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同志殷殷嘱托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守好“两条底线”责任重大,要牢固树立新时代机遇意识,牢牢抓住新机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好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坚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27日,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定位要求,不断开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12)
正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守住三条底线的基本要求,并把守住发展底线放在第一位,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增长滑出底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力促进"五化"协同,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政 《当代贵州》2014,(1):28-29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贵州在工作中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的底线,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一条是生态的底线,不能增加落后产能、破坏生态环境。赵克志书记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指出:“坚持守住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要从黔西南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守住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这两条底线,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入和、业兴”的美丽金州。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贵州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中共贵州省委、六盘水市委工作会议对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方法,为我们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指明了方向,对我们抓好"十三五"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大生态战略作为新时期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如火如荼在贵州大地全面展开。一、大生态战略与贵州区域经济定位贵州的基本省情决定了"要始终坚持发展和保护两条底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5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赴黔东南州凯里市开展环保督察。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2月下旬,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今年是我省做强大生态长板、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一年,要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绿色产业红利、环境质量红利。3月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再次对这三大生态红利进行了阐述,引起广泛关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贵州突出释放三大生态红利,不断书写“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考察贵州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这一重要指示,是贵州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如何守住两条底线、走出发展新路?笔者以为发挥比较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条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养老、生育等民生问题,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一系列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贵州的殷切期望和根本要求,是当前和"十三五"期间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总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习总书记讲话的核心要义,就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贵州的殷切期望和根  相似文献   

12.
<正>5月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到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就乌江流域环境保护治理进行调研督导。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全力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贵州省领导王晓光、李再勇参加调研督导。  相似文献   

13.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4,(21):13-14
正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走出了把生态与发展统筹起来、统一起来的新路子。最近,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迎来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隆重召开,站在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底线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一、明确两条底线在当代社会,伦理道德与民主法治是调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一软”“一硬”的两种手段,也是两条底线,任何社会的和谐运行都离不开这两种手段,也不能超出这两条底线,否则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影响。首先,要积极塑造诚信友爱的伦理道德规范。一是要重视形成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在一定范围内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从每一个居委会、村委会、每一个街道、每一个社区做起,日积月累,诚信友爱的小环境是能够形成的。小环境连成了片,有助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诚信友爱的大环境的最终形成。二是要注重树立诚信友爱的社…  相似文献   

15.
遵义市播州区新民镇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拼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韧劲,推进经济快速增长,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狠抓脱贫攻坚,全面推进小康进程.大力推进“五个一批”工程,深入实施“十项行动”,加快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巩固提升3个贫困村和1037户389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成效;组织实施好易地搬迁工作,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强调,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深刻理解这条"发展新路"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更加注重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六枝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推动六枝后发赶超,必须牢固树立"四个全面"的发展理念,坚定自觉地用"四个全  相似文献   

17.
正在绿水青山的"底色"下,如何描绘"同步小康"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贵州在工作中要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发展的底线,一条是生态的底线。省委、省政府对此作出了坚守加快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的重大战略部署。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贵州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只有在坚守"两条底线"上凝聚共识和力量,才能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充分挖掘贵州人文、历史、民族等特点,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守位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创新发展思路,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要将山地旅游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将大旅游做强做优。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坚守好六条底线:作风底线、民生底线、发展底线、安全底线、环境底线和稳定底线,走出一条符合德江山地特色的转型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