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减”政策下,孩子有更多时间走向户外,自然教育迎来发展契机。然而,当前我国自然教育发展尚存部分短板,跑偏之处亟待纠偏。真正的自然教育应是怎样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大熊猫一天吃多少斤竹子?”“如何辨别大熊猫的伪拇指?”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虹口站宣教中心里。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6,(16)
正在城里生活久了,自然会厌倦城里的热闹繁华,时不时想住上两天农舍,吃吃农家粗饭,干干田地农活,出汗劳作,心旷神怡。这种田园生活情结在都市喧嚣生活的人们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存在。有这种情结的存在,自然去农村的人就多了,人多了就会滋生出无限商机。这不,民俗村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处处可见。而袁家村独树一帜,成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16)
正8月2日,厦门的国宝大熊猫双胞胎兄弟"思念""思筠筠"迎来了5周岁生日,厦门灵玲动物王国邀请近百名抗疫医护家庭、两岸亲子家庭共同举办超级英"熊"国潮趴,为两只大熊猫热闹庆生。大熊猫馆内,鲜艳的气球、中国风折扇、冰糖葫芦串、竹子元素、京剧造型的熊猫以及富有闽南特色元素的红砖燕尾大厝的门头造型装饰一新,浓郁的生日氛围扑面而来。前来为大熊猫兄弟庆生的大小朋友们,为大熊猫唱起生日歌,欢呼寿星登场。"大熊猫的5周岁相当于人类18岁左右,我也见证着他们从小小一只成长为现在的‘大胖小子’。"厦门灵  相似文献   

4.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那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竹之劲节与企业家精神境界颇为相似:修道弘德,取义明理,和谐治理,抱团发展。凡此种种,都在向我们展示一种企业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即精神生产(指人类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创造精神产品的活动)和精神生活(指人们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科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体育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社交活动等)的成果。人类产生以来,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并且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最初,当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人类的精神生产也就开始了。随着人类同自然斗争…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8,(5):61-61
5月7日,四川省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区划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未来10-30年,栖息在四川省横断山脉东部、邛崃山脉南段的国宝大熊猫将会向西向北迁徙,以适应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生态环境变化。四川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系东部、邛崃山脉南段,这里生活着占世界1/3的野生大熊猫种群。  相似文献   

7.
王宏建 《春秋》2012,(1):55-55
看到雷家民的艺术作品,我不禁为之一动.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感动。雷家民的花鸟作品来源于生活.自然造化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南来北往的艺术写生,使他能够在感悟自然的节奏中驰骋激情.对自然的概括、变形,使他的作品既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传达出他对自然的移情、内化后所提升出来的主观审美.具有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精神生产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它是精神产品生产者运用精神生产工具(如思维材料、思维方法、语言文字、电脑等),凭借特殊的精神生产关系,创造反映自然、...  相似文献   

9.
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和谐发展道路中国纺织大学贺善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是人对自然的片面依赖及受自然的片面制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进入人企图片面支配自然,把自然界当作满足社会多种需要的源泉而无所顾忌的阶段;只...  相似文献   

10.
汉字趣谈     
观察一下燃烧着的火,再看看“火”(huǒ)这个汉字,不难发现它与火的自然形态之相象。最初的“火’即“■”字,其实就是在描绘燃烧着的火。火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和安逸,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于是,与火相关的词也应运而生,如“火光”(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3,(2):108-111
不同光源照射到物体而反射成不同长短的光波时就会自然的形成我们视觉可以看到的不一样影像颜色,所以任何矿石或宝玉包括钻石等,如果没有经过设计或加工,我们就无法看到人类的智慧之光,因结合自然光源而反射在这些矿石中所形成具有光彩思维,同时又能够释放强光磁波能量的宝石玉髓。  相似文献   

12.
抢救大熊猫!     
“冷箭竹大面积开花,随即成片枯死;依赖竹子为生的大熊猫,面临饥饿、死亡的威胁……”去年八月初,一份紧急报告从中国西南部大熊猫生活的地区发到了北京. 紧接着,在熊猫聚居的四川省之省会成都,林业部副部长董智勇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动植物和林业专家们应邀从各地赶来,共商如何让珍贵的大熊猫平安度灾的大计. 于是,一队队人员肩挑背扛着抢救物资,沿着崎岖的山道,艰难地向海拔两千六百米的林区进发. 一支支身著登山服的科技人员,冒着风  相似文献   

13.
说起糖,我们再熟悉不过,它是人类生命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有了它,我们的生活自然多了几分甜蜜。但是,这种甜蜜的背后似乎也潜藏着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不良因素。无论是传统的蔗糖,还是新兴的淀粉糖,以及应用于人类健康需求而开发的糖醇类甜味剂,如山梨醇、麦芽糖醇等,其单糖均为葡萄糖、果糖或其衍生糖醇,其化学结构都含有6个碳原子,俗称六碳糖。六碳糖热量高,  相似文献   

14.
节日是生活的高潮。竹子的节是一个一个的高耸之处,用“节”来表示生活的高潮.亦可以体认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如果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美.那么.节日民俗就是生活美的集中展现。节日活动.往往关系到民俗的各个方面,既有生活或生产等物质民俗也有信仰、游艺等精神民俗.当然.更有组织制度民俗的种种表现。节日的文化结构是多面的、立体的.  相似文献   

15.
廖鸿  徐娜 《中国减灾》2004,(7):21-21
海洋灾害包括许多种类,其引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人类活动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海洋灾害。有些具有原生灾害的性质,如台风、海雾、厄尔尼诺现象等;有的则为次生灾害,如海浪、风暴潮、海冰、海啸等,大都是由大风、冷冻、地震等灾害产生的。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海洋灾害,主要有赤潮、海水污染等。归纳起来,引发海洋灾害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6,(4):89-90
“隐身”不是梦 5月,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关于视觉隐身技术原理研究的成果。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如果有一种材料敷在物体表面,能引着被物体阻挡的光波“绕着走”.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要制造这种扭曲光波的材料.关键是材料的品格结构特性,而不是其物质构成。  相似文献   

17.
“熊猫仆人”林唯舟 请你不要不相信,退休以后的林唯舟是因为大熊猫而活得风生水起的。 她从2002年退休以后前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拍摄熊猫的生活,至今已有8个年头。  相似文献   

18.
必须重新认识法西斯主义这一历史现象华东师大教授李巨廉在纪念二战的热潮当中,多数人可能仅仅看到它的那些错综复杂、纷繁万端、轰轰烈烈而又神秘隐匿的斗争和事变.这虽是很自然的,但我们恐怕需要有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那就是,造成人类如此深重灾难的这场浩劫...  相似文献   

19.
竹子在西南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地位彭建群苗族人抬嫁妆的滑杆是用竹子制成的。竹子广泛地分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竹子同那里人民的生产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竹文化。桥与竹制工具云南省西南部的丽江上有一座竹桥,长达千米,高出水面6—7米,全...  相似文献   

20.
像鸟一样飞翔.这是人类自古就有的梦想。今天的人们虽然借助飞机实现了飞翔梦,却同时也失去了天空给人类的无边想象。 城市不断扩张,我们还可以在哪里看到飞鸟的影子,聆听到燕歌莺语?热爱鸟类的人们不间断追逐鸟类的行踪,于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开始成为那些热爱自然,热爱鸟类的城市人们的时尚,那就是:观鸟旅游。观看鸟的生活,了解鸟的习性,拍摄鸟类照片,聆听鸟语莺歌,并在观鸟活动中领略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观鸟旅游。 中国有许多地方因鸟而享誉天下。到新疆巴音布鲁克看天鹅,到青海鸟岛观水鸟,到东北大草甸看丹顶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