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呈现出从司法规范重建——审判方式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司法改革不仅开启了当代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崭新历程,也有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发展步伐。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突出问题是司法改革的全局性缺失问题,具体表现为司法改革缺乏统一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明确司法改革的价值目标,确定深入推进司法改革的基本方向,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司法制度的整体现代化;确立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的现代司法理念是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走反思性司法改革道路是推进司法改革的基本路径,其关键是要反思司法改革的方法,尤其要注重司法改革的整体推进方法、综合研究方法和局部试点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邵晖 《北方法学》2011,5(3):135-142
司法改革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浪潮。从价值层面对域外司法改革活动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发现司法改革过程中包含着司法目的价值与司法形式价值之间的共生互动。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在恪守司法形式价值这个基准的前提下,去追寻司法目的价值,才能在合理、有序的框架下推动司法改革,从而建立完善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袁坚  任志锋 《法制与社会》2012,(35):145+147
司法改革必须以内外部环境的存在作为改革前提方能取得成功。本文对司法改革与司法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司法环境制约着司法改革的形式和内容,而适当的司法改革能够推动司法环境的改善。本文在分析当前各学者所提的各种宏观的司法改革路径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司法聚合主义的改革路径,即司法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要结合改革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前沿问题研究,推动司法改革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201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2019~2020年度司法改革专项调研课题工作,针对司法改革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完善民事案件诉调对接与繁简分流机制、法官逐级遴选、法官绩效考核体系、在线诉讼规则等主题确定14个司法改革专项调研课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综合转型制约着司法改革的道路选择、进程和成效。我国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通过司法改革的途径推动着我国的司法在理念、功能、目标、政策等方面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司法改革涉及到司法制度方面的体制改革与司法机关内部的治理整顿两个方面,由司法机关推行的司法改革,根本不是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因为制度的变革需要立法的确认。面对当前“司法信任危机”的局面,司法机关推动的司法改革首先应当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本身入手,寻求司法公正的合法途径,通过重塑司法公信,重新赢得民泉封司法活动的信赖与尊重,树立良好的司法公正形象,以此来推动司法改革,这才是当前司法改革首先需要着手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司法改革至今已走过20余年的风雨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起步、全面展开和攻坚三个阶段。伴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司法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推动中国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更大成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审视和反思,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推动司法进步,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随着司法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检察院队伍分类管理以其科学性,逐渐成为当前司法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国外检察人员队伍分类管理的经验进行分析借鉴,结合我国检察人员管理的现状,提出分类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方法学》2018,(4):135-143
近代俄罗斯的司法现代化始于其借鉴西欧法制而进行的司法改革。彼得一世对法制的欧化改革开启了俄罗斯司法现代化的进程,叶卡捷琳娜二世秉承彼得一世的改革遗愿,在"开明专制"之下继续推进俄罗斯司法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在1864年所进行的司法改革则是俄罗斯司法现代化的重大飞跃。近代俄罗斯的司法现代化是在专制君主推动之下完成的,然而专制国家的体制性局限阻碍了司法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但是近代俄罗斯的司法改革和司法现代化努力却对现代俄罗斯国家的法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与其说提出裁判可接受性是司法裁判的一个规范性要求,不如说它所揭示的实质是司法的信任危机。虽然司法机关采取了包括司法大调解等诸多改革举措,但并未根本上化解这种危机,反而陷入了进一步恶化危机的困局。要突破这种困局,走听众指向的司法改革道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将听众的价值纳入到司法改革制度空间,从而在整体上推动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4,(15):16-18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制度,但同时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这两项改革措施貌似冲突,但却恰恰表明了国家政治权力的正确配置和司法权力真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面对服务科学发展的新形势,面对自身建设的新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在坚持“渐进式改革、增量式推进、稳健式发展”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提升司法理念,创新司法机制,努力推动审判执行等项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评最高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庭试点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姚建龙 《法学》2007,(12):92-103
作为一项建国以来我国少年司法领域最重大的一次统一少年司法改革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少年综合庭试点改革所创造的机遇与风险并存。从改革的总体方向而言,其少年法庭的"非刑事化"、独立化的目标符合各国少年司法改革的经验与少年司法制度的特性要求,也有着稳定少年法庭机构与队伍,推动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进步的意义。但从改革的思路与具体设计来看,过于"跳跃式"地扩充受案范围,可能会造成少年法庭失去特性、脱离少年司法传统,以及限制地方少年司法探索等风险。  相似文献   

15.
十字路口的中国司法改革: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学界倡导、实务界推动与官方决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十多年的司法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呈现出学术话语鼓动与牵引、实务界跟进与展开、中央决策指导与把关的基本面相。总结与回顾改革的历程,中国的司法改革存在诸如司法公正有待提升、司法效益有待提高与诉讼成本有待降低等现实难题,这与应然改革主体缺位、改革理想偏失以及改革条件匮乏等有关。中国未来的司法改革首先应让应然的改革主体归位,并在合理确定改革理想的基础上,采取本土意识上的建构与试错路径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死刑复核要真正发挥作用,核心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少杀、慎杀"司法理念。死刑复核改革应当对司法改革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裂变作用,带动一审、二审刑事程序乃至侦查程序的一连串变革,推动刑事诉讼全局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李敏 《中国审判》2014,(12):52-5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  相似文献   

18.
陈伟雄 《中国司法》2008,(12):31-33
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是坚持司法行政工作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推动广东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可行路径之一,但“以审判为中心”与人民陪审员制度两大改革面临“循环困境”。在司法证明的视角下,可以通过司法证明科学化路径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际应用,进而将这一技术主义方案作为“以审判为中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司法证明科学化的引入于我国司法实践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从限缩范围的精准适用、构建两种诉讼格局下的多元司法证明方法以及明确司法证明科学化的程序规范三方面入手,即可建立以司法证明方法为核心的技术主义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量刑规范化是人民法院"三五改革纲要"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为了能高效、高质地推动量刑规范化工作的进展,北仑法院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就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和诉讼机制框架内进一步推动量刑活动规范化的试点工作进行了关注与跟踪,在充分积累经验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