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始自2003年初的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近年来迅速上升为新的国际热点问题,且由于中国和苏丹有传统友好而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达尔富尔问题也成为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用来攻击中国的一个"借口",而"沾染"上"中国因素"的达尔富尔问题反过来又进一步高调占据国际媒体。达尔富尔问题的根源是生态恶化导致该地区部落间的利益冲突。达尔富尔问题从苏丹内部一个地区的生态战争"升级"为一个高度国际化和政治化的政治与外交战争,主要源于该地区局势趋于恶化、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十年祭活动的警示作用,以及美国政府的高调介入。而后者是最主要因素。中国主张用对话和谈判、发展与合作的方式解决达尔富尔冲突。目前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事实再次证明,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是至关重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欧盟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合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尔富尔问题本质上是由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所加剧的种族间资源争夺,属苏丹国内事务.在联合国、非盟和苏丹政府间三方协商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努力中,中国和欧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和欧盟的合作对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中国与欧盟对达尔富尔问题的性质、解决方法和程序等有较多共识,在外交努力中也有诸多共同点.这决定了中国和欧盟可以加强合作,大力推动早日解决达尔富尔问题.这种合作对于促进中国和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有重要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3.
从达尔富尔危机透视气候变化下的生态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尔富尔危机始于2003年2月.这场冲突的矛盾根源是达尔富尔的环境难以承载本地居民与外来生态移民的共同需求,由此引发双方对生存资源的争夺.气候变化是达尔富尔危机的驱动因素,而脆弱的治理结构和粗放的生产方式是酿成危机的内在动力.根据对萨赫勒地区近期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结合苏丹的自然地理、农牧生产、殖民历史等因素,我们认为,达尔富尔冲突本质上是一场农业危机,是一国内部治理问题国际化的产物,解决这场冲突有赖于农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苏丹内部的治理危机和发展危机,其根源为当地游牧民与定居农民之间的资源冲突,以及解决这一冲突的传统协调机制的崩溃.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对达尔富尔冲突的性质与内容的理解存在夸张或曲解.中国与苏丹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和解对中国外交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关系到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与维护、政治和外交原则的坚持、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及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等重大问题.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所受到的外来疑惧、批评乃至诋毁,折射出日益发展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艰难;而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外交选择及政策调适,反映出成就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外交谋划和政策把握.未来中国对非洲政策应更具积极性、进取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5.
2003年爆发的达尔富尔冲突造成了平民大量伤亡和流离失所。美国于2004年将其定性为灭绝种族,推动对苏丹实施国际制裁。2005年联合国发表调查报告,否定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认为苏丹政府没有奉行灭绝种族政策,此报告引起西方不满。2008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指控苏丹总统巴希尔犯有三项灭绝种族罪,等于再次肯定了达尔富尔灭绝种族论。美国等西方国家将达尔富尔问题营造成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一方面是要给苏丹政府扣上一个紧箍咒,一方面则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对此,我应有清醒认识,采取适当措施,灵活应对。  相似文献   

6.
种族认同,还是资源争夺--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冲突根源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的暴力冲突并非始自2003年初,早在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就出现了大规模武装冲突。由“萨赫勒”干旱引起的苏丹北部阿拉伯游牧民南下抢夺中部富尔人等非阿拉伯定居农民的土地是导致冲突的根源,而种族因素则既是前期冲突的结果,又是近期冲突的原因。靠武力并不能解决这场危机,结束冲突的正确途径应是承认冲突的环境和生态根源,合理分享这一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恢复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重新开始冲突双方的传统合作,并开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前景。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的强势介入以及对危机的解读和应对,是达尔富尔危机持续升级的最主要外因。这些因素从对内层面看主要有三点,即西方国家曾在非洲殖民侵略的原罪心结;政府回应国内人权、宗教组织的压力;执政党对国内政治选举的策略考虑。从对外视角看,西方国家促使达尔富尔危机升级的主要考虑,既隐含攫取苏丹石油资源的利益冲动,也蕴含打压中国和平发展、维护旧国际秩序的战略考虑。从达尔富尔危机的事态发展来看,西方国家对危机的解读和应对方式已经显现出其内在限度,有时甚至起了阻碍达尔富尔危机解决进程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自然环境恶化、族群矛盾、地方与中央矛盾、西方干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2003年以来,在西方的压力下,中国被卷入达尔富尔问题,并逐步进行主动的外交应对。中国的政策主张及外交实践主要包括:第一,坚决维护苏丹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第二,积极"劝和促谈",凝聚各方共识,大力推动达尔富尔和平进程。第三,立足发展问题,积极提供发展援助,改善当地民生,为和平解决争端营造环境。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外交启示主要包括:首先,创造性地运用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法宝。其次,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拓宽参与国际事务的渠道,是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宝贵经验。最后,要善于塑造自身的国家形象,这是中国在处理达尔富尔问题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的西部,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占苏丹总面积的1/5,北邻利比亚,西与乍得接壤。达尔富尔境内约有80多个民族,人口估计有77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0%,其中约有60%是以耕种为生的农民,主要是富尔人,而其他族群则主要是游牧或半游牧的农民。达尔富尔的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向南逐步过渡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称萨瓦纳气候),降雨量也是自北向南递增,其中土壤最肥沃、  相似文献   

10.
杨勉  翟亚菲 《亚非纵横》2011,(4):14-20,59,61
苏丹问题在非洲具有典型性:种族与民族矛盾交织;宗教与文化冲突汇合;资源争夺与地缘冲突并存。半个多世纪的独立未能解决苏丹的国家认同问题。苏丹分裂打破了非洲统一组织关于殖民遗留边界不可改变的原则,为打开中东与非洲民族和地区分离大门提供了范例。南北分治规定时间已到,双方分家争议问题仍未解决,阿卜耶伊归属问题前途未卜,留下定时炸弹。南苏丹自身面临许多棘手问题,建设新国家的道路还有许多变数。  相似文献   

11.
许亮 《西亚非洲》2007,26(11):75-78
一达尔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分为3个省,面积为50万平方公里,约占苏丹全国总面积的1/5;人口约为600万,占苏丹总人口的1/7。1600~1916年,该地区是独立的伊斯兰教君主国,受伊斯兰教影响很深。英国人于1916年征服了这一地区,杀死了国王,任命总督取而代之。1917年,英国统治者将达尔富尔地区并入苏丹,但并没有触动原来的行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鸿武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李新烽博士主编的《全球视野下的达尔富尔问题研究》(下称《研究》)一书,于2008年10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3.
Yang : Hello, everybody ! Recently, the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ng the security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Northeast Asia has been increas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has almost t become another hot topic next to the Korean nuclear issue. Why is there such a phenomenon? Jud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there have appeared two respects of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factors in the past few years. Should we consider that the “unchanging factors“have led to the breakout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nuclear crisis again,and the “changing factors“ have caused new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circumstance following the crisis and the ways of resolving the issue; and with the Korean nuclear issue as a turning point, have these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factors led to warming-up of the issue of the reg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in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ways?……  相似文献   

14.
Yang: Hello, everybody ! Recently, the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ng the security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Northeast Asia has been increas- 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has almost t become another hot topic next to the Korean nuclear issue. Why is there such a phe- nomenon? Jud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ional situation, there have appeared two respects of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factors in the past few years. Should we consider that the "unchanging factors" have led to the br…  相似文献   

15.
The frequent conflicts and wars in Iraq have bred large floods of refugees. Millions of Iraqis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ir home and wandered about as refugees as a result of the Iran-Iraq war in 1980-1988 and Iraq's invasion of Kuwait in 1990 and later the Gulf war. In particular, the long-lasting Iraqi War that erupted in 2003 has brought about another and even bigger flood of refugees. The large number and serious impact of the issue of Iraqi refugees have attracted the high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6.
阿布哈兹是格鲁吉亚境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它与格鲁吉亚的争端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当苏联发生剧变之际,亲俄罗斯的阿布哈兹宣布脱离格鲁吉亚而独立,引发格当局与阿地方政府之间长达14个月的大规模战争。武力对抗并没有解决争端,双方被迫停战谈判,但在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始终处于“僵持”状态,成为困扰格鲁吉亚当局最棘手的难题。近期,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因南奥塞梯问题爆发的严重冲突重新激化了阿布哈兹问题。尽管目前俄格军事冲突暂时停息,但问题依旧未能解决,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这类“被冻结的冲突”的“解冻”无疑将使高加索地区陷入动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