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璇 《法制与社会》2013,(10):96-97
本文从电子商务中的网购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入手,并深入分析了目前网购消费者权利受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保护网购消费者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丽 《法治与社会》2017,(12):76-77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支付的发展,对于很多人而言,网购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在大家享受网购便利的同时,各种网购陷阱也随之出现.在电商平台购物,消费者如何维权? 这个问题,曾一度让经历过网购维权的消费者有苦难言.不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近几年,网购消费维权不再是"哑巴吃黄连".  相似文献   

3.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将网购纳入法律规范,实现了在立法上的重大突破。但在复杂的网购环境下,网购维权仍面临着立法具体实施困难、立法思想先天不足等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建立风险担保机制来切实保护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购以简单便捷,物美价康等特点,越发得到消费者的青昧.尤其对大学生而言,网购在生活中已必不可少.但受我国商家信誉度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以及网络的虚拟性等因素影响,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如何维权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入手,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热衷于网购的原因和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网购权益受侵害类型的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权益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购因其便捷、价优和品全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网购交易增多,网购纠纷也不断增加.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2014年3月15日生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后悔权.后悔权有助于实现对消费者弱者权益的特殊保护,但后悔权的充分落实还有待规则进一步细化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和机制的配合和协调.  相似文献   

6.
“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南于网络购物平台上的网店卖家鱼龙混杂,导致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侵犯消费者午义益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么,网购该注意啥?遇到网购欺诈又该如何防骗,如何维权呢?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15日,最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作为本次新修改的一大亮点——网购消费者七天反悔权,对其争议自实行以来便一直存在.无疑,网购消费者七天反悔权对网购消费者来说是一项权利,相对应地,其为经营者的一项法定义务,因此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平衡问题,亟待明确和完善相关规定,以全面准确地保障其运行.  相似文献   

8.
网购信息技术的发展日趋普遍,但消费者在网购中的权益却因网络的虚拟性、流动性、隐匿性等特点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屡遭侵害,尤其是消费者退换货的权利更是被变相剥夺。为此,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分析探究退换货难背后的原因,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外先进立法制度,从立法、政府、协会、第三方、网站提供者和买卖双方等角度对退换货难的问题提出系统解决建议,以真正解决退换货难的问题,增强消费者对网购的信心,促进网购发展。  相似文献   

9.
每逢节日,新一轮“网购潮”都会使得快递爆棚、井喷事件屡屡重演,由此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笔者收集节日期间的维权案例,或许会对你的网购有所启示。快递成“龟速”,物品变质须赔偿【案例】2012年12月9日,党萍因在“双十一”那天给母亲购买的奶酪一直没到,  相似文献   

10.
网购之痛与维权之难 对于以网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无数消费者的心态当可用“爱恨交加”来形容.网购为消费者带来廉价便利等生活实惠的同时,也如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假冒伪劣、误导宣传、虚假打折、价格欺诈、退换货难、发货拖延、物流迟缓、售后缺位、盗刷诈骗、商家跑路等侵权之患.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国内,网络侵权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而各种假冒伪劣、甚至违法违规物品的出现也使消费者对网购的兴趣有所顾忌,网购维权已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网络交易涉及到通信、银行、医疗、餐饮等各个消费领域,而大多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遭遇侵权时往往无法利用现有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如何通过弥补现有法律制度的缺陷达到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之目的是当前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今网络购物盛行,但因网购而发生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来说,其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草案中对消费者后悔权的规定是我国立法中的进步,但草案没有具体规定实施细则,本文从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对后悔权的规定,探讨后悔权具体实施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网络购物因为具有价格透明、送货上门、品种丰富等优势而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网络购物也有很多风险,如购买时无法见到商品实物、无法得知卖家的实际经营地址等,这些都为网购消费者的维权带来了困难。为此,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修改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专门增加了一些有关网络购物的条款,畅通了网购消费者维权的渠道。风险一商品有质量问题小李是个爱美的年轻女孩,喜欢购买各种款式新颖的服饰。无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已经近20年后,随着人们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的巨大变化,这部法律的修改进入实质阶段。如何规范和保护"网购时代"消费?怎样确保消费者信息安全?产品质量不过关,退货是否顺畅?消费者维权"举证难"何时了?这些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消法修正案草案均有涉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购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主流方式之一。但由于这种消费方式不易辨别商品真实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购物环境中,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及知情权都因网购的非现场性而面临更大威胁。为了填补法律空白,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从而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增设第25条规定了网购消费者的7天后悔权制度。消费者对不属于除外范围的不同商品可无理由退货,但需保持商品完好,且要自行承担退货运费。这一制度的出台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大进步。然而,立法在后悔权适用范围、完好标准、退货运费分担上还存在不明确或者不合理之处,还需进一步摸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4,(6):5-5
正网购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一元钱可以开公司,劳务派遣人员不得被歧视……2014年3月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正式施行,将给百姓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消法修订亮点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该新消法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其中包括赋予消费者网购"后悔权",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等方式购买产品可"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等。新法还对消费者  相似文献   

17.
当下。便捷的网上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消费方式。诸多的新闻报道。也让消费者了解到一些例如“山寨知名网站”“提供虚假支付页面”等典型的网购陷阱。下面,笔者将从法律关系和诉讼证据的角度,通过案例提示网络交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法律风险,以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减少相应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8.
如何保护网络电视购物消费者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购物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有人统计,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网购市场每年都保持了100%左右的增长速度。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上当受骗的比例也在成倍增长,更为严重的局面是约有70%的网络购物维权行动遭遇失败。  相似文献   

19.
刘画洁 《检察风云》2011,(22):42-43
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国消费者,在经历了数不清的无良商人造假黑幕的“锤炼”后,愈发战战兢兢、弱不禁风!所以当“淘宝假货多”的“风声”愈演愈烈时,小心谨慎的“网购”爱好者们便倒戈于口碑较好的卓越和京东,其中不乏忍痛割爱的淘宝粉丝。  相似文献   

20.
张崇明 《江淮法治》2011,(13):40-40
网购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凭借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方便快捷,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网上购物在给居民消费带来实惠方便的同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更容易受到侵害,由此产生的消费纠纷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那么,消费者网上购物,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