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主是共和和宪政的基础.但民主应当是共和的,民主要受宪政的制约;共和是民主的目标,宪政是民主的准则和共和的保障,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总体上宪政高于民主,共和精神则应贯彻于民主和宪政之中.  相似文献   

2.
论普及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不可或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一种稀缺资源,也不仅限于政治领域.民主可以解释为民之主、民知主、民自主,其中,民自主是民主的本质与真谛.从民之主到民知主再到民自主,是民主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民主可分为不同领域的民主、不同地域的民主、不同层级的民主.领域民主强调经济民主、政治民主、文化民主和社会民主的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经济民主是基础,政治民主是保证,文化民主是引领,社会民主是出发点和归宿.地域民主强调民主发展的不平衡,呈现梯度发展状态,民主建设不能一刀切.层级民主强调的是高端民主与草根民主的上下互动,缺一不可.普及民主是深化科学普及、教育普及、普及法律的必然要求,更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民族、人民、共产党、共和、民主是新中国的五大基本政治元素,由此构成一个简明公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民族+人民+共和)民主.以共产党民主推动民族民主、人民民主和共和民主.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政府,无论是否民主,都自称民主政府,用“民主”一词为其合法性辩护,可以说民主成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同义词。民主的声浪也使人们忘记了共和,但“共和国”这个词到处都有人运用,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追问究竞什么是“共和”。难道共和与民主真是一回事?我们可以只谈民主而不谈共和?其实,我们以为民主与共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民主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要治理好国家就不能只有民主。共和应当是民主的目标,民主是共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主便没有共和。共和离不开民主,民主也离不开共和。  相似文献   

4.
徐鸿武 《新视野》2006,4(4):8-9
人民共和国是国家的最高形式,共和国一词源于古希腊城邦共和国,在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普遍的国家形式,社会主义赋予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真实性内容。研究人民共和国的理念特征、伦理特征、制度特征、治理特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以下简称民初)中国民主共和制度初造,虽不完备但框架已立,相对于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然而由于国人制度意识缺失,使民初民主共和制度在"立——破——立——破"的路径上逐渐式微,在民初1912年至1914年第一届国会存续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祛除价值评价,依据史料力争客观地分析民初民主共和制度的破坏路径。需要指出的是,在民初民主共和制度的立与破中,政治精英制度意识缺失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拟从制度意识缺失立论,探寻分析第一届国会存续期间(1912—1914)年间民主共和制度破坏路径。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中国经历了短暂的政党政治实践,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党政治的存在连同其失败都极有意义——它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们对民主的追求在冲突中得以反思、融合,并成为此后影响中国人制度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元主体通过协商合作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形成以公共治理为中介的实践共同体。我国在迈向大国治理的康庄大道中,为公共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党和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又面临着一些困境。公共治理是共和国的治道方式,应以现行社会治理模式为基础,从共和国的视界强化"共有"、"共治"、"商谈"、"共享"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向公共治理,需要发挥党和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的优势,从而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公共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理想。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在追求个人自由这一点上共同一致,但二者在自由的边界、国家的角色以及民主的模式上存在着重大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分野:关于自由的边界,自由主义区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共和主义界定为无支配自由;在国家的角色上,积极自由要求积极国家,消极自由对应最小国家,而无支配自由必然导致积极国家;在民主的模式上,积极自由对应多元民主与协商民主等,消极自由导致精英民主,而无支配自由则产生论辩式民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将源于西方的共和思想和共和精神中国化,形成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政治追求的首要价值,以政治参与多元化作为政治运行的重要方式,以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作为政治良性运转的保障,以宪政法治和公民美德作为政治运行的双重支撑,以政治发展成果和谐共享作为政治发展目标的人民共和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贯穿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之中,通过共和国的制度架构转换为实践,并必将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100年前,在武昌城头打Ⅱ向第一枪的辛亥革命,终结帝制,催生共和,丰碑永驻。  相似文献   

11.
周浩集 《学习论坛》2010,26(3):70-7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加快,国家与社会一体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因此,中国的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对民间组织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对民间组织概念的发展变迁进行考察,是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研究中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突出表现在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地位的评价上。对国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总结,能为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并深受世界教育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当代世界教育国际化、民主化、社会化、多样化等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启示。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三个方面作了分析,期望通过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逻辑联系。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大体归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本质属性、根本目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外部条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政治保证、外交和国际战略、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赵冰波 《学习论坛》2010,26(1):64-68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怎样对待中西文化的碰撞?怎样把握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加强民主建设的关系?怎样摆正文化领域中的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鲁迅的中西文,匕观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鲁迅所处的时代与当今时代本质不同,但在文化层面上的特点多有相似之处,所以,鲁迅的批判精神、拿来主义精神、不懈地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以及“听将令”、为弘扬主旋律文化的奉献精神,在当前的中国文化建设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当时希腊日趋衰败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的深切反思的结果。文章在对《理想国》一书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哲学王的出现,是理想国实现正义的关键,也是公民教育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 ,中国文化的走向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向人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它向人们指明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的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吸收了世界上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这一文化观的灵魂 ,培育“四有”新人则是这一文化观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良 《党的文献》2001,(6):34-38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 ,即曾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政治纲领。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首先提出以农村根据地和强大的红军力量为依托 ,建立苏维埃政权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苏维埃政权目标的实现 ,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绝非“左”倾路线的产物 ,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发展的进程和客观需要而提出、并不断创造条件建立起来的 ,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通篇都突出"发展"这一主基调,阐明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主要表现为:坚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途径;坚持不断发展的路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佛教界内部对于政治参与存在分歧,但对于南京国民政府运作的政治事件、由派系之争引发的政治风潮及达赖班禅关系的协调,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佛教界的政治参与,既有利于协调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也有助于促进佛教界自身整顿和佛教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