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一的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殊的人文背景下形成了蒙古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并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一朵盛开的奇葩.对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作品民族特色以及沿革的一次研究探索,以蒙古族钢琴作品作为研究中心,紧扣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实时状态,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音乐创作风格特点以及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阐释其民族特色,展望其民族化历程,意在吸收西方传统音乐精髓的同时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世界化之路开辟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阵美妙的钢琴声,从一间普通平房里扬起。人们感到惊奇:是哪里的音乐团体的钢琴高手,来到苏北大平原上的劳动教养农场演出? 人们也许不会置信:一名劳动教养人员,在劳教农场的文艺晚会上,用自己家中带来的钢琴,演奏肖邦、贝多芬、莫扎特和贺绿汀、丁善德等中外著名音乐家的钢琴曲! 这件似乎离奇却是真实的事,就发生在中国一个普通的劳教农场。  相似文献   

3.
波兰的心     
穆青 《瞭望》1988,(17)
在华沙的肖邦公园里,有一座肖邦的雕像——他侧身坐在一棵大树下,扭头向着东方,风吹弯了树枝,也吹开了他的衣衫和头发。从整个神情上看,这个长期流亡国外的年轻的波兰天才作曲家,似乎正满怀着眷恋之情,注视着自己的祖国…… 肖邦是波兰上个世纪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作品激  相似文献   

4.
王彤宇 《学理论》2014,(8):229-230
钢琴鉴赏能力是人们感知、认识、理解、享受其所表达的意境和精神世界并对其进行评价的主观行为。培养人们的钢琴欣赏能力,对提高人的生活品味,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就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分析给出途径如下:在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民族自豪感、乡愁和爱国主义精神;音乐的风格流派来源于民族风格与个人风格中某些共同的因素;提高钢琴鉴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主要是多练、多听。  相似文献   

5.
张大立 《学理论》2014,(8):153-154
要评论夏克里亚宾的作品实在不容易,因为了解他作品的人为数不多,有深刻研究的更是很少。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他自己的神乎其神、似是而非的神秘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早在青年时期已经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因素逐渐成为他的音乐以致全部生活的核心。作曲家用特殊的配器手法,塑造了独特的音响效果,以寄寓他的哲学思想,乐曲的和声和色彩曾被誉为"世上仅有的神妙音乐。"  相似文献   

6.
门德尔松的生平及钢琴作品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兆博 《学理论》2014,(6):154-155
在19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位将理性与感性音乐做到极致结合的音乐家——门德尔松。他的音乐既有古典的严谨、端庄、典雅、又更多地融合了浪漫的强烈,自由,奔放。集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于一身的门德尔松,对德国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简析门德尔松的一生,以及他的钢琴作品突出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他不是钢琴演奏家,但他和钢琴却有着很深的缘分。从刘明担任营口东北钢琴厂厂长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了钢琴制造事业。 近几年,号称“乐器之王”的钢琴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持币待购的“热门货”。许多厂长不无羡慕地说:现在数钢琴厂的日子最好过。其实,这几年东北钢琴厂也有一段艰辛的创业史。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从听觉能力、感受能力以及知觉能力三个方面探究组成音乐表现力的因素,主要探究在钢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即开展内容丰富的音乐艺术实践、学生掌握演奏技巧、分析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听觉能力、提升学生钢琴音乐的整体素养。目的在于借助本文研究内容为各高校钢琴专业的教育者提供借鉴,提升高校培养学生钢琴表现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任永刚 《学理论》2014,(9):115-116
方回所选的鲍照这18首诗歌,评诗的风格基本一致,只是有言多言少的区别而已。他对鲍照的诗歌批评中常常是以解释诗意、注析用典而不是以阐述作诗技巧、指明艺术特色为主要内容,即使要指明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仅仅用很简练的文字来表达。他的诗歌批评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诗歌批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洋音乐文化传入厦门,首先在鼓浪屿得到普及,这个面积只有1.78平方公里的美丽海岛上,居住着1.6万人口,拥有500余架钢琴,居民家庭拥有钢琴密度居全国之首。它还有全国惟一的钢琴博物馆和音响效果一流的音乐厅。在这块充满音乐灵气的土地上,先后走出了林俊卿、周淑安、李嘉禄、李焕之、殷承宗、吴天球、许斐平、许斐星、陈佐湟、杨鸣等一大批著名的音乐家。因此,厦门又被称为“音乐之  相似文献   

11.
顾忠伟 《党政论坛》2014,(22):62-62
弦乐四重奏是晚年贝多芬藉以吐诉其复杂情感的唯一形式。贝多芬早期四重奏,尽管有模仿痕迹,却有别于海顿的明净流畅与莫扎特愉悦的咏唱风格,不时透出贝多芬特有的矍铄和奕奕风神,即至中期则明显形成自己的音乐语感。至1827年逝世前几个月,贝多芬先后写下一生中最后的五首四重奏。这些晚年之作,是一个疲劳生命给予人世的最后馈赠,其长天秋水般的阔大气象,超越了前辈,俯仰天地,站到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  相似文献   

12.
在钢琴教学进程中视唱练耳作用较大,学生通过视唱练耳可以掌握钢琴弹奏节奏、音准,加强学生钢琴知识及技能理解能力,助力学生熟记乐谱,丰富教师音乐教学模式,达到有效完成音乐教学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视唱练耳在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以期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10万个家庭拥有钢琴,百万人参与音乐活动,这个当代“音乐神话”就发生在被称为“音乐之城”的哈尔滨。音乐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十万台钢琴今年高一的董帅,从6岁开始学钢琴。她妈妈每月几百块的工资基本都用在她学琴上。每次学校举办艺术  相似文献   

14.
李蕊娟 《侨园》2021,(1):49-51
23岁成为中央乐团首位钢琴独奏家 巫漪丽1931年出生于上海,外公李云书是上海商会会长,资助过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父亲巫振英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建设师工会. 1936年,舅舅带着巫漪丽去看了一场电影,男主角弹奏的钢琴曲一直在她耳边萦绕.这个曲子原来是肖邦《即兴幻想曲》中的主调,巫漪丽感觉,钢琴是个很美妙的东西.于是6岁那年...  相似文献   

15.
刘育新 《学理论》2008,(4):95-96
与杨克炎先生相识于一次楹联界人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解知道,他是一位热情诚恳、性格直爽.却又循规蹈矩,很少市侩气的人。其楹联作品极富个性特点,联作直接反应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题材广泛.地方特点明显。其语言运用更是个性突出,亦庄亦谐,亦雅亦俗,生动鲜活,清新流畅。一些古代经典词语、东北的方言土语,他都恰到好处地入联,绝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而一些动词、形容词的恰当运用更见功力.使其联作增色不少。这一切都是形成其独特楹联风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现实的人认识到了自然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按照规律办事,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合目的性是指人由于认识和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实践中能够达到自己的甘的,把理想客体变成现实。发展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作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贯彻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客家服饰文化的形成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早期客家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由于当地独特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的影响,客家服饰在款式、形制上逐渐形成了自己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浓厚的区域特色服饰成为了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29)
契丹人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同时与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一样,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不但广博地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其表现乐舞方面也是如此。辽王朝存续二百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北方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对应的音乐歌舞艺术也得到空前发展。以诗词歌赋鉴赏作为印证,对诗词歌赋中音乐的记录和舞蹈的描述两个方面进行檀溪,进一步说明辽代乐舞艺术的辉煌和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6)
近年来,随着业余钢琴考级工作的不断发展,一大批有潜质音乐人才被挖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虽然业余钢琴考级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根据教学多年经验,提出钢琴考级的建议如下:一是音乐启蒙的关键是兴趣的培养,家长在孩子兴趣培养方面起主导作用;二是在学琴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忽视;三是科学合理的制定练琴计划。  相似文献   

20.
罗葓野 《学理论》2012,(15):139-140
20世纪,爵士钢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的流行音乐发展和各种音乐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首先探讨爵士钢琴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探讨了爵士钢琴在我国流行音乐中的应用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爵士钢琴的重视程度,促进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