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元旦,我在村委会值班,突然,办公楼东面的村卫生室里传来了哭声。我急忙跑过去。满脸憔悴的李奶奶正在流泪,我挨着她坐下,边安慰边了解情况。李奶奶今年74岁,老伴过世多年,她与精神失常的女儿以及两个孙女一起生活,一家四口仅靠李奶奶的社保金和亲戚救济来维持生活。今天早上醒来,李奶奶觉得全身酸痛,就想买点去痛片吃吃,结果医生说她患了病毒性感冒需要输液。李奶奶为了省钱,在去  相似文献   

2.
何曼秋于1919年12月出生在四川江油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思想非常解放,支持女儿剪短发、不缠足,还让她离家到成都上了教会举办的华英高级中学。1932年,家里人因为害怕四川军阀和红军先头部队打仗,没等她读完高中就让她回到了老家。奶奶想让她早些嫁人。然而她是个假小子,再加上在成都接受了妇女解放的思想,一心想参加革命,帮助解放妇女,这与奶奶的传统想法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在四十三团八连,人们时常见到一位年已七旬,但却精神矍烁的老人,大家都叫她“傻”奶奶。“傻”奶奶是一位孤寡老人,已退休多年,每月有5OO多元的退休工资,还饲养着一群羊。但她的生活却过得十分俭朴,一张床、一口锅和一台老式电视便是屋中的简单摆设。“傻”奶奶有一个嗜好,就是爱花钱。但她的钱不是花在自己身上,而是帮助了一批又一批来八连的劳务工。她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回收站。 今年三秋工作一结束,农工刘忠义准备返乡,但买的锅碗瓢  相似文献   

4.
我奶奶是林祥谦的堂妹,林祥谦家族不旺,族亲不多,而我奶奶与林祥谦夫人陈桂贞又特别投缘,她把我奶奶当成了林祥谦的亲妹妹.小时候,我经常跟随奶奶到林祥谦、陈桂贞家中做客,每一次她都热情接待我们.奶奶说,我应该喊她舅婆,这样,林祥谦就是我的舅公.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我就称林祥谦为林爷爷,称陈桂贞为陈奶奶.  相似文献   

5.
在南开区嘉陵北里社区居委会有一位深受孩子们爱戴的“刘奶奶”,她一手创办的“中小学贫困生义务辅导班”,用爱温暖着困难家庭的孩子。100多个孩子在她的呵护下健康成长,60多个孩子考上重点中学、考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个军人,她是一个教师,她是一个领导,她是一个"奶奶".她有着50年的托幼教龄,她当年带出的孩子,如今也成了"爷爷"、"奶奶"了,她一生都在从事着平凡的幼教事业,她培养出的栋梁之材数也数不清.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温暖     
她是一个孤儿,一直跟着奶奶长大。上了高中之后,需要上夜自习,很晚才能回来。到家需要走一段曲折幽深的小巷,尽管有昏暗的路灯,尽管她一再表示自己什么也不怕,可奶奶还是不放心,每晚都在路口等着接她回家。那天,奶奶滑倒在路上,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奶奶就没命了。这几天,她心里一直涌动着辍学的想法,而且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但这个家在2008年就获得了农二师二十九团以及农二师第一批"和谐小康家庭"的光荣称号。这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幸福家庭。她、丈夫、儿子和她的父亲,组成了这个三代人的四口之家。她是二十九团四连职工王惠。她的家庭在社会上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的家庭却深受左邻右舍的称赞。从2005年以来,她和丈夫年年获得团"五好职工""、合格主人"等荣誉称号。她75岁的父亲退休15年来,9次获  相似文献   

9.
今年78岁的共产党员刘颖奶奶在丰台区程庄路社区可谓无人不晓。她的名字随着她送出的环保布口袋传遍了社区的家家户户。如今,刘奶奶已向周围的邻居亲朋赠送环保布袋3000多只。因为她,成千上万只塑料袋在程庄路社区提前“下了岗”。刘奶奶也因此被评为社区环保之星。  相似文献   

10.
父子对话     
祖国是什么稚嫩的小嘴咬住了我的思索她是妈妈那她的孩子是谁是你也是我你的妈妈我不是叫她奶奶吗是呀你的奶奶也要叫她妈妈她的孩子多吗  相似文献   

11.
郭爱萍 《党课》2010,(22):84-85
奶奶今年90岁,姥姥80岁。 我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小时候,对奶奶没有特别的记忆。奶奶不喜欢东北人,而我的母亲恰恰是她唯一的东北儿媳妇。  相似文献   

12.
白婧的小腿严重扭伤,走不了路,请了病假在家静养.新闻部党支部决定,党员大会到白婧的家里召开,议题是讨论白婧加入党组织事宜.白婧的小褪是搀扶张奶奶去医院时,一时没留神踏进了半尺深的水坑里扭伤的,幸好张奶奶安然无恙.两年前,白婧去一线阳光社区采访,听说张奶奶一个人生活,孤独寂寞,就主动登门做了一名敬老志愿者,隔三差五去看望张奶奶,帮着做点儿家务,陪着聊天.昨天,张奶奶打电话叫她,说胃肠有些不舒服,她就赶紧去了.结果,张奶奶的病好了,她却躺在床上下不了地儿.  相似文献   

13.
曾晖 《廉政瞭望》2013,(3):62-63
尽孝不能等"奶奶给我影响很深,她是个善良的人。"廖林出生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公义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只要一提起奶奶,他就抑制不住情绪,"小时候我不懂事,放学后总会去她的糖果摊儿拿东西吃,老人家从不阻止。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奶奶挣钱是那般艰辛,自己吃一包糖或许她要卖五六包才挣得回,心头很不是滋味,十分内疚,骨子里便萌生起补偿的想法。"不曾想,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6)
正我们家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红嫂之家,有着一家三代传承红嫂家风、弘扬光荣传统的故事。奶奶是光荣传统的开创者。她叫王换于,被称为"沂蒙母亲"。1938年,50岁的奶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她带领全家创办了"战时托儿所",3年时间里抚养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23岁的年轻人辞职回农村,打算做自媒体,但又担心年迈的奶奶不理解,该怎么办?吴木良想到的方式是骗奶奶,说自己是回来拍电影的。之所以这样解释,是因为奶奶不懂什么是自媒体。“说拍电影,她还稍微知道一点,奶奶能放心,我没有在混日子。”吴木良解释道。  相似文献   

16.
红毛黄鼬     
“清江杯“传奇故事征文选登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冬,我们家发生了一件怪事:窗台上的空油罐,一夜之间涨满了油。奶奶起的早,她最先发现了这个问题。奶奶认为自己在做黄粱美梦,她狠狠地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奶奶还是不敢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她怀疑自己看花了眼,喊爷爷过来瞧瞧。我爷爷是我们村眼神最好的人,他能看清跳蚤长着几条腿。  相似文献   

17.
贺龙发妻王琳在成都在成都针织一厂老生活区,有一间卖盐巴、酱油的小铺子。这间小铺子的主人,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太太。她叫王琳,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王奶奶”。人从都认识“王奶奶”,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共和国鼎鼎有名的元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同志的结发...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张劲 《党建文汇》2002,(4):24-24
17年前,女民警王廷桂走出了“围城”,带着她6岁的儿子来到了另一个家。在这个四姓七口的新家里,王廷桂用真情和爱心演绎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元月,我与爱妻喜结良缘的那阵子,奶奶、双方父母,朋友都在为我们计划着生儿育女。 生于1897年的奶奶深知新社会计划生育卡得紧,管得严,但她怎么也搞不懂基本国策的含  相似文献   

20.
在长治市,随处都能听到市委书记阎爱英关心、救助苦孩子的故事。小高华搂着她的脖子亲昵地叫着“奶奶、奶奶”1995年“三八”妇女节,当时还是市委常务副书记的阎爱英,专程来到长治市社会福利院,看望患有残疾的孩子们。一个叫党高华的女孩引起了她的关注。这个女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