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涛 《人民论坛》2023,(22):12-17
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科技金融的“主力军”、资本市场成为科技金融的“生力军”、科技保险助力科技企业风险管理、科技金融政策探索与改革试点不断深入等方面,同时,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新形势下制定科技金融发展战略,需要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助力强国战略实施;服务于构建可持续的市场化创新体系;从重规模转向重质量,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强国;高度重视数字化背景下对新型科技金融的创新探索;努力优化科技金融生态,夯实科技金融创新基础。另外,抓住推动科技金融创新的重点环节,夯实科技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2.
欧阳卿 《岭南学刊》2022,(6):123-128
当前,全球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我国金融科技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市场应用日益丰富,为广东金融科技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广东金融科技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基础扎实,金融科技整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但仍存在系统规划有待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平台有待完善、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下一步,应集聚发展金融科技核心技术、基础设施、重点企业等高端要素,培育涵盖各重点环节的高水平金融科技产业链,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的有机融合,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体制创新行为。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从政府政策制度创新、金融体制创新、科技银行运营模式创新以及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等方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李晓楠 《人民论坛》2020,(9):110-111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属于新生事物,相应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将危害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基于此,有必要围绕金融科技展开法律规制研究,从提倡新监管理念、建立监管沙盒、应用监管科技、完善监管法律等维度,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深化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诸多困境,并催生了监管科技的崛起。通过对监管科技运作机理的研究,发现其初具由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与监管科技公司等构筑的监管科技生态,并在交易行为监控、客户身份识别、金融压力测试、合规数据报送以及法律法规跟踪等场景的应用不断深化。尽管监管科技具有高效、便捷、应用广与低成本等优势,但也面临着众多的监管挑战。对此,通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重点剖析域外应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科技发展经验,以探寻我国监管科技发展的路径,破解我国监管科技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发展在带来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扩张的同时,优化了银行风险承担结构,即提高了贷款类行为与投资类行为的占比,从而增强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最终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进一步从风险管理的各阶段考察发现,金融科技通过事前环节信息不对称的降低、事中环节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事后环节贷款损失的减少这...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2,(4):52-53
科技创新创业与金融创新的紧密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提出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事关全市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实施,对于促进科教人才资源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加快南京新一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然而金融作为监管严格的特许行业,如何在规则的框架下营造一个友好的金融科技创新环境是各国普遍面临的巨大挑战。由于金融科技应用之间存在着太强的关联性,解决问题需要技术体系的应用与重构,不能仅从金融市场管制角度来看待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唐可欣 《求索》2010,(11):21-23
当前,有关金融周期转折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周期峰与谷的确定上。NBER经济周期日期确定委员会依靠一定的主观判断,通过灵活的日期确定程序来确定金融周期的转折点。然而,该方法限制了它的评估准确性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引入金融景气扩散指数,并在编制金融景气扩散指数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金融景气指标的权值,为实时判别金融周期转折点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莹  燕小青 《中国发展》2015,15(3):15-21
该文运用欧几里德距离公式测算普惠金融指数来衡量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程度,并从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由金融的广度推动的。由此提出,中国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国金融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刘险峰  李詹 《求索》2014,(3):101-107
以银行利差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房地产价格水平和股票价格水平为基础指标构建区域金融失衡指数,然后根据省际数据对金融失衡指数进行应用模拟和有效性检验。研究表明:区域金融失衡指数可以有效描述区域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失衡状态,且相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具有一定的领先性,是预判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失衡的先行指标;该指数的结构维度指明了治理金融失衡的基本取向,但具体应用时应将综合失衡指数和分项失衡指数相结合,并注意合宜政策调控工具、调控时间窗口和调控力度的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应深化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加强循环经济基础科学研究,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借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循环经济产学研深入合作,以强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依托电子商务整合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培养和造就循环经济亟需的科技人才,加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率,以优化循环经济的科技政策体系;健全服务于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体系,加强数字化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建设,以完善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3]38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金融办《关于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7月15日  相似文献   

15.
科技金融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湖北省的创新比较优势之所以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源于不同行政层级(省与高新区级)科技金融政策协同、衔接不够导致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故此,为推动湖北省实现从科技创新强省向高新技术产业强省的跃迁升级,必须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促进不同层级科技金融政策的协同衔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全周期、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链。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刑法在抑制金融犯罪、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还处在不断改革过程中,金融体系和相关的金融法律体系还需逐渐完备,同时立法经验还不足,我国的金融刑法还存在不少缺陷。完善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途径在于改变金融法律与刑法典对金融犯罪的规定:金融法律具体规定金融犯罪的罪状,不具体规定其法定刑或通过空白法定刑方式规定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典通过空白罪状的方式规定金融犯罪的罪状,并具体规定其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7.
岳伟丽 《人民论坛》2015,(5):98-100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金融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分别从改革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高效安全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金融安全的战略举措,以期为保障我国金融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为解决长期存在于传统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排斥提供新的路径,对中小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文章通过构建2016年至2020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驱动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在外部融资普惠化的条件下,帮助企业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强化金融科技发展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对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吸纳就业、驱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作为网络时代下的一种金融创新,自产生之日起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断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各种挑战与冲击。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风险,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也越来越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互联网金融稳定、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科技金融助推创新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伯平 《群众》2011,(3):40-41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富裕导向。2010年我省人均GDP达到了7700美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要素成本也在大幅提升,这表明经济发展必须从投资导向进入创新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