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今传播业的空前发展,青少年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16岁的少年陈某将与其家有过节的13岁小孩陈某杀害并勒索被害者家人20万元;初中生徐某为与另一学生团伙“抗衡”,竟购买枪支;17岁少年小新为偷钱上网,竞残忍地砍死奶奶.  相似文献   

2.
我国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组织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种最高形态的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稳定和人民安全,也严重威胁到社会组织的存续以及政治发展和经济民主化的进程,是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有组织犯罪近几年发展迅猛,犯罪组织频繁制造震惊世界的系列灾难,因而为各国所重视和警惕,被联合国大会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前,洗钱犯罪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遍化并呈蔓延趋势,已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公害,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防治措施以应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反洗钱的立法与防治措施仍相对滞后,因此分析当前洗钱犯罪发展方式和危害特点,在我国立法的基础上借鉴他国经验,完善反洗钱犯罪防治对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弱势群体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弱势群体犯罪的研究应首先从分析犯罪原因入手,以期寻找出预防弱势群体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姚金龙 《法制与社会》2010,(13):217-217
我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和谐产物——农村留守少年犯罪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胜利实现。因此,通过对留守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为我们减少和预防留守少年犯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侯林 《刑警与科技》2005,(3A):156-157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类型,严重威胁着金融、科研、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安全,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和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 一、印度少年犯罪值得注意的几个特点(一)印度的少年犯罪在总的犯罪中所占的此例相对较小。1978年,少年犯罪在刑法规定的犯罪中只占3.3%。同一年,美国18岁以下的少年犯在暴力犯罪中占21.4%,在财产犯罪中占45.5%。在印度,每10万人口中的少年犯罪者只有6.9人。(二)在印度刑法典规定的犯罪中,最常见的少年犯罪是盗窃;在特别法规定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陈雷 《犯罪研究》2008,(2):20-2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项全球性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专门法律文书;国际腐败犯罪是该公约确立的一种新类型的国际犯罪,构成了公约的基本内容.本文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对国际腐败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阐述,提出了国际腐败犯罪的概念,提出了“国际腐败犯罪属于国际犯罪的范畴,具有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观点并进行具体论证,进而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综合分析和论述了国际犯罪的构成特点.并且认为,这种新型的国际犯罪还必须转化为各缔约国国内法的犯罪形式,成为各国国内法律规制的一部分,才能有效地制裁腐败犯罪。  相似文献   

9.
徐胤 《研究生法学》2007,22(2):108-115
一引言在许多国家的犯罪活动中,青少年犯罪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面临着犯罪数量显著增加、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智能化等问题。青少年犯罪成为目前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社会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犯罪 ,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近年来 ,黑社会性质犯罪在我国呈现出日趋泛滥的态势 ,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秩序。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 ,黑社会性质犯罪不仅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 ,其防范对策和控制方略与其他一般团伙犯罪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断涌现,居高不下,并有逐渐上升趋势,且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特点。有人曾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危害之大,影响至深。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试着从审查批捕的视角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应对未成年人犯罪,挽救失足少年。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了网络上的“弄潮儿”,其中不乏在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络方面有所建树的少年英才,但另有一部分人却成了网络世界的“骇客”。他们的犯罪行为因犯罪主体年龄的特殊性、犯罪手段突出的高科技性、犯罪后果严重的危害性,成为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法律界、教育界的人士尤其需要为此做出大量的努力。本文拟以网络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的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情况作为参照系,对比我国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现状,探讨预防、打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春兰 《法制与社会》2010,(35):379-380
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寻觅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高建锋 《内蒙古检察》2007,(6):61-62,65
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检察机关在刑检部门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办案组,由专人办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实践中初步把惩罚与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有机结合起来;90年代后期.不少基层检察院相继成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科.与法院少年审判机构相对应,通过办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对失足未成年人进行法、情、理的合力教育,强化了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未成年人犯罪率极低的国家,学者提出了许多理论去解释这种犯罪状况。笔者通过对日本福井县的实地考察,发现这一现象与日本发达的少年预防犯罪体系及少年司法制度有关,其主要通过裁判所优先主义、审前的调查先行主义和观察监护制度、审判处理时的保护处分制度以及审后的社会复归程序等防治措施,确保有效地改造青少年和收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效果。其经验十分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家林 《法制与社会》2013,(33):283-284,290
强奸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世界各国刑法重点打击的犯罪之一,我国也不例外。传统的强奸罪的犯罪主体是男性,犯罪对象只能是女性,但是,随着男性强暴男性、女性强暴男性等情形的不断出现,我国现行刑法236条规定的强奸罪相关规定已明显呈现出滞后性,呈现出打击不力的问题。本文基于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男性强暴男性、女性强暴男性等案件,对刑法强奸罪的主体、对象进行反思,进而提出重构强奸罪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重构的设想,以讨教方家。  相似文献   

17.
白领犯罪作为一种独特的犯罪现象,自美国的一位犯罪学家提出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也存在白领犯罪,而且白领犯罪也相当严重,为了有效预防和惩治这一犯罪,首先分析犯罪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白领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而也就决定了对其的预防和控制对策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少年违法犯罪,又称未成年人犯罪,是相对于成年人违法犯罪而言的。“二战”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世界各国大都面临着少年违法犯罪增多、犯罪率不断攀升的严峻状况。面对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各国积极开展研究,以尽可能地求取防治此类“社会痼疾”的良方。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研究其特点,探讨产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防治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犯罪是犯罪群体中特殊的一类。随着未成年犯罪的日益突出,对犯罪少年的矫治已显得非常重要。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规定:“应使主管当局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处理措施,使其具有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监禁”,我国的刑事法律也有类似规定。  相似文献   

20.
毒品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一大公害,联合国也早就作出了有关毒品犯罪的规定。在我国,毒品犯罪日渐猖獗,根本原因就是巨额利润的驱使。文章从犯罪经济学的角度,对毒品犯罪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根据经济学原理对毒品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