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于高坠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相关研究和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4年间,武汉市汉阳区范围内公安部门受理的所有高坠案件,共152例,对案件性质、高坠地点特征、死者年龄、性别、损伤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例高坠死亡案件中自杀118例、意外28例,6例性质未能确定;高坠案件无论性质为何,发生地点均以居民住宅区最多;女性在自杀中占比略高,且年龄偏大(50岁),而意外高坠中全部为男性;损伤在两类性质的案件中均以头部和四肢为最多;自杀案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死者有精神疾病史。结论国内高坠案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对高坠的尸体检验需要更加仔细和全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坠案件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浦东地区最近十年来记录有坠落距离的246例高坠案件,对人体损伤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杀高坠的高度显著高于意外高坠的高度(25.70m:13.98m);所有高坠中,头部损伤概率较高(75.2%),颈部损伤概率较低(6.5%);意外高坠的头部损伤概率高于自杀组(89.4%:75.2%)。结论意外高坠的死者比自杀高坠的死者更缺乏四肢对于头部的保护;过低的颈部损伤发现率提示国内法医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在高坠案件中的对于颈部损伤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坠案件中局部机械性损伤行为心理分析与死亡性质的关系,为此类案件的定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高坠死亡案件311例,其中存在高坠难以形成的局部机械性损伤案例205例。对损伤形成特点、现场痕迹、高坠致命伤、文字信息等进行分析。结果 205例中,根据初步现场痕迹、高坠致命伤、文字信息等分析后,明确自杀86例,意外24例,性质不明95例。95例性质不明案例经对局部机械性损伤进行行为心理分析后,认定自杀80例,意外11例,他杀4例。结论高坠难以形成的局部机械性损伤与死亡性质具有关联性,根据局部机械性损伤行为心理分析推断高坠死亡性质基本准确。  相似文献   

4.
<正> 腋窝是人体比较隐蔽的部位。在一般案件中腋窝损伤较少见,而意外致腋动脉破裂致死的案件更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5.
12例高坠伤致残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本室共受理12例涉及高坠伤的案件,笔者现对此12例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高坠伤致伤规津和损伤特点及其法医学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作用。一般资料本组案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男女比例为11;l。年龄在2—65岁不等.10岁以下为2例,青壮年7例,50岁以上为3例。损伤环境:建筑施工5例.房顶、窗台3例,梯类2例.其他2例。坠落高度1.5一7米不等.1.5一2米为3例,3一4米为7例.6一7米为2例。坠落面状态:水泥地面8例,沙土类地面3例.水面1例。致伤部位:以头部最多(8例),脊柱和脊髓损伤2例,内脏损伤1…  相似文献   

6.
<正> 在交通事故、意外工伤事故、斗殴和高坠等死亡案件的法医尸体剖中,颅内损伤致死是极为常见的。在本文中,颅内损伤的尸体剖验情况将主要从法医神经病理学及临床神经病理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山岳型景区高坠自杀案件的现场分析、损伤形态及案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高坠死亡案件的定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2例黄山景区2002—2012年内坠崖自杀案例的资料,从年龄、性别、籍贯、事发时段、坠落地点、损伤检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52例坠崖自杀案例中,男性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女性,外省籍比例明显高于本省籍,年龄分布于19~50岁,案发时间段多在16:00~24:00,损伤形态以复合伤为主,均不同程度伴有颅脑损伤、胸腹腔器官损伤及体表划擦伤。结论高坠死亡案件的定性需要进行现场勘验、案情调查走访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日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逐年上升^[1]。交通事故所致精神损伤案件中需要进行精神损伤鉴定的案件数量也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9.
正伸展创(extension wound),是人体皮肤因过度伸展形成的浅表性皮肤裂创[1],也可被称为纹状表浅撕裂(striatelike superficial tear)[2]、伸展痕(stretch marks)[3]或细小平行损伤(small parallel injury)[4]。根据其形成机制、发生部位、损伤形态等特征进行认定,对案件性质和致伤过程的推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43例案件中的伸展创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法医学实践提供借鉴。1案例资料一般情况从2006至2012年检案中收集43例涉及伸展创检验的案件,其中交通事故37例,高坠2  相似文献   

10.
574例高坠死亡案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量高坠死亡案件的现场分析、尸体的损伤形态学观察并结合案情调查资料,构建高坠案件法医病理学案例库,为研究疑难坠落死亡案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并回顾分析5省市574例高坠死亡案件资料,包括死者个人信息、现场勘查资料、尸检结果、精神疾病史和毒物检验结果。结果男性的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在0~10岁年龄组未见自杀案例;在60岁以上年龄组,自杀率明显高于意外死亡;大多数的意外案例都发生在工作地点;坠落高度在10m以下的案例中,落地最先接触部位以头部居多,而在10~25m高度,足或下肢多见。结论大多数高坠案例都有明确的结论,但部分案例成伤机制及死亡方式判断呈现明显分歧,应为今后坠落伤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坠”案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我区为例,2006年“高坠”案件占人员伤亡案件总数的31%;无论“高坠”行为是自杀还是他杀,其在尸体上反映出来的总体损伤并无差异。要确定案件性质仅仅依靠法医尸体检验较难解决。因种种原因死者家属多不能接受发生的事实,加之有些现象不能完全通过法医学进行很好的解答,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完全合情合理的解释,使得此类案件上访数呈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在案件勘查中的实践,对“高坠”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案驾驶员确定分析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交通事故案件当中,经常需要确定驾驶员。一般而言,找到方向盘的损伤就比较好确定驾驶员,但有些案件没有典型的方向盘损伤,则需要对尸体、事故现场以及事故车进行细致全面地检查和综合地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现将笔者鉴定的一起案件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案情摘要20  相似文献   

14.
朱友江  丁轩坤 《法医学杂志》2006,22(3):224-225,227
中毒案件损伤程度的评定在整个法医学鉴定案件中常有发生,但由于轻、重伤鉴定标准中对中毒案件损伤程度的评定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给评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成为长期困扰临床法医工作者的难题。本文通过对4例有机磷中毒案件损伤程度的评定并结合中毒的机理、刑法、轻重伤鉴定标准等有关文献,提出对中毒案件损伤程度评定的一些观点。1案例案例1:男,29岁,农民,因误食涂有有机磷农药的半根黄瓜,2h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门诊检查: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3cm),心率96次/min,律齐,肺阴性。血胆碱酯酶35u。确诊后门诊予以洗胃,…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5例案例选自大连市公安局于2007全2011年间受理的因高坠、车祸、摔伤及钝器打击致头部损伤死亡的案件,115例案件具有如下特点:尸体解剖时发现,除于颅盖骨直接受力部位可见骨折外,在对侧的颅底处亦可见与颅盖骨骨折线不相连的骨折,本文称之为对冲性颅底骨折.  相似文献   

16.
凡是对人体健康,生命造成伤害,威胁,涉及人体损伤的刑事犯罪案件,对人体损害程度的评定,从证据学的角度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经调查发现,目前,在办理伤害案件时,开展损伤程度的评定,鉴定工作制度很不健全,主要原因及表现有:1、重视不足,形同虚设:在办理涉及人体损伤的刑事犯罪案件时,鉴定结论是一种非常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不同损伤部位与伤者死亡速度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为案件分析和事故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2021年共计2 830例案件,基于灰色理论,利用SPSSPRO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损伤部位在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在即时死亡组案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枕叶(r=0.868);急性死亡组中相关性最高的是脑干及脊髓(r=0.873);亚急性死亡组中相关性最高的是脑干及脊髓(r=0.735);慢性死亡组相关性最高的是额叶(r=0.9)。结论 不同的损伤部位与死者的死亡速度之间相关程度不同,即时死亡案件多与枕叶受损相关,急性死亡和亚急性死亡多与脑干和脊髓损伤相关,慢性死亡多与额叶受损相关。该结论可以为法医工作者处理交通事故等相关案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头部损伤在伤害案件中十分常见,我院自1984年至1991年鉴定的283例案件中,头部损伤就有100例,占35.33%。现就这100例头部损伤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坠致人死亡案件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的尸体损伤特征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一旦有尸体出现在城市高架桥下道路时,公安刑事侦查部门与交通管理部门对案件定性常常会出现分歧,"推诿扯皮"、延误侦破时机、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情况偶有发生,也易给死者家属造成公安机关办案不利的不良社会印象,亦有发展成上访案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一些特殊损伤类型往往提示作案工具的特异性。对于疑难案件,这些特异性的损伤对于案件的侦破有时能取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命案侦破中,不仅仅应考虑特殊工具才形成特殊损伤,往往还应考虑常规工具可能发生某些改变,从而形成较特殊的损伤。笔者曾遇到1例由剪刀形成特异的损伤,通过认真细致勘察,仔细分析研究,终使案件告破。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