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崑 《台声》2002,(8):24-26
“台湾知名企业家辽东半岛观光周”在大连落下帷幕了。从6月26日至30日,笔者随同采访,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据说是辽宁省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与台湾企业界的交流活动。正如国台办经济局局长何世忠所说,无论是对主办者还是对参加者,这都是一次发现之旅,审美之旅,成功之旅。一6月26日上午9时,沈阳的辽宁大厦,历时5天的“台湾知名企业家辽东半岛观光周”在这里拉开帷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260多位台湾客商,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工商建研会、台湾青创会、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台湾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台湾辽宁同乡会等岛内有影…  相似文献   

2.
丁宇 《两岸关系》2012,(3):48-49
2月16日至21日,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率北京市文化参访团一行21人赴台参加“2012年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文化周”及相关活动。这是2012年第一个大陆省市高层赴台交流活动,也是第一次以文化为主题的省市高层赴台活动。在台期间,郭金龙率北京市文化参访团展开“文化拜年之旅”,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龙年新春的美好祝福,广泛接触台湾各界人士,并同台湾基层民众深入交流,5天时间共参加了20多场活动。  相似文献   

3.
吴亚明 《黄埔》2012,(1):13-18
十月 一、台湾部分社团庆祝“光辉十月” 为了庆祝“十一”、“辛亥革命纪念日”、“台湾光复纪念日”这三个集中在十月的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日子,中国统一联盟、劳动党、夏潮联合会等岛内团体,10月2日举行晚会,表达对国家统一、富强的祝愿。  相似文献   

4.
吴荣元 《台声》2010,(10):16-16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两岸关系终于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和平时代,台湾经济生机也勃然再现,两岸关系的重要性更为岛内民众所了解。此际,台胞社团论坛的召开,将有助于沟通两岸、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为台湾岛内多个民间社团所共同发起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代表,愿意藉这次论坛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6.
关键词     
《台声》2013,(12):14-15
黑心 以美食之岛著称的台湾,最近却因“黑心油”连环爆,食品安全问题如雪球般愈滚愈大。“大统”、“富味乡”、“味全”等岛内知名食用油品牌相继被曝光,令人错愕嗟叹。从塑化剂、毒淀粉、毒酱油、毒果汁到香精面包、黑心油、含禁药的乳品,近年来岛内民生必需品几乎全部沦陷。  相似文献   

7.
台湾“大选”既是岛内各股政治势力的竞技场,也是国际势力藉机染指台湾问题的重要切人点。美、日等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高度关注台湾选举,把手伸进台湾,谋求对台影响及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台声》2013,(10):14-14
“关说”&“天兔” 这个9月,台湾岛内遭遇了两场风暴。先是9月6日掀起的政坛风暴,当天台特侦组公开“关说案”,台“法务部长”曾勇夫宣布辞职。  相似文献   

9.
宝岛民生     
《台声》2007,(12):6-7
调查显示岛内医生成为高压力族群;台“卫生署”统计称今年前7月台湾2179人自杀死亡;台交通部门拟将出租车司机执业年龄延至68岁;台邮政部门明年首季推出5种新邮票台湾古厝入列;岛内77%企业没给员工调薪薪资负成长严重;11月份台湾投资人信心指数创今年以来最低纪录;台上班族压力大40%情绪失控科技业最需宣泄;调查显示台湾房价综合信心最新分数创近5年新低;台“工研院”:台半导体及面板产值今年逼近3万亿元。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台湾内外冲击不断:岛内血案连连,治安持续恶化;政局因“修宪”、“废省”、“内阁改组”、“县市长选举”而跌宕起伏;岛内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两岸关系的僵局未能突破,经贸往来因台湾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的影响势头趋缓;年初的猪口蹄疫使台损失近16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下半年股市、汇市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双双重挫。台湾当局为捍卫台币汇率动用了近70亿美元,使台外汇储备从去年6月底的900亿美元缩减到12月底的830多亿美元。虽然台湾经济在过去一年受到了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但从整体来看,台湾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1.
蔡世彦 《台声》2007,(12):47-48
2007年8月9日,我随天津市文化教育参访团一行8人踏上了宝岛——台湾的土地,心情十分激动。我们是受台湾中华工商文化发展促进会的邀请赴台访问的,目的有四个:一是交流情况,主要是交流津台两地文化教育情况,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二是准备会议,天津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拟在10月下旬在天津筹办“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研讨会”,邀请有关社团参与会议,交流经验;三是宣传天津,介绍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态势,扩大天津的影响;四是广交朋友,广泛接触岛内各阶层人士和民众,深交朋友,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12.
昌校宇  伊蕊  徐波 《台声》2014,(10):50-52
九月的北京,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伴随着第三届台胞社团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的硕果,台声杂志社隆重举行了"台声新媒体推介互动会",与近300位出席论坛的来自台湾岛内、海外各地台胞社团领袖们,共同分享了《台声》杂志近年来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两岸交流     
《台声》2006,(6):8-9
福建“海交会”全力打造对台经贸平台,近70家台湾农业组织将参加海交会,岛内医疗业踊跃西进抢地盘小医院相中农村医疗,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论坛期盼合作交流,台百货业龙头挺进北京两岸联手主攻精品市场,厦门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大型篝火晚会”,台湾“中华中等教育学会”林昭贤理事长再来山东交流访问,祖国大陆23名学子首赴台进修所修学分将被祖国大陆承认。  相似文献   

14.
白少帆 《台声》2001,(4):36-37
清季台湾割让之前,曾赴岛内的大陆文界名流有林琴南和谭嗣同;日据台湾时期,则有章太炎和梁启超到访。   梁启超平生第一次,也是唯独一次的台湾之旅,时为宣统辛亥年( 1911年) 二月下旬,从日本横滨港启程。他偕女儿思娴,于岛内各地游历未足半月,却将一路上的观感情思,同步写成《海桑吟》一卷。这卷诗歌,被视为近代晚期台湾史料的重要文献。   《海桑吟》之作,是他舟次马关时开始动笔的。海轮上,又遇有台湾“遗民”与他谈起 16年前台土沉沦的往事,诗笺上于是出现了“听谈天定只伤凄”的句子。二月二十八日,当船靠台湾北…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大陆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与主动权,祖国统一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接近达成的节点。在民进党当局垂死挣扎勾结外部势力意图“倚美谋独”的政治操作下,岛内一部分舆论一度担心大陆会失去对和平统一的耐心,选择用武力的手段来解决台湾问题。尤其是在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严正警告执意窜访台湾掀起台海紧张局势后,解放军连续数天的环岛演习也让一部分岛内舆论担忧这是“攻台预演”。因此,岛内对于中共二十大的最大关注点在于大陆方面的对台方针是否有所变动。  相似文献   

16.
圆梦之旅     
季世华 《黄埔》2010,(2):56-57
1943年11月,我与部队在鄂西与日寇作战获胜后,传来了11月22日开罗会议公报的消息,日本必须归还东北、台湾及澎湖群岛于中国。消息传来,欢声雷动,我与战友相约加倍努力,到台湾痛饮黄龙。可惜后来由于人为因素,使两岸成为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及。客岁台湾政党轮替,两会复谈,全面“三通”,开放陆客入台。  相似文献   

17.
日月潭、阿里山、乌来瀑布,这 些都是台湾地区的风景名胜地。本来大陆游客今年7月1日就能身临其境亲眼看看这些怡人景色,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如今无法实现了。生变源于台湾当局“行政院”此前的一次正式表态,有关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旅游的规定将延后实施,而且“没有时间表”。消息传出,岛内各界哗然,纷纷指责当局“跳票”(台湾政治用语,指没有兑现诺言)。 那么,为什么台湾当局当初要提出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呢? 一方面试图刺激岛内经济增长,增加台湾经济收入。台湾文化大学旅游观光研究所所长曹胜雄统计后指出,1994…  相似文献   

18.
“公投台湾前途”一直是台湾岛内“台神”势力叫嚷不休的主要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发党一些主要政要也纷纷就此发表谈话,暗送秋波。“公投台湾前途”活动在台湾岛内甚器尘上,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得不引超人们的关注。“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与演变台湾民进党是岛内主张“台独”的主要政治团体,也是“公投台湾前途”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早在1986年11月,民进党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之时,在其通过的党纲中,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由台湾全体住民,以自由。自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决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  相似文献   

19.
宗鹰 《统一论坛》2001,(5):21-22
“台独”是岛内一些人的“日本情结”“皇民情结”,与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噬台情结”“反台情结”相掺合的怪胎或鬼胎。“皇民情结”是台湾独立的基因和血缘,台湾独立是“皇民情结”的体现,互为表里。没有“皇民情结”,“台独”必  相似文献   

20.
邵冰 《黄埔》2007,(1):4-11
2006年的台湾政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一连串的弊案,引爆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一波波“倒扁”浪潮,震撼了岛内政坛。临近岁末,“倒扁”阵营与陈水扁当局的较量更加激烈;“特别费”争议持续延烧,台湾官场进入大动荡期;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牵动台湾政局走向。这一时期岛内的政局,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