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是着力推动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借助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大好机遇,准确把握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及县情,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一区三园及大项目建设、全民创业及民营经济和推进2010年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及民生实事等工作汇报,视察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情况,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乘势而上     
<正>"努力建设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承载着全省3600万人民期待的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发出的这一号召,吹响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军号,使人振奋;勾画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壮丽蓝图,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3.
上饶市位于江西东北部,辖12个县(市、区),总人口748万,是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五年,上饶民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国家发改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民政部、省政府共同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协议》的要求,认真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切实加快民政民生保障、社区和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管理和双拥优抚保障“四个体系”建设,实现民政事业的发展全面融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该文分析了资源低效利用经济粗放增长与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阐述了荷兰、日本和以色列等资源紧缺型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提出了重新认识耕地质量内涵、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化率、提高粮食非主产区口粮田建设积极性、稳布局调结构挖潜力、提升城镇建设用地管控水平和发挥多部门合力等一系列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开展了环鄱阳湖区百家企业技术创新情况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充分表明,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建设工程,是我省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选择。而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企业是生力军,科技是生命线。  相似文献   

6.
涪陵区是重庆市的远郊区、革命老区、三峡库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重庆直辖,老区发展,山区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既要求涪陵区实施追赶战略,跨跃式发展,也要求涪陵区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尽快建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流生态经济区。一、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思想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重庆市关于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从区情出发,围绕全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坚持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移民迁建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人  相似文献   

7.
鲁政发〔2011〕36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加快推进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科学、有序、高效开发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地资源,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现就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张秀珍 《山西政报》2010,(17):37-37
近年来.我们根据双碾乡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因地制宜,确立了建设“绿色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城郊经济区、劳务输出区、旅游服务区”的“五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了全乡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10,(1):1-1
2009年12月21日,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举全省之力精心组织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此,尤其要扎实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全面动员,  相似文献   

10.
《八桂侨刊》2007,(1):F0004-F0004
广西华商会成立不久,在广西侨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并先后组团赴桂林、钦州、北海、防城和来宾市考察投资项目,深入华侨农林场调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华侨农林场的改革与发展,为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作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12,(6):56-61,1
推进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破解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目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总体状况不理想,既有制度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缺位等外部因素制约,也有非农就业比重低、生产效率低以及地块细碎等内部因素障碍。要从统一思想认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规范政府管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加以整体推进,才能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是著名的热区和云南省沿边地区。目前,坡耕地约占了全州总耕地的2/3,坡耕地的梯田梯地化程度和利用率较低。在坡耕地合理利用上,要开展坡耕地与中低产田地改造规划;切实有效地固定轮歇地,提高坡耕地的利用率和梯田梯地化水平,提升坡耕地资源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还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力度,由国土资源部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以提升层次,使云南省沿边地区尽可能在短时期内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实力凸显沿边优势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从四川省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试图找出一些共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世界山地大国,国土面积的近70%是山地,大量农村人口分布其中,集中了中国的贫困地区。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大。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山区土地利用关注的焦点。根据山区土地利用特点,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契机,建议按生态优先原则发展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加强山区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工程标准的研究,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山区土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改善山区农民生活,促进山区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土地整理,不仅改善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还将从根本上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西部生态建设地区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是国土资源部在云南省西南边境地区开展的一项兴边富民工程,重点对区域内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并配套较完备的农田基础设施。该文认为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产生重要意义,并就项目的实施、管理、研究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晟  郧文聚 《中国发展》2013,13(2):23-26
伴随中国城镇化迅猛发展,大中城市周边集体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全国各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转变增长方式、完善土地管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该文在总结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基础上,提出在大中城市周边区域率先建立统一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促进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并就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引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鼓励、扶持产业支撑,深化城镇社会保障和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和城乡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状况演进发展,被誉为"中国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种多样,这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也是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未来之路。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囿于意识形态的认识与经验的不足,与其他产业领域的改革相比,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为了进一步改革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农村土地的生产力,特别是化解农民权益与农地权属的矛盾等问题,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除了需要进行稳定角度的考量外,还需要以创新的法律思维探索立法,以保护适合中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避免产生农地流转“大跃进”式的推广模式,充分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土地整治通过建设设施良田和实施菜田、村庄改造,建立涉地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等,实现了合理配置和利用农用地资源、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助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该文对上海市土地整治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