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个转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马殿忠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央突出地强调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的提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莫荣新 《今日广西》2008,(18):26-2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体制结构与治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管理方式向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效能型,即“四型”转变。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要解决好改革过程中逐步凸显的社会矛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创新管理方式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1,(9):49-49
高和荣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适应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大陆原来那种“单位制”管理体制逐渐向“社会制”管理体制转变,“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方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社区志愿组织及其服务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其积极作用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4.
“两个转变”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意义侯秀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特别强调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是“体制转...  相似文献   

5.
宁阳 《人民论坛》2022,(24):18-21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是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外在呈现为系统完备、成熟定型,并要随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高度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整体性构建。  相似文献   

6.
杨和 《前沿》1997,(11)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现阶段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的经济形式。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旧体制转轨更替过程中,由于新体制还不完善,旧体制还没有完全废除,市场自身的弱点和负面效应反映到社会生活中来,社会上道德出现了“滑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例如,一些领域道德…  相似文献   

7.
事业单位体制毕竟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与目前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体制上存在的种种“不适应症”,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海南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势在必行。目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从局部上升为整体并进入攻坚阶段,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推进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由行政集中控制资源权的计划体制向由市场和社会分散配置资源的市场体制的转型;市场竞争由封闭的单一国内市场向开放的多边国际市场转变;政府功能由“全能政府”和“利益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和“中性政府”转变。在这种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市场体系的三维体制构架,即政府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性质、员工身份呈现多样化格局,许多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的独立性、自由度大大增加,迫切需要对企业党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王安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2倍,平均每年增长9.4%,是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  相似文献   

11.
从“一团两户”到“服务万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理论思考张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社会大变革的序幕,以农村经济改革为先导,我国社会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休制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从打破...  相似文献   

12.
王英 《群众》2008,(12):49-5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尤其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传媒主体日益丰富,形成了报刊、图书、电视、电台、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传媒不仅开展经营活动,而且逐渐走上了集团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传媒经济也成为一种独特而且重要的经济形式。纵观我国传媒经济30年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了三大转变:一是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党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锐意改革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春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对于顺利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统一战线带来哪些影响?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社会变革,对社会经济结构、人际关系、人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6.
金哲 《今日浙江》2008,(13):36-36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一不断接力、不断攀登的进程中,历届省委、省政府先后推出像“六个一千”、“五大百亿”工程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和工作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信用经济刚刚起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无自由,人的行为是被政府计划了的,人们被限止在确定的框架内行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是相对自由的,而由于法制不够健全,经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不能起到应有的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俊 《理论月刊》2002,(6):43-44,52
本文从社会风险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解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社会结构与运行特点,前者是高度集中的再分配体制造就的总体性社会,后者是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形成的转型社会。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是再分配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一个交换领域。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是我围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了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背景。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大潮、社会转型和现代社会的到来,三相相互关联而密不可分,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存的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经济体制、而且是社会组织形态、生活形态、们至价值观念的转型与转换。社会转型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不是单相的、表层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仍是标明中国社会从传统经济方式向现代经济方式的转换、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不可逆转的苗进。而价值观念的转型,其实质内涵就是从具有传统意味的价值观念向现代价值观念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