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发展的兴衰成败,是与企业家密不可分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即使企业处于困境,他也能够带领职工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力挽企业于狂澜;而一个不合格的企业经营者,即使交给他一个蓬勃发展的好企业,也会由于经营不善,或经营失误,而使企业走向衰败。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讲,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市场,是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赫斯和青年马克思都曾在各自的早期论著中将共产主义做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但二人的划分标准和论述深度并不一致。赫斯的划分不是马克思理解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他把共产主义解释为一种实践的伦理学,而青年马克思却将共产主义看做是一种扬弃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二人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在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以及论证方法上存在着较大异质性,赫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并未对马克思形成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有关消费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作专门的论述 ,但散见于他的著作中。特别是在《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中 ,马克思所论及的消费内容是极丰富而深刻的 ,它从不同侧面形成了马克思消费理论。现在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 ,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消费理论 ,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消费理论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认为 :“提出生产的消费这个规定 ,只是为了把与生产同一的消费跟原意义上的消费区别开来。”①在《资本论》中说 :“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 :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大提出"国家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马克思国家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马克思国家理论属于唯物史观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的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解析,虽然马克思没有一本阐述国家理论的专著,但是他在著作中的许多关于国家的重要观点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理论体系,其相关研究文献非常肺腑,本文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从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国家理论中国化研究和国外马克思国家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国家理论中国化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立足于当前实际,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前线》1997,(9)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著名经济史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他的专著《经济成长的过程》(1951年)、《经济成长的阶段》(1959年)和《政治和成长阶段》(1970年)中提出了经济成长六个阶段的理论:一、传统社会罗...  相似文献   

6.
省委书记杨正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强调:“今年,要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我省工业基础较薄弱,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我省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使之成为全省工业的“标志性工程”,要把我省工业化推上快车道,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注意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一、从哪些方面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决策方面的作用。企业家特别是优秀的企业家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上大都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决策上,要放手让企业家去独立决策和运作,要…  相似文献   

7.
李潇 《唯实》2008,(8):59-62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都对技术对人的奴役作出了犀利、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海德格尔则把技术理解为一种真理或展现;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海德格尔则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二者相比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批判更为彻底,并由此找到了真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潇 《唯实》2008,(9):59-62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都对技术对人的奴役作出了犀利、深刻的批判.马克思把技术的本质理解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海德格尔则把技术理解为一种真理或展现;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海德格尔则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二者相比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批判更为彻底,并由此找到了真正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福岩 《学习论坛》2009,25(12):48-50
马克思政治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为理性的自由主义。马克思把他青少年时代自发接受的伴随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而来的那种自由主义的观念化为德国哲学的理性形式:理性的自由主义。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马克思在莱茵报社工作期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要是依靠法国的自由主义理论对封建制度展开批判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手工业者生产过程的停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中国手工业者就是这样,他只是为私人顾客劳动,如果没有新的订货,他的生产过程就会停顿。”(《资本论》第二卷第118页) 马克思在考察单个产业资本形态变化和循环时,曾假定资本价值是按照它的总量全部作为货币资本、或作为生产资本、或作为商品资本出现的。在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中,首先是全部作为货币资本,然后是全部转化为生产资本,最后是全部形成为商品资本。这样,各个不同阶段就会分别出现中断现象。当货币资本在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消费品分配的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思想,首见于他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在这之前,马克思还没有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因而也不可能提出与两个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不同的分配原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民生思想体现在他的许多著作里面,贯穿于其理论发展过程之中,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其内涵非常丰富,对于我国改善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时市场经济又是诚信经济,企业家失掉了诚信,他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就寸步难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倒闭破产,彻底失败。诚信是企业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企业家要使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并不是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者都一定是企业家。企业家同政治家、科学家等等一样,有其特殊的基本的素质。当代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他把创新  相似文献   

15.
把社会主义划分成若干阶段,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社会再认识在理论上的体现,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划分成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但是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身划分阶段。确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制定我国现阶段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那些经济方面的特征,本文想就此发表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有一个孕育、形成、发展的过程。《博士论文》《莱茵报》时期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都是形成过程中的不成熟或不够成熟的理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则是成熟的理论。要把处于形成过程中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和已经成熟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区别开来,不要把形成过程中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当作成熟的理论,从而造成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伴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形成和发展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治理中越来越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积极引导和规范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去看作是不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他说:“我们这里所说的不是已经在自身基础上发展了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因此在各方面,即在经济、道德和智慧方面都还保留其所由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痕迹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有区别的,同时又有许多方面是共同的。这许多共同的东西,决定了它们是属于同一个社会形态,而不是两个单独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发展观面对的时代主题是把工人阶级从异化的生存境遇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并分析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通过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设想。马克思发展观中蕴含着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毕生追求真理,带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他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典范。一、“马克思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