讨论的基础性问题。本文就公民概念的实质性内容和公民应该具有的思想意识等方面问题,作一个…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复杂多样。我国大学生对高校公民教育现状很不满意,他们认为亟待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一定要多种多样,必须整合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才能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耿依娜 《探索》2004,(5):94-97
随着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完善,公民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本文梳理了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西方公民资格理论中公民教育思想,总结了邓小平对公民教育思想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应从重塑公民教育观、丰富公民教育的内涵、拓展公民教育的途径、改进公民教育的方法等四方面入手加强我国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0.
洛克非常重视公民教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具有自由主义的色彩,他认为自由是公民教育的前提,也是公民教育的目的。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人,即新型绅士。洛克认为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知识教育和公民健康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由于当时学校较为恶劣的学习环境,洛克主张家庭教育而贬抑公共教育。关于公民教育的方法,洛克也有很多新颖的见解,如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研究一般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对儿童的管理要宽严得当、宽严适时等。洛克公民教育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闫莉 《世纪桥》2009,(11):71-73
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公民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公民意识、公民能力比较薄弱。发展公民能力是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公民应具有何种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公民能力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运用多种途径,逐步去发展公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07,(7)
公民意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改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成为公民教育领域的焦点话题.本文简要介绍服务学习的概念及其在美国公民教育中的运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理念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步丰富,反映出个人与国家的特殊关系,确认了个人的公共性和主体性.而当前我国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参与热情低落、公共关怀缺乏、规则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我国公民教育的主题和努力方向应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晓昀 《求实》2007,3(11):82-84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切实加强以培养主体意识为核心的民主宪政教育、以权责相统一为目标的平等主义教育、以文明和道德为内容的生活方式教育等公民教育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民教育源于近代西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客观来说,我国的公民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开展公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有益于公民国家意识、合作精神和独立精神的培养。在公民教育中,学校是开展公民教育的最有效的场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是主权在民的重要体现。究竞何谓公民参与,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从公民参与的发展历程来看,公民参与经历了古典民主的直接参与、代议制下的间接参与和参与民主的直接参与理论的演变。在此过程中,对公民参与的功能与价值包括工具和价值两个层面,一直存有自由主义取向和共和主义取向的纠结。公民参与发展趋向上,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相互交融,从政治选举参与扩展到政策过程和公共行政领域,社区等微观领域参与日益受到重视,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虚拟参与开始兴起。就我国而言,公民参与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如何保障公民参与权,畅通参与渠道,引导公民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18.
齐久恒 《探索》2012,(1):147-152
公民社会组织在维护经济公平、推进民主法治、调适社会冲突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其日益凸显的功能,学者们便对公民社会组织形成了一种"视域偏好",即片面强调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而相对忽视对其缺陷和失灵问题的研究。同时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缺乏理性和自觉的理论认知将会导致学术的研究偏执一端。因此,当下开展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反思省察便成了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现代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滞后的原因,并对公民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反思,呼唤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使之自觉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加速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现代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滞后的原因,并对公民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反思,呼唤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健全自律的公民,使之自觉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加速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