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红梅 《当代贵州》2023,(28):16-17
<正>贵州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  相似文献   

2.
刘捷 《党建》2021,(4):19-21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贵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明晰目标路径.贵州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总体要求和省委确定的“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持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组织工作,为“十四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结合安顺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是要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搞好顶层设计,明确试点路线图。严格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要求,结合安顺  相似文献   

4.
<正>安顺要高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大旗,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不同于省内其他市州的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贵州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  相似文献   

5.
芶红礼 《当代贵州》2024,(10):16-17
<正>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让农耕文明的根脉生生不息,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必将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贵州视察,多次对贵州“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21年2月视察时要求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充分体现了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贵州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6.
正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事关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事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事关我国周边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家发展大局,立足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明确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也是重大工作部署,对于我们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关键时刻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导贵州后发赶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多彩贵州大地上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4,(6)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推进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评价目前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等,从  相似文献   

9.
伍少安 《当代贵州》2022,(Z2):36-37
<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贵州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的步伐愈发矫健,路越走越宽广。2021年2月,在“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示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指引贵州确立“四新”主目标和“四化”主抓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重要指示,进一步突出了高质量发展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24,(3):38-3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贵州发展的战略所系、根基所在,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并强调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都匀市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立足山地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强调,要扭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标准先行、质量引领、品牌赋能,加快建设质量龙江,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重要指示精神的总体谋划,也是树牢大质量观,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4,(1):7-7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14.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4,(26):6-6
正全省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动员视频会议在贵阳召开9月1日,全省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动员视频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气神,更加坚决的执行力,把各项工作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实现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河北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功能定位。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紧围绕“三区一基地”建设,联合京津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余剑锋 《党建》2024,(2):11-13
<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强核报国的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各项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到核工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进核工业强国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4,(5)
<正>4月24日,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部署全区城镇化工作,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作重要讲话。王君在讲话中指出,去年年底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  相似文献   

18.
管云 《当代贵州》2024,(Z1):13-15
<正>贵州找准发展着力点,明确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闯新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用好贵地宝藏,释放黔矿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2021年年初,在“十四五”开局、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启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赋予贵州新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9.
金凡晴 《求贤》2022,(11):14-15
<正>话题由来十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近年来,天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昂首奋进。  相似文献   

20.
赵普 《当代贵州》2023,(48):54-55
<正>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思想和产业建设目标,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体现出鲜明的系统观念。产业兴则贵州兴、产业强则贵州强。新征程上,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所蕴含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重要内容和科学论断,是贵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