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显斌 《传承》2009,(7):56-57
中国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通过茶事,感悟生活的宁静,感悟心灵的自由。在茶香缭绕中,明心见性,创造一角空灵虚静的心境。与茶友对品,体悟到君子之交的冰清玉洁、明月在怀。  相似文献   

2.
刘剑伟 《前沿》2011,(22):165-168
审视古代中西的诗歌理论,可发现对宗教中的神秘体验是重要课题之一。在中国,这种神秘宗教体验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终流变成了具有艺术审美意趣的禅境。本文认为,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禅境,是一种空灵无极的自由境界,是一种平和淡定、不悲不喜、清澈空灵的状态,是大自由、大解放,也是具有审美意趣的艺术境界。这种空灵无极的自由境界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是设计的最终归旨,它决定了设计美的形态应表现为空、灵、朴、悦。这在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促成了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精华部分的形成。可自近现代以来,这一传统精华出现了流失的危机。如何通过具有时代感的设计语言去阐释中国传统的空灵朴悦的设计美?这是当今设计师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张承志、张炜、史铁生、韩少功等为代表小说作家,坚持着自己的心灵原则,在一个世纪末的时代里,为着精神传达的需要,选择了散文这一最自由、最灵活的话语方式.他们的散文,是对现实的峻急的批判,是对生命以及生命的精神性存在的理性的思索,是面对自然和世界而说出的诚实的体会.是一种来自灵魂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巴金写过一篇散文《鸟的天堂》,描述在一棵大榕树上憩息的小鸟们,过着自由美好的生活。孩子就该是自由的小鸟,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一名幼年离开祖国来到异国他乡的女孩,心灵却过早地蒙上的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5.
吴作奎 《理论月刊》2007,(6):120-122
丽尼散文的主导话语方式是"独语","独语"体散文是丽尼对现代散文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丽尼在散文写作中恰当运用了多种构思方式以及象征的艺术手法.他的散文的语言具有抒情美、精炼美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人生的需要,决定着人生之真、善、美和幸福的实现.劳动验证人生之真,铸就人生之实,生成主体诚实的品性;在真的基础上,劳动展示人生之善,延展至道德层面即善良;合真与善,劳动成就人生之美,自由劳动本身即为美,劳动在创造美的世界的同时,也在建构人们美的心灵;劳动使人生充实,并由此产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对于盲人朋友,文学也许就像心灵的北斗,总在黑夜里闪着光。我读过一些中外盲人的散文小说,还有诗歌。比如海伦·凯勒对美的想象和描述已经感染了世界上无数人。一些盲人作家是有才华的,很多盲人文学爱好者写下了很多美丽的文字,默默地述说着生活的爱与渴望。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非常崇敬鲁迅,她的创作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人的精神,以"生命"和"死亡"、"人性"与"心灵"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散文。但毕淑敏的散文和鲁迅的散文风格明显不同:鲁迅的散文冷峻、毕淑敏的散文温暖;鲁迅的散文刚毅、毕淑敏的散文柔和。  相似文献   

9.
社会美包括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工艺美和生活美两个部分,共同特征在于:以“善”的形态表现“真”的内涵,其实用功利性相对突出。自然美从总体或本质上看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由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使本来威胁和限制着人的陌生、可怕和异已的自然界变成了对人有利、可亲,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人化的自然界,从而诞生了自然美,它以“真”的形式表现“善”的内容,合规律性中积淀着合目的性。艺术美作为一种物态化的心灵自由的形式,其内容是对社会美的自觉反映,其形式是对自然美的自觉运用,因而是美作为“自由的形式”的最高表现。  相似文献   

10.
杨汤琛 《前沿》2010,(2):122-124
当前文坛甚是热闹,散文也是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它们的文字或宏阔、或喧嚣、或高蹈,无不让人沉迷。而岭南打工散文却以具有坦诚的灵魂、坚实的话语,以丰盛的创作昭示了它数十年以来持久而旺盛的创作活力,而且其中所袒露的心灵世界与真情实感比诗歌小说来得更为真切和直接。同时,岭南打工散文隶属于打工与岭南的双重特质,呈现出与传统岭南散文迥异的文学面目,对固有的岭南散文模式形成了内在冲击,并在岭南描写上,也呈现出对传统岭南散文的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11.
<正> 林贤治在他总结整个中国五十年散文生态史的雄文《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中强调自由精神对于散文的重要与关键,他断言道,"散文对自由精神的依赖超过所有文本。"因而,对于一个衷情于散文写作的作家来说,我们不难想象他笔下文字的风格。当然,最好还是阅读他的散文作品吧!在南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一位女性的散文作家筱敏也同样拥有着这样的精神内涵。林贤治与筱敏的散文写作都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自由性,他们笔下流淌的文字绝没有风花雪月的闲雅,而是以人文精神来关照的随笔。  相似文献   

12.
论20世纪散文诗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坷 《思想战线》2004,30(2):76-81
散文诗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它的文体特性长期被新诗人误解。散文诗几乎成为新诗初期的流行诗体,受到中国新诗人的极端重视。散文诗给了新诗人过多的文体自由,不仅造成新诗人对"散文美"的过度追求,还助长了新诗诗体建设史中长期存在的文体自由与文体法则的极端对抗,是百年新诗无法建立起相对定型的诗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散文诗"这个术语作为这种抒情文体的体裁名称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民主教育”呢?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政治学科作为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学科,应该成为“民主教育”的载体,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政治课的生命。1.民主教育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创造的基础是心灵的自由;自由本身不是创造,但没有自由就绝对没有创造。因此,政治课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  相似文献   

14.
程德强 《青年论坛》2006,(1):133-134
五四散文话语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话语系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在世界进行观照是五四散文独特的散文视角,直抒胸臆、对意象的描摹和对意境的创造是五四散文的艺术手法,自由流淌的结构方式是它组织材料时共同的特征,具有简单味和苦涩味语言是五四散文的语言特色。五四散文特有话语方式已经影响了整个现当代散文创作。  相似文献   

15.
宋宁刚  张珺 《求索》2013,(5):93-96,195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者,他的哲学目标是作为理性主体的人如何实现至善,也即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如何实现自身的自由。席勒则认为,一个服从道德律的人由于感性受到压迫仍是不自由的。真正的自由只能通过感性与理性在美的艺术中的和谐一致才能实现。因此人被规定为美的人性,只有具有美的、完整的人性,人才能够算是真正的人。康德的自由的当下在于道德法,席勒的自由在于美的交往。康德的美是形式规定,席勒的美则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美在康德那里是特殊性的环节,对于席勒则是思想的尺度,具有完整的知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困境而实现自由,他视个人的自由为人的终极性价值或终极追求,追求心灵的自由境界是庄子思想的灵魂所在.庄子哲学以安命论为基础,以齐物论为起点与归宿之间的桥梁,以"体道论"为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从而构成了庄子人生自由论的基本框架,最终达到了人生的逍遥,即超越困境而达到心灵的绝对自由.  相似文献   

17.
庞德与英美现代自由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安 《前沿》2008,(3):175-177
庞德被公认为“英语自由诗之父”,他在清算维多利亚诗风及“高蹈派”的诗歌创作,使英美诗歌现代化时,最杰出的成就却是他对英语自由诗的独特理解。庞德的自由诗理念首先在体现为杜绝维多利亚时代的华词丽句、表达上含混朦胧与堆砌、题材内容上说教感伤,力求明白清楚与简洁,倡导诗体的散文关,体现出现代自由英诗全新的审关特质。他以意象进行诗学思考与建构诗歌,从而开创了自由英诗的表现方式,形成自由英诗全新的逻辑组接和意象的动态美。庞德提倡诗体自由,但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达到韵律与诗情的契合.形成诗情节奏。庞德对自由诗的运用显示了他艺术家的气质,对英关自由诗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8.
彭文晓 《前沿》2006,42(5):58-61
"教师美"发轫于教师个体对理想教师的向往与追求,也源于学生对教师教育活动的首肯与沉醉.教师对自由的诉求以及自由的现实达成是"教师美"的本质内涵."教师美"关涉着"教育美"的实现,也是"教育美"的内容之一.教师个体专业自我的产生、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美"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钟璞 《求索》2011,(6):125-127
人性中追求自由反对束缚体现了人类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力量,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符号系统所要共同表达的普世性价值和终极关怀。人性自由强调生命本质力量的内在放逐与超越,从而形成一种还原人类自然天禀与原初真实、始终保留超越物质生存而具有丰富精神内生活的生命美感与质感,呈现人类内在的、自由的心灵姿式和生命律动,它是本体价值的自由而非实践理性的自由,即美学自由主义,而非权利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20.
轻轻地翻看着由著名画家刘大为题词的《谭开画集》,我陶然于阅读的惬意。那一幅幅灵秀、鲜亮、明快的画页,仿佛把我溶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之中。用心去感受画中的山水之情,此时都市的喧嚣离我远去,顺着画家空灵、开阔的笔调,顺从朴实的线条我用心触摸到画家心灵的宁静、安祥与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