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缓解国内日益严峻的抗战形势,争取华北战局有利的发展,影响全国的抗战局面,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妥协投降的危险,自1940年8月起指挥华北各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除外)对华北敌后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主要目标是正太铁路)展开了一次全面  相似文献   

2.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的左权,协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并经常亲临前线运筹帷幄,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威震敌后。1942年5月,左权在反击日军"扫荡"时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他是抗战时期阵亡的八路军最高将领,虽然他的存世遗物很少,但笔者还是设法挖掘了一些有关他的抗战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曾进行过一次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此次战役是一次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和"囚笼"政策,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打击了一切诱降、劝降的阴谋活动,对抑制国内的投降逆流,促进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938年,日军进行战略调整,随后根据战局的变化发动徐州会战并攻向武汉,“给八路军在华北繁殖游击战争,扩大抗日根据地提供了良好时机”((1))。毛泽东指出,日军“将华北兵力集中于徐州,华北占领地就出了大空隙,给予游击战争以放手发展的机会”,“是敌人自己弄错,不是我们使之错的”((2))。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围绕日军这一决策的脉络及其后果,考察抗战军事形势动态演变的研究仍有空间((3))。本文以论述日军战略流变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日机在上海狂轰滥炸。日机在上海上空狂轰滥炸死于日军轰炸的上海市民9371年8月52日,中央军委下达关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北方的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8月25日,北方的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图为朱德总指挥号召八路军将士开赴抗日前线9401年8月至21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毙伤日伪军.582万余人俘,虏大批日伪军。煤矿党史文苑纪实版2005.81937年8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责任编辑钟海连图话党史Tuhuadangshi洛川会议会址——…  相似文献   

6.
作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的重要战术之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脍炙人口。但是,历史上地雷战的真容,却一直如在云雾中,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称《地雷战》是"科幻影片",历史上真实的地雷战对日军几乎没有威胁,反而常常误伤自己人云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怪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5)
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海属地区建立的第一支八路军队伍,汤曙红任该团第一任团长。在海属地区抗战活动中,三团所组织领导的火烧义泽河桥牵制了日军的物资运输,五里槐伏击战打响了八路军在沦陷后的连云港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第一仗。  相似文献   

8.
<正>三、"百团大战"与五一大"扫荡""百团大战"沉重打击华北日军八路军走出太行山,在华北平原、山东建立根据地,扩充队伍,力量日趋壮大,成为敌后抗日战场的主力军。这是日本侵略者不能容忍的。1939年秋,多田骏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他意识到日军"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他制定了"囚笼政策",企图彻底摧毁华北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不断向华北增兵。由于国民党执行了片面抗战路线,一些爱国官兵虽进行英勇抵抗,但最终没能阻止日军的进攻。侵华日军轻取平津之后,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长驱直入,妄图"速战速决",叫嚣着要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鉴于民族危机严重,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并接受国民党改编,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约4万6千人开赴华北战场。八路军115师首战平型关,振奋了全国人心。平型关大捷之后,  相似文献   

10.
高凤山 《党史文汇》2006,(7):F0004-F0004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37年9月25日,率先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为配合平型关正面守军阴止日本侵略军南犯太原,在平型美东侧乔沟一线设伏,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与此同时,一一五师独立团在灵丘与涞源交界处的驿马岭也歼灭增援平型关的日军400余人。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1.
静德 《党史文汇》2005,(12):41-44
打虎拒狼,保卫发展根据地 1938年春夏之交,华北敌后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徐州,并积极准备南下攻取武汉,所以,在华北的日军主力大部被调到上述两个地区,暂时减弱了对八路军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朱德、彭德怀一边部署八路军从以山西为中心的山区向平原地区发展,一边抓紧时机巩固发展山区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成功开辟了中国革命史上的新纪元,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正如《廖承志致蒋经国信》中所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伤民族元气。”而今,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在祖国海峡两岸同胞还遥相对望的今天,让我们再来追思与回顾抗战初期,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并肩战斗,屡挫顽敌的几则著名战例。平型关大捷——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即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大举进攻华北。8月下旬,沿平…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有关华北抗战的基本构想。这些构想不仅为共产党、八路军实现全面持久的华北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毛泽东华北抗战的基本构想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抗战期间,八路军曾进行过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提起百团大战,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彭德怀,但是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我们不应忘记,他就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左权。一、酝酿筹划交通破击战1940年春,中国的抗日战争已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抗日军民的沉重打击下,已深深陷入侵华战争的泥沼无法抽身。特别是在华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令日本侵略者感受到严重威胁。为达到彻底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的目的,华北日军开始修复、整治、新建陇海、平汉、正太、同蒲、白晋、沧…  相似文献   

15.
抗战初期的山西,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实施进攻华北、灭亡中国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八路军出师抗敌的首战之地。 在这里,我们挥戈上阵,英勇杀敌,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华民族不甘灭亡的胆气,接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战绩。在这里,我们发动起千千万万的民众,组织起一支支游击武装,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失陷,祖国半壁河山遭日军铁蹄践踏.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的神圣旗帜,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再握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战场之后,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走出深山老林,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江西是新四军的故乡.  相似文献   

17.
庹平 《党史博览》2022,(10):10-12
<正>全国抗战开始后,朱德深入华北抗日前线近3年,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和决策部署,指挥八路军奋勇开辟、巩固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与敌人进行1万余次战斗,取得毙伤10万以上敌人,在华北牵制日军10个师团和12个旅团等辉煌战绩,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新局面。朱德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曾多次遭遇风险,抗日战争时期的古县阻击战就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正1938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的前身)的20多名将士,在胶东半岛的牟平县雷神庙,遭到100多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的包围,八路军血战七八小时,毙伤日军50余人,最后成功突围。这是八路军同日军在胶东半岛的第一战,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也是中共军队同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整个抗战时期都极为罕见的战斗,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战  相似文献   

19.
静德 《党史文汇》2006,(2):48-50
斗智斗勇,彭总巧斗冈村 百团大战使华北日军领教了八路军异常顽强的抗日决心,也看清了要想在短时间内摧毁抗日根据地,歼灭八路军主力是不可能的.1941年1月1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定出<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改变过去急于结束战争的方针,转取长期战的战略,规定"以维持治安、肃正占领区为主,不要进行大规模进攻战",强调打击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为主,进行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总力战".根据新的方针,日军调整了在华兵力部署,增强了华北兵力,使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增加到11个师团又12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集团,主要对八路军作战.为实施这一方针,日本大本营将使日军在百团大战中遭到重创的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调回国内,派中国通、反共老手冈村宁茨任司令官.  相似文献   

20.
正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是展现军威、鼓舞士气的有效形式,自古以来各武装力量都对阅兵非常重视。在鲁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则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利用阅兵智端日伪据点的传奇故事。草桥据点:八路军东进"拦路虎"七七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推行片面抗战和单纯防御方针,加之其高级将领大多腐败无能,造成一溃千里的局面。日军长驱直入,很快侵占华北大片领土。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