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司债是股份有限公司(或公司法中规定的公司形式)为了筹集资金,按照法定程序通过发行债券向公众募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公司债并不是公司的资本,但它却是公司可以很好利用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金.公司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股本,即公司的自有资本,需增加资本投入时,可以发行新股.二是借债.借债一种是向银行及某些特定组织或个人的借贷,即一般性借贷之债.另一种就是向公众借贷,向下特定的社会公众发行有价证券即公司债.当公司不易发行新股,又难以通过一般的金钱借贷来满足资金需求时,公司债的发行,就成了最快捷最直接地聚集资金的有效手段.我国现行公司法已正式使用了公司债的概念,在第156条中规定:“本法所称公司债券是据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我国民法通则第84条第一款规定:“债是按照合同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债债权人保护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为了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向社会公众发行公司债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也对这一制度作了规定,但是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关于公司债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在发行公司和认购人之间形成了公司债法律关系,这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这一法律关系与民法上的债的关系是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关系,体现了典型的商事特性,是民法原理在商理制度上的具体化。公司债券的发行是面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发行数额巨大,债券持有者人数众多,在同一时期内同一发行人基于同一…  相似文献   

3.
CRISSCROSSOFSTOCKANDCORPORATIONOBLIGATION一、引言股份通常是指股东权存在的基础和计算股权比例的最小单位。公司债是公司通过证券发行而形成的集团债务。公司债为债权.与因取得股份而享有的股东权不同;公司债债权人与公司处于对立地位.而股东为构成公司的分子。另外,股份与公司债还有诸多区别,举其要者:(1)能否收回原本。(2)收益是否固定。(3)能否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等。股份与公司债虽有上述区分,但在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中,随着企业所有与经营的分离,使投资大众基于经济利益而欲投资时,视股份和公司债…  相似文献   

4.
公司间借贷关系立法结构性调整:禁止、许可抑或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借贷是自然人之间、公司之间以及相互之间常见的行为,目前调整借贷的立法众多,渊源层次复杂且不协调,借贷合同效力规范争议较大。《公司法》第149条和第116条的规定没有解决公司间借贷关系与效力问题,公司立法应该梳理已有的法律条文,明确对公司间借贷活动的禁止、允许或其他安排,以促进公司借贷行为的规范运作。在禁止加例外许可的公司借贷立法模式下探讨公司借贷立法的结构性调整,实现公司对内部关系人借贷禁止的同时,平衡合理的公司资金融通渠道与资金调度周转。  相似文献   

5.
可转换公司债,是可以转换成公司股份的一种公司债。由于其兼具安全性及用作长期资金的积极功能,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筹措长期资金的有效途径。1992年11月,深圳市宝安集团首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然而国内对这种债券还缺乏专门研究。本文一方面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在筹措资金上的经济功能以及股份化的性质,另一方面通过介绍各  相似文献   

6.
郑海阳 《法人》2011,(11):27-27
目前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受限的情况下,大批资金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借贷市场,只能在灰色地带兴风作浪,这才是高利贷肆虐、温州落跑事件产生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7.
数个主体共享股份权益的,是广义的股份共有;共有人在股东名册上记载并受公司法规范的,是狭义的股份共有。股份共有具有准共有的属性,可以适用民法有关共有的规范,但公司法的相关规范应优先适用。股份共有人应当确定行使共有股份权利的代表人;未确定代表人的,除公司或其他当事人认可外,不得行使该股份权利。共有人之间承担连带缴纳股款责任。公司对共有人的通知和送达以代表人为受领人,代表人不明确的,任一共有人均可为受领人。  相似文献   

8.
方法之一:及时审查帐目,查取书证固定证据。一是通过其内部可靠人员秘密查帐,提供书证;二是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通过其上级主管部门以其他理由进行审查;三是通过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四是直接调取帐目进行审查;五是通过银行查清其资金借贷情况和资金流向情况,以便掌握其挪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正一、司法实务分歧在案件的侦查阶段,侦查人员对本案中隙某利用自己作为甲银行T市分行行长并主管对公信贷业务这一独特身份和地位违法操纵银行信贷资金并从中牟利的行为究竟该如何认定产生了分歧。其中,有五种观点值得商榷:第一种观点认为隙某的行为构成高利转贷罪。该观点称,隙某在高某与周某的资金借贷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导演者",而周某与丙公司只是道具而已。隙某一方面授意周某将其公司自有资金以每日3‰的利息借贷给高某供乙公司经营使用,另一方面又指示周某假借丙公司经营的名义向其所在甲银行申请贷款,以弥补因借贷而给丙公司造成的资金缺口,其行为完全符  相似文献   

10.
法院应设“企业货币借贷合同纠纷”经济案由杜立平所谓企业货币借贷合同是指出借企业把一定数量的货币交付给借用企业,借用企业按照约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同等数量的货币归还给出借企业的一种协议。也就是企业间的相互资金拆借。它通常是在企业为解决资金周转、商品流通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案例启示:民事民间借贷与商事民间借贷在资金功能、社会作用、法律监管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在刑法评价上必须区别对待。判断民事借贷是否构成犯罪,必须考察其是否严重侵犯了金融监管秩序。如果民间借款后发放高利贷的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可以以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而单纯闲置资金单向经营性的高利贷行为,则无需刑法介入。  相似文献   

12.
民间借贷是指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资金使用方和贷款方行使个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自己可以接受的代价进行的自由融资。民间借贷主要有三种形式: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中小企业借贷和发放高息借贷。一、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一)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民间借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在于:(1)两者  相似文献   

13.
郭某、李某、张某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一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期间,董事长郭某私自将公司200万元巨额资金借贷给某国有控股公司使用,收取利息。李某与张某发现后举报到司法机关要求治郭某的罪。对于如何定性意见出现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郭某作为董事长有对公司财产的支配权,不需要经过董  相似文献   

14.
裘争平 《检察风云》2014,(24):84-85
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上海现存的中华老字号之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有该公司1931年广告画与1947年的股款收据,在此借以回忆冠生园公司的创办历程。  相似文献   

15.
企业间民间借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经济现象,在银行放贷条件严格的大环境下,民间借贷是很多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必须方式,企业间的借贷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应认可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并对企业间的借贷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转换公司债制度三论傅穹范云生转换公司债即赋予得转换为普通股的公司债。其因赋有转换权的精巧构思,兼具公司债和股票的双重经济功能,蕴含投资安全性和投机性的两重价值,而妥贴地平衡了发行公司、债权人、股东的三方利益,从而更新了公司融资的观念,拓宽了公司资本的...  相似文献   

17.
《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而《刑法》第272条第1款规定的挪用资金罪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即挪用资金罪的客观要件比挪用公款罪增加了“借贷给他人”的规定。如何理解“借贷给他人”中“他人”之含义,目前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他人”仅限于挪用者本人以外的其他个人,而不包括单位(或法人)。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单位资金交给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相似文献   

18.
对吴英案的定陛一直存在争议:是集资诈骗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非法集资还是民间借贷?如何定性决定吴英生死命运。所谓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吴英筹集资金虽然数额巨大,达数亿元,但并非以占有为目的,筹集来的资金全部投入发展企业,  相似文献   

19.
复杂的借贷关系2012年9月28日,经刘某介绍,A公司向赵某借款100万元,约定借款期限为三个月,到期应还款本金及利息共计122万元,借款合同及借据显示借款金额为122万元。"其实,与我发生实际借贷关系的人是刘某,有原始凭证可以认定。我并不认识A公司的姜董事长,是刘某做的中间人。借款时,刘某让我把钱直接给姜董事长了。后来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协议的,我不清楚。"对于借款的来龙去脉,赵某如此说道。该笔借款到期后,赵某并未收到A公司的还款,刘某也未承担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20.
论公司法对公司资金运用的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公司法不仅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运作, 而且对公司资金的运用也要加以规范。现行公司法应对公司转投资的效力、董事和经理挪用或借贷公司资金的赔偿责任、公司对外担保和捐赠的程序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以健全公司资本结构, 维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