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荣升中校 储林出生在苏北的一个贫穷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他自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深知家境的贫穷清苦。  相似文献   

2.
惠立 《江淮法治》2008,(15):61-61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贤人志士。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许多人甚至许多家庭都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勇当开路先锋,尽管他们有的命运坎坷、有的早已牺牲,有的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陷入迷途,但在历史的深处却总会有一些故事让人感动。陈独秀的一家,就是这样一个特殊而又让人难以忘却的家庭。  相似文献   

3.
自然人是民法中的重要民事主体,和家庭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家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和家庭成员无论在财产享有、意志形成和责任承担等方面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家庭应当具有不同于家庭成员个人的民事主体地位。家庭财产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家庭成员个人财产和家庭共有财产,两者在权利归属和权利行使上都有明显区别。依法律规定,家庭成员的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在产生的原因和承担方式上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家,是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安全港湾,需要主人全身心地维护,一旦它不能再遮风避雨,殃及的不仅是家的主人,还有家里的孩子们幼小的心。乔志慧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乔斌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经理,妈妈是某实验小学校长。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经济条件优裕,知识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竞阴差阳错地出了个惯窃犯。乔志慧的爸爸妈妈都是事业心很强的人,乔志慧很敬重他们,只是对于爸爸妈妈对自己不够关心,始终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5.
汪慧娟 《江淮法治》2012,(17):50-51
现在每个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我发现幼儿教育常常会被人忽视,县城的公办幼儿园少.私立幼儿园硬件设施常常不达标.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跟不上。甚至有不少就是家庭作坊式,只是负责托管孩子,教学知识、培养习惯压根就没有。  相似文献   

6.
泛论家庭     
郝思恭 《政府法制》2012,(22):14-16
人在年轻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二人小家庭,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和美好,祝醉于幸福之中。后来。髓着年岁的增长,有了女子;再后来,又娶了媳妇,又有了孙子,家庭渐渐膨胀了,丰富了它的内涵。带来了人间的欢乐,也产生了许多烦恼和纠结。老者退休后.整日待在家里,  相似文献   

7.
家庭伦理对个人道德人格的塑造、对个人道德心理形成的制约以及对个人道德行为的规范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家庭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脆弱,家庭伦理的失范随处可见。残缺的家庭、不当的家庭教育及不良的家庭生活方式都对青少年犯罪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本文指出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伦理道德,从源头解决青少年犯罪是我们现在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
宋帅 《法制与社会》2010,(11):180-18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家庭和谐做支撑,家庭和谐需要良好的婚前教育,婚前教育能够有效的避免婚后家庭所出现的悲剧和伤痛,使婚姻当事人成为有初级婚姻知识的人,促进家庭的和谐美满,从而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探讨婚前教育问题研究的原因,婚前教育的硌要性以及可行性举措,阐述了婚前教育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意义以及任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9.
家庭的民事主体地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历史表明,顺应社会的现实需求,民事主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由过去的自然人、法人扩展到现在的非法人组织.判断非自然人团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条件应当包括:稳定的组织、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利益.家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和家庭成员无论在财产享有、意志形成和责任承担等方面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家庭的稳定性是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法律应当顺应现实的需要,赋予家庭以民事主体地位,使家庭和个人之间关系清晰、明确,既保障家庭的整体利益,也维护家庭成员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诸要素中,家庭和谐是最主要的因素.建设和谐家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完善的家庭调控体系,从而形成平等友爱、科学民主、文明健康、充满活力、稳定安全、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以及和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崔克龙 《法制与社会》2013,(28):259-260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家庭原因往往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从家庭的源头上杜绝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很重要。本文深入地研究分析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持家庭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在以下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法进行比较:基本法律,基本原则和家庭关系。其中家庭关系将从家庭关系的成立、存续、解除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比较,本文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法都体现了家庭自治和国家干预两大原则的相结合。但是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这两大原则有着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3.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9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实施的100起刑事犯罪案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这100起刑事案件来看,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家长行为对青少年犯罪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完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教育、提高家长个人修养出发,来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刘东升出生在河南温县一个很特别的农民家庭。虽说那时大家都不富裕,但别人的父母都是本分勤劳的农民,孩子们也都享受着父慈母爱的幸福与温暖。刘东升却没有这样的幸运。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冷暴力和防治对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迪科 《法制与社会》2011,(23):182-183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集合,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睦,家庭暴力当然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刑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青少年保护法等都有所调整,官方以及民间的组织也能采取及时地救济。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家庭冷暴力——有别于传统热暴力的不打不骂的精神暴力一直躲在某个角落被我们所忽视,很多人不认为家庭冷暴力是一种暴力,而只不过是夫妻之间闹闹小别扭。事实上家庭冷暴力实实在在地危及着家庭的团结和睦,根据海南省妇联的调查发现,80%家庭暴力与配偶有外遇有关,而除了身体暴力外,"冷暴力"占到45%,不容忽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家庭冷暴力的认识,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夫妻矛盾是家庭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故论文主要关注夫妻间的冷暴力。)  相似文献   

16.
2月14日下午,河北省唐县杀害9人的特大杀人案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据警方通报,该案案发于2月12日凌晨,犯罪嫌疑人为一男性,21岁,在连续杀死9人并致1人重伤后潜逃。据知情人透露,受害人都是嫌疑人的亲属,初步分析可能因为家庭纠纷引起。案发后,省、市公安机关调集警力集中搜查抓捕,并在唐县和涞源交界处倒马关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相似文献   

17.
“家庭”的概念,在我国的法学上通常被解释为“基于婚姻、血缘或收养而形成的亲属间的共同生活组织”。现行的有关“家庭”的立法,皆基于“家庭”概念的这一内涵而展开。但这种理解,已经不能反映现实家庭的形态及其历史演进的趋向。我们应当在法学上重新构建“家庭”概念。  相似文献   

18.
沈岳明 《政府法制》2012,(11):45-45
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13岁他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苦苦哀求那位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一天最少要干12个小时,而所得的工资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但乔利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他总是省吃俭用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养活自己贫困的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伦理一直处于艰难的适应和调整时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从家庭结构、家庭稳定性、家庭功能以及家庭权力分布等方面着,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总的来说,传统家庭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逐步融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家庭伦理及行为规范正在酝酿形成.  相似文献   

20.
张达明 《政府法制》2010,(14):32-32
晚年的刘伯承,坚决拒看一切战争片,对此,他这样解释:“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啊!这会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啊!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就不愿意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就是从大堆大堆我们的兄弟、父老、亲人的尸体上爬过来的,我至今仍看到他们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