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洁 《小康》2014,(12):68-70
格林美成立于2001年,2010年1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是中国“城市矿山”概念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拥有电子废弃物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再生资源行业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在逐步进入废旧汽车拆解回收领域。  相似文献   

2.
广东电子废弃物监管活动存在着未建立规范的回收途径、未形成稳定的资金补贴来源、未建立电子废弃物集中处理场的监管规范以及未建立二手电子电器产品的监管法规等问题,原因在于我国电子废弃物监管法制存在重大缺陷:立法思路仍为末端治理模式、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弱化及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分担不明确。广东电子废弃物监管地方法制的创新应当以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依据,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规范,重点强化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尤其是生态设计义务与电子废弃物处理的行为责任,建立基于责任分配明确得当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09,(5):30-30
废弃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电子废弃物已成为人类最大的污染源,必须加快对电子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公害化处理,解决电子废弃物污染。——宋一然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法律制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昌伟 《湖湘论坛》2007,20(3):87-89
电子废弃物一般是含有毒物质的,一旦处理不当,将给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严重危害.目前我国在对电子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立法是相当不完善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法律制度刻不容缓.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或者制定一部独立的电子废弃物处理法,或者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增加有关电子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系统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层面规制跨境电子废物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是重要的问题。环境保护法律比较宽松,执行力度不大,处置电子废物的相关法律不完善,环境保护意识差,是电子废弃物流入中国的重要原因。中国应当积极地完善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维度对电子废弃物转移至境内进行规制。在《公约》体系下促进对电子废弃物的危险废物的性质的明确,明确“处置”的概念,并将生产者责任引入《公约》体系下,促进《公约》对私主体的约束,促进《公约》下技术与合作信托基金的赔偿补充性作用以及《公约》被更广泛地接受;同时国内法上明晰电子废弃物的概念语范围,明确规定行为与责任相适应的违法责任,针对香港转口电子废弃物的法律漏洞尽快达成内地与香港之间更进一步的合作安排,敦促违法主体为非国内主题时涉案国加强危险废弃物出口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5日,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宣布开展废弃物回收计划,其中第一项是对所有的硬质塑料进行全面回收,其中包括玩具、衣架、洗发水瓶、咖啡杯和食品容器。这意味着原先应被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的每年5万吨的垃圾,现在将被回收再利用,从而每年可以节省近60万美元。该塑料回收利用计划是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计划(SIMS)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德国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也有着先进的经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垃圾管理思路由“末端处理-循环利用-避免产生”。逐渐过渡转变到“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末端处理”的方式上。其主要做法是:1、法治化推动。通过立法对生活垃圾进行管理,是德国垃圾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从1972年的《废弃物处理法》、1991年的《包装条例》到1994年的《循环经济法》,都是德国政府为适应不同时期生活垃圾的性质和时代要求而制定的垃圾法。《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实施引导德国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走向新的转折点.推动“废弃物应是一种资源”理念的确立,实现物质“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闭合循环。2、减量化产生。德国通过立法,促使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一是生产者负责。即谁生产、谁负责回收,促使生产厂商从一开始就注意环保,考虑到将来商品报废后的回收问题。二是行业问自律。如,德国饮料包装行业规定,72%的包装物必须进行二次利用。三是污染者缴费。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采取垃圾收费政策。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向城市居民收费.德国居民一般每人每年要交纳70欧元作为垃圾处理的费用,有的城市还规定按垃圾排放量来收;另一类是向生产商收费,强制生产商增加对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投入,促使居民自觉实现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系指固体废弃物从排放、处理(包括收集、回收、运输、再加工、储存,等)、再回到产品制造厂家利用或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具有分散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依赖性等特点。废弃物排放者居住地的分散性导致废弃物源头及回收站点呈现分散性;源头废弃物、回收品和半成品(分销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关后勤》2006,(7):21-21
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国家保密局苏事管财[2006]14号文第一条为规范省级机关电子废弃物处置工作,防止、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废弃物,是指机关单位需报废丢弃的,易导致环境污染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类办公设备,以下简称废弃物。第三条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照资产统一管理的要求,对废弃物处置进行扎口管理(其中对涉密信息存储载体如计算机硬盘、复印机信息存储部件等处置由省保密局归口管理),具体负责协调废弃物…  相似文献   

10.
张燕娟 《两岸关系》2010,(11):30-30
<正>用玉米以及其他含淀粉类的植物,经过萃取而制作成别致马克杯,这种以"节能减碳"概念,独家生产上海世博场馆特许商品的台湾最大环保水务公司——台湾伟盟集团,可望在世博会销售500万个杯子,也就是说,这将为其带来近5亿新台币的商机。很难想象,这样的商机,最初却是在处理下水道废弃物中酝酿而生。成立于1987年的伟盟集团,多年来致力于环  相似文献   

11.
"家电以旧换新"是迄今为止由政府推动的、最大规模的一项规范电子废物回收与处理行为的活动。它的制度设计理念及很多实践做法,对我市进一步完善电子废物回收与处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实地调研和总结我市推广"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市电子废物回收与处理体系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指令要求欧盟各成员国通过国家立法将其对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各成员国的法律,从而实现其防止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确保欧盟内部市场有序运行的目标。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指令经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确保欧盟内部市场有序运行等方面都是较为成功的典范。但是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指令只针对回收利用和再生确定了具体指标,并没有明确限制各成员国产生包装废弃物的总量,所以未能有效控制包装废弃物总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化废弃物的高效、经济、资源化利用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中国绿化废弃物总量不断增加而处理比较困难的现实,该文介绍了国内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利用现状,重点综述了国外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态途径包括有机覆盖物、堆肥、生物质能源等,以及具体应用情况,最后对国内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无害化,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需要解决现存问题来实现绿化废弃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台湾人口:台湾1992年10─19岁人口38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69%,其中15─19岁人口为186.4万人。台湾青少年死亡率近年有下降的趋势,15─24岁青少年每十万人死亡率为男性138.6人,女性为52.8人;体质:1989年比较1979年,10岁、15岁、18岁男性学生平均身高,分别增加了3.0公分、3.2和2.0公分,女生分别增加了3.1公分、1.8和1.5公分;平均体重男生则分别增加了4.4公斤、4.6和2.8公斤,女生分别增加了4.2公斤、1.9和1.0公斤。死亡:台湾青少年死因,不论男女皆以伤害事故居首位,约占死亡总数的50─60%,远高于香港、日本、新加坡、甚至美国…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台声》2013,(11):46-47
“那年我们坐在淡水河边,看着台北市的垃圾飘过眼前,远处吹来一阵浓浓的烟,垃圾山正开着一个焰火庆典……”罗大佑当年一曲《超级市民》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头无奈。跟如今大陆许多地方一样,当年台湾也曾遭遇垃圾围城的难题,但是经过地方政府和民间共同推动,长期努力,如今台湾不仅做到垃圾强制分类,而且可回收垃圾已达到全部垃圾的48%,台湾人均每天垃圾产生量也从1.143公斤减至目前的0.35公斤。在垃圾减量的同时,资源回收也使得“垃圾变黄金”。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德化县从2008年1月1曰起,建立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并提高农房保险额度。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的保费为每人每年1.5元,所需资金由财政全额负担,每人最高可获保障金额10万元;农房保险保障额度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保费每人每年10.56元,参保农房最高可获得1万元的保障,属低保对象的农户在遭遇房屋全损时还可再获得1万元的额外保障。  相似文献   

17.
徐志新 《政策瞭望》2014,(12):43-45
台湾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经验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全民动员,做到"四个坚持",走出了一条城市垃圾管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路子。坚持强制分类和减量处理。台湾从以往重废弃物末端处理的方式,转变成源头减量与回收利用的方式。采取了"垃圾分类收集"、"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接运"和"垃圾费随袋征收"等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红 《半月谈》2020,(6):90-91
在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之际,日本环境省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各自治体、废弃物处理行业团体和医师会,按照环境省2018年制定的《基于废弃物处理法的感染性废弃物处理手册》、2009年制定的《关于废弃物处理的甲型H1N1流感对策指针》,妥善处理与新冠病毒等有关的传染性废弃物,并防止处理时造成相关人员感染,以上规定内容细致、严格,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废弃物处理产业最根本的特性是公益性,那么废弃物处理产业中的主体就不能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完全依市场规律处理自己的事务。以市场经济规律为由掩盖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公益性,势必影响环境保护的目的,因为,在环境保护领域过分信任市场如同在经济领域过分信任市场一样,最终只能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20.
<正>垃圾废弃物的处理对世界各国都是难题,发达国家基本上都走过了填埋、焚烧、综合治理的三步曲。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被国际公认为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成为一些国家法定的方法。近些年来,国内已经有地区开展了垃圾废弃物协同处理工作。实践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废弃物优点突出,可利用现有工业设施,不增加土地,环境扰动小,处置效果好,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是社会普遍欢迎的好方法。一、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一劳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