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老挝人民革命党、柬埔寨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和越南共产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率中共代表团于2008年11月13—25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张高丽与老、柬、缅、越四国党政领导人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访问加深了中国与往访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友好互信,促进了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此访收获的是往访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浓浓情谊,留下的是中国对加强与四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意愿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10—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率中共代表团对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俄罗斯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并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第16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从国家殿堂的高层会见,再到学校、工厂、工地、社区、家庭的基层交流,贺国强与往访国各界近距离接触,深入沟通,带去了中国党、政府和人民的深情问候,以及发展与四国国家关系、党际关系的积极意愿和坚定态度。  相似文献   

3.
金秋时节,一架喷绘.着鲜艳五星红旗的飞机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沿着海岸线一路南行,来到越南,来到印度尼西亚,来到澳大利亚,带去问候与祝愿,收获友谊与理解,再一次把中国人民与亚太三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艾平 《当代世界》2014,(10):26-28
<正>2014年9月14—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南亚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抵达当天,习近平主席在往访国主流媒体刊登署名文章,直接将访问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期待等告诉东道国公众。习主席的演讲及大批合作协定的签署不断传递出各个领域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的大量信息。媒体丰富多彩的报道,让我看到  相似文献   

5.
阎英华 《当代世界》2008,(10):42-44
应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阿塞拜疆新阿塞拜疆党和吉尔吉斯斯坦“光明道路”人民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于2008年9月8-18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三国。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往访国政府、议会和主要政党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就如何深化与三国各主要政党关系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同时也对我当前国内形势和我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理念进行了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6.
应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阿塞拜疆新阿塞拜疆党和吉尔吉斯斯坦"光明道路"人民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于2008年9月8—18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上述三国。访问期间,代表团与往访国政府、议会和主要政党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就如何深化与三国各主要政党关系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简称"当研中心")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动力,继往开来,奋发进取,统筹谋划,锐意创新,高度重视与国外智库开展交流合作,全年对外交往工作不断开拓,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高效出访拓宽渠道广交友2013年,当研中心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精心选择出访对象,广泛同往访国各界人士接触晤谈,阐释中国外交新理念,拓宽对外交往渠道,深化与多国智库之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俞新天 《国际展望》2023,(5):1-20+160-161
中国民间外交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后,民间外交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愈益提高,理论创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支柱”和“一个中心”。“三个支柱”中的经济支柱是指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同把经济蛋糕做大,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西方基于零和思维的地缘经济理论不同,中国全面开放合作的经济理论不仅有益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升级,增进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文化支柱强调中国与世界各民族加强文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人类的共同进步。目前,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信,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沟通,培育人类共同价值观。情感支柱强调民心、民意对各类国家都有巨大影响,而心理情感对于人民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民间外交理论对于克服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诬蔑,而且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强国去争取天下人心的必经之路。“一个中心”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意味着中国民间外交将以各国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增进集体认同,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低潮的出现都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共产党人应时刻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争取工作,赢得他们的真诚拥护和支持。为什么争取群众如此重要呢? 首先,这是由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所决定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代以前美、日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代以前美、日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考虑范士明在中国历史上,外部势力觊觎台湾并进而乘虚而入曾三度掀起高潮,每一次都引起台湾地位的变化。第一阶段出现在17世纪,日本、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对台湾进行骚扰和入侵,其中荷兰殖民者还对台湾进行了38年的统治(1623...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13至18日,应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以下简称巫统)和新加坡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率中共代表团对上述两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出席在新举行的“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前,中印正式建交,两国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巨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紧紧相握,成就一段患难见真情的历史佳话,六十年过去,中印关系走过“不惑”与“半百”,如今喜迎“甲子”,在风云激荡的国际舞台上更显自信与成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新机遇,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趋利避害走稳强国之路,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携手并进共创世界和平与繁荣,是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武传兵 《当代世界》2010,(11):21-23
应老挝人民革命党(以下简称“老挝人革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2010年10月21—23日对老挝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出席在万象举行的主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第一次中老两党理论研讨会,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联部副部长刘结一,  相似文献   

14.
应阿根廷政府和正义党、乌拉圭政府和广泛阵线、古巴共产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2005年12月10日至25日对上述三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央政法委秘书长王胜俊、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等陪同出访.  相似文献   

15.
高波 《当代世界》2009,(8):13-14
应智利政府、巴西及秘鲁两国执政党和政府的邀请,2009年6月28日至7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陪同访问。  相似文献   

16.
田杰亮 《当代世界》2009,(10):15-16
2009年8月20日至9月2日,应韩国外交通商部、越南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邀请,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率中共代表团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期间经停菲律宾。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欧泽高,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刘建华等陪同访问。  相似文献   

17.
刘永杰 《当代世界》2010,(10):12-14
应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哈萨克斯坦执政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于8月23日至9月4日率中共代表团对上述四国进行友好访问。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中宣部副部长王晓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随访。此访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变化、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关系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代表团与四国各界广泛接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达到了增进了解、巩固友谊、扩大共识、深化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20日至4月7日,应澳大利亚、缅甸、日本和韩国政府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中央外宣办主任王晨、文化部部长蔡武、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等陪同出访。这次访问是“两会”后我党领导人首次出访,  相似文献   

19.
应苏丹全国大会党、纳米比亚人组党、南非政府和坦桑尼亚革命党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05年11月12日至24日对上述四个非洲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中联部部长王家瑞、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中央外宣办主任蔡武、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等陪同访问.  相似文献   

20.
初夏的欧洲,阳光明媚,清风拂面.应塞尔维亚和黑山(以下简称塞黑)议会、匈牙利社会党、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和罗马尼亚国家自由党-民主党执政联盟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6月11-25日对塞黑、匈、摩、罗等四国进行了访问.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孙政才,北京市副市长张茅等陪同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