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青年文化的渗透A.美学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整个人类生活,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文化批判,又呈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它被中国青年接受了,进入了青年人生。艺术成了商品的情人。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它作为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社会氛围和艺术精神将渗入21世纪的青年人生。人们睁大了眼睛,不解地望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唐朝时发生过一只猫喂老鼠的事,而且猫和老鼠和睦相处,直到老鼠“长大成人”。看来,“猫和老鼠亲蜜蜜”(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插曲)是有案可查的。“猫和老鼠亲蜜蜜”象征着后现代主义将文化的界限淡化了,并削弱了艺术的对立。艺术已失去了它往昔的典雅和“大一统”,通俗艺术、专业艺术、精英艺术都流入了它的河道并泛起时代的粼粼波光。各种文学几乎是“同一边长”,由走出“象牙塔”到取消“金字塔”,纯文学的尊严几乎都寿终正寝了,并且正走向商业化。美国学者杰姆逊曾这样概括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第一,商品不再是一个纯经济的概念,它已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含有文化的内容。第二,后现代主义中的美学意义的产品是和商品生产密切地融合在一起的。商品社会中商品化的无孔不入,使“商品带上了泛文化的性质”,艺术受商品化的影响,使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或意识形态,在我国产生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不仅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影响大学生树立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还影响大学生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试图从理论层面、宣传层面、教育层面和实践层面四个维度提出综合防治的对策来化解和防范。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首先崛起于西方艺术和建筑领域,在这之后的20年间它已经浸渍了整个西方文化领域。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后现代主义正扮演着极其微妙的角色,它将一步步走向前台。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综合统一体,必将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后现代主义略考唐欣在解读、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文学现象时,一个新的概念——后现代主义,正在逐步显示和发挥作用。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在西方已经争论近三十年之久。现在,被普遍接受和响应的一些较权威的观点主要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后现代社会特有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5.
试论文化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牛正兰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阶段。与此相应,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并推进到“后现代”时期,形成一种汇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后现代主义庞杂思潮。根本而言,后现...  相似文献   

6.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最为时髦的学术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基本理论特点在于批判和解构现代性 ,并在彻底否定现代性的同时 ,凸现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 ,从而实现对现代性的超越。30多年来 ,后现代主义已逐渐成为西方的文化主流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学术时尚、社会运动等等 ,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起源“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后现代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蔓…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中国的后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特征。我国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没有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专门论述,但是从其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构建的有关论述中,可以发现其对和谐社会基本理论的明确阐述。分析与研究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已经来临。后现代主义这一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已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 身处全球化的历史语境,我们不得不客观正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波,并作出理智的应对措施。后现代思潮的产生有它的缘起和理由,也有它存在和辐射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韦雅莉 《前沿》2010,(6):33-35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流弊及畸变的一种反思,一种纠正趋向。与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不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把建设一个新世界作为其努力方向,它倡导的后现代科学观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连贯性、有效性,从而试图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建起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传到我国,迅速在建筑、文学、艺术、美学、广告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尔后涉足哲学、史学、伦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政治学等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一种较有影响的文化思潮和社会思潮。经过30余年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成为当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有较大冲击和影响的思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洪长安  梁立新 《前沿》2008,(9):134-136
解构与解构主义决定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风格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通过“解构”实现了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和颠覆,造就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存在的过度的“解构”以及相对主义的缺陷。某种程度上,社会建构主义超越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周维山  谭德生 《求索》2007,(2):192-194
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产生决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的。从社会背景看,科学技术、信息的发展对人们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生存环境的动荡更是造成了虚无主义的盛行。同时,知识分子神话的破产宣布了激进价值的不再可能。从哲学背景看,语言学的转向使得一切都成为了文本,成为了语言游戏,这为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种种表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然,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也是有其自身发展的逻辑的,它产生并继承于现代主义艺术,但同时又显示出了鲜明的反叛性。  相似文献   

13.
写文化之争--人类学中的后现代话语及研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波 《思想战线》2004,30(4):39-43
20世纪 6 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掀起了一股质疑权威和结构的思潮。在人类学领域 ,后现代主义的批评精神得到极大的扩展和延伸 ,与人类学内部业已存在的理论趋势一拍即合 ,推动形成了 2 0世纪 8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写文化”大论争。探讨人类学在“写文化”论争后所能扮演的理论和实践角色。其理论基调都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的阐释和质疑 ,对整体论的质疑甚至抛弃的影响更是致命的。这种怀疑和批评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批判 ,是后殖民主义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批判在人类学领域中的一种呼应  相似文献   

14.
秦崭崭 《传承》2014,(5):134-135
后现代主义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大众文化生活,改写了文化模式,颠覆了文化体系,还影响了中国图书出版行业。探索当下中国图书出版所表现出的肤浅性、商品化、反中心性等偏向,论述中国图书出版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有助于就该现象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特殊文化思潮,它伴随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从现代主义思潮中裂变出来,并迅速崛起成为风靡西方世界的文化“显学”。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西方当代“主流”文化思潮必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形态渗透传播到我国的精神文化领域,从而对我国现代文化精神的构建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把握,分析它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后现代文化也称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方产生…  相似文献   

16.
秦廷国 《求索》2007,(4):136-138
反传统形而上学和“问题”意识等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的通话,凸显于对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异化应用的批判中。但马克思不是后现代主义者,马克思哲学也不是后现代主义哲学,二者存在本质的差别。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应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为导引,建构一种比传统社会确定了的价值更先进、克服了它们已经被认识到了的缺陷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倪万 《求索》2007,(10):192-19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当代世界文化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以及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问题是绝对不可能也不会避免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电影兴起并获得发展,陆续出现了冯小刚的“平民化”电影、王家卫的后现代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王朔小说改编的调侃电影以及其他的后现代影片。本文通过自我的文化体认、游戏的叙事方式、怀旧的武侠情结三个方面的分析,解读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西方思潮,后现代主义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基于对后现代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和分析,认为后现代主义对非理性的重视和对平等民主的倡导,给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后现代主义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理想信念的放逐和责任意识的淡化,给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通过加强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讨、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能够有效应对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恶搞——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搞,因其娱乐性、搞笑性的特点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且呈泛滥之势.笔者认为,这是消费主义文化时代大众激情反叛的表征,其本质是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病.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当前青少年恶搞成风主要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青年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人文的困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弥漫着消费主义的社会氛围中,网络恶搞并不会从此销声匿迹,因此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引导,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20.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不仅意味着西方哲学文化的一种自我深化、自我反思,而且也预示着中西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由隔阂对立走向理解和沟通。可以断言,人类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带给人类的是资金、技术、资源、信息的共享,而且也必将使人类各种文化传统共存共荣,必将使人类文化跨越民族而走向真正的世界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