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人、名人,特别是成了公众人物的富人、名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社会新闻,乃至社会热点。今年的“两会”期间,就有一则关于名人(当然也是富人)的“花絮”———现在已是旧闻了。尽管是旧闻,但当时很是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而现在也时常被人提起,皆因为这个“旧闻  相似文献   

2.
抖“稳私”时下似乎成了“国际潮流”。大洋彼岸,贵为一国总统的老克和莱小姐的“那档子事”,硬是让独立检查官用466页的篇幅给捅上了因特网,让全世界的媒体给连篇累版地反复暴炒了个够。 而在咱们这儿,围绕“隐私”更是新闻迭出,话题不断。明星们的所谓“隐私”最让“自由撰稿人”热衷,且能常炒常新。于是A星有了新男友;B星瘦了8斤,C星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4,(1)
许钦文是我国文坛名人,“刘陶惨案”又是30年代轰动全国的社会新闻。鲁迅、周作人均有评说,蔡元培亦曾过问。本文作者于1972年秋在杭州对许作过访谈,亟具历史意义,于此侈谈“同性恋”之今日,回顾其事,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文革”中,曾经一度忌讳的人才价值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瞩目和注意。于是,人们在炒“星”、炒“款”的同时,也将人才价值炒得红红火火。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呼唤人才价值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来是效益经济。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必须高度重视人才价值。于是: 理论界呼吁:如果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和观念,认为劳动者不能直接拥有生产资料、资产或资本,只能永远  相似文献   

5.
公款追“星”的危害大,这人人知道,但公款追“专”的危害则因其“隐蔽”而难为人们识得。这“专”是指“专家”,是有文化的学者,最多、最时髦的,是经济、法律名人。不要说那随处随时可见的规格不一、分门别类的大小论坛,就是那些各级、各部门举办的大大小小讲座,更是多如牛毛。公款追“专”除了公款追“星”的那些危害,它还具有诸多“特点”:首先,政府官员可以通过专家贴金,甚至由于专家们的帮衬,一些浪费资源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个人所有制”有一种解释,称“个人所有制”为“人人皆有的私有制。理由是:私有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部分人私有制”,“即生产资料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另一种是: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也可以称之为“个人所有制”,“即指社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化史源远流长,可谓代代有文曲星各领风骚多少年,他们给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自然多得数也数不清;照文化是精神食粮的说法,理所当然是可以“吃”的了。近几年来,在中国文坛上,还真冒出来不少吃客,胃口挺佳,既有吃古人的,也有吃名人的,吃得不亦乐乎!吃古人与名人创造的文化产物,简化了的说法,就是吃古人与吃名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时下,文化界“吃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籍贯指的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一般人来说,不会引起什么争议;但对于古今名人,“籍贯”也成了“宝”,某地出了某名人,当地人会引为自豪,外地人也会刮目相看。如若因某名人的祖辈几经迁徙,或因地域隶属关系的变化,或因典籍记载相互矛盾,抑或后人从典籍中寻章摘句找出某名人与本地能挂上钩的地方,就免不了出现一场名人籍贯之争。  相似文献   

9.
肖杨 《两岸关系》2010,(11):60-62
<正>远离台湾求学在台湾,政坛名人之后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媒体的关注力度向来火力集中。父母的特殊身份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难逃"某某人之子"、"某某人之女"的印记,成为媒体和民众热议的话题。虽然李戡选择北大而放弃台大,是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产物。而在两岸关系没有如此热络前,为了躲避岛内新闻炒  相似文献   

10.
潮言 《辽宁人大》2007,(12):40-41
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产品成为央视2007年“3&#183;15”晚会的主角以后,这~事件的另一个幕后策划名人渐渐浮出水面。这个由相声界名人加上策划界名人倾力合作的“大戏”不仅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保健品行业、策划界也引起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1.
年年的“两会”上,会有文艺、娱乐、体育方面的许多明星出场,这些明星是来严肃地参政议政的,所以,新闻的重点应该是如实地报道他们发表的有关参政议政方面的谈话、建议、提案,而不是以“八卦”方式去猎奇、去恶炒。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大概一直到“宋氏王朝”的称呼被新闻界、电影界炒红了之后,宋耀如这个名字才随着宋家三姐妹蔼龄、庆龄、美龄的故事,逐渐被知晓,但是依旧不是一个名人,也并未受到史学界的钟情。因此在史料不丰、研究不深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闻界流行着一种“新闻数学公式”①:平常人加平常事,人和事都无新闻的“显著性”特质,就不能构成新闻;不平常人如毛泽东加平常事如下水游泳,因具有新闻的“显著性”特质,就能构成新闻;平常人加不平常事,如一位普通女工冒险下水救人因具有新闻的“显著性”特质,也就构成新闻。新闻中的背景材料与“新闻数学公式”中的“显著性”特质一样,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大小,在新闻的构成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的消息,如果没有背景材料,就不能构成新闻;一般的事件,如果加入具有历史内涵的背景材料,也构成新闻。新闻中的背景材料,“用来说明新闻事物的…  相似文献   

14.
8月的九江抗洪前线,出现了“三多”:兵多、官多、记者多。前“两多”众所周知,后一多则使宾馆住满了外国记者。堵口处于紧要关头时,长江大堤实行了军事管制,即使领到红色采访证的地方记者和外国记者,也进不了关键地段。为此,地方记者和外国记者叫苦不迭,某些外国记者不惜花重金买新闻,买不到的只好抄报纸炒“冷饭”。拿驻杭某师戚师长的话说,九江有两条战线:抗洪大战和新闻大战。在堵口时,此话一点不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叙事的视角与聚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叙事的叙事人视角在制作文本时都是媒体的即“我”的视角,而新闻叙事文本内的视角和聚焦与文学叙事比较则是不同的,各有其特殊内涵。在新闻叙事中,叙事视角表现的是“谁看”,聚焦则强调“什么被看”;对二者进行选择与调整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前者尽可能体现的是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力图展示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后者则将叙事眼光投射到新闻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二者相辅相成,并以此引导接受也就是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6.
一看这标题,也许读者会问:“有名字的人就是名人,岂不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名人了?”这话问得好,也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眼下不少影视文学作品在描写名人时,往往是英俊漂亮,事业有成,旺气冲天,总是那么曲折离奇、轰轰烈烈,让你向往,让你垂涎。然而,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却没有情节,有的只是生儿育女、锅碗瓢盆之类的细节。其实,如果沉下心来,将这些细节细心品味,相信许多人不难得出结论——这也是一部情节起伏、荡气回肠的连续剧。只可惜,被大家遗忘了。所以,今天我把有名字的“普通人”提高到“名人”的高度来认识,人们有这样那样的疑问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7.
他吹与自吹     
世人眼中,名人与凡人、官员与平民,差别霄壤。有道是:“名人做错事叫轶事,凡人做错事叫蠢事;名人的古怪行为是天才的标志,凡人的古怪行为是神经出了毛病。” 可不,同一个人,成名、升迁之前,“哪个背后无人说”,人们总会数出其一些乃至一堆笑话、缺点、错误,结论自然是“不怎么样”。一旦成名、升迁之后,便“花儿红,有人逢”,都来,“上天言好事”,连身上的脓疮毒瘤也成了风情万种的尤物,“艳若桃花,美如醨酪”,那结  相似文献   

18.
《大国之魂》和《中国知青梦》相继问世,邓贤成了名人。 不过单凭外表,你很难判断他应该是个什么角色:身高1.74米,肉多但不松弛,大脑袋,圆脸,麻利好动,走路呈跳跃性。穿运动装象体育教练;西装革履,俨然专家学者;套上宽松式夹克衫,似副科级政府官员;摄像机前短袖花衬衣一罩,则纯粹脑满肠肥的暴发户——只有当你弄清了邓贤何以叫做邓贤,才会知道为什么他与那些一夜红透的“星”类名人不可同日而语。 少年遭遇文革,邓贤的种种梦想因“家庭问题”而破灭。到云南支边.他唯一能做到的是长期出卖体力,以这样的虔诚,换来一顶“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桂冠,然后,直到文革结束。 考上云南大学,邓贤高考作文《青松赞》变成铅字  相似文献   

19.
当今之世,炒股票,炒房产,炒地皮,下海经商办实体,此热彼热,不断升温。然而,真正该“炒”而未被“炒”热的却是人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炒”人才有三难:史书云:伯乐过虞场,有千里马伏盐车下,见之长鸣,伯乐下车泣之。倘千里马怀才做物,见到伯乐不肯哭丧着脸“引颈长鸣”,伯乐会不会驱车而过呢?我想会的。“傲物”固然是缺点,但与它的千里之志与千里之才比起来,终归是小股。因小饭而失大才,岂非伯乐之咎乎,此其一难也。伯乐在虞报遇到的,肯定是匹“千里马”,但它却为什么伏于盐车之下呢?力不胜重也,倘若换上一头“…  相似文献   

20.
原本以为,理论轮训无非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当作冷饭一炒再炒.教条式的概念照本宣科一讲再讲。谁知一听下来全然不是这回事!理论轮训的内容皆是当前各类报章媒体、坊间所关注的焦点、热点、热门话题.围绕的主题恰恰是在深化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中,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