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江南市镇的发展是辉煌的一页,而其中吴江县市镇的发展又较具典型性。在这一时期,尤以正德至嘉靖的半个世纪增长最快。因此本文将试图从本文研究的市镇的概念和市镇发展的定义、市镇发展的现象、发展的普遍性原因和特殊性原因等三个方面探析明朝嘉靖年间吴江县市镇呈现显著发展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衰亡都有其必然性,所有朝代的衰亡都有其规律性,其原因大都无外于内忧与外患诸力所致。重读明史,感到明朝衰亡更具典型性。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明朝的衰亡,衰萌于嘉靖皇帝朱厚熄,实亡于万历皇帝朱翊钧,直接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  相似文献   

3.
归有光(1506—1571),宇熙甫,明朝昆山人。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后来,“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直到嘉庆四十四年(60岁)才考中三甲进士,官湖州长兴县知县。后因为官正直,不肯与官吏豪绅同流合污,被明升暗降为顺德通判。隆庆中期,被举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于官。有《震川先生集》四十卷传世。  相似文献   

4.
方弘静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知名诗人,其著作《千一录》中家训篇与《燕贻法录》是专门为教育后世子孙所写的,这两部家训涵盖了治学、修身、齐家、择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化方法主要是以身示教与故事训谕。方弘静在家训中阐述的修德思想极具教育意义,其内容有利于滋养当下的个人品德、交往道德和家庭美德;他所倡导的以身示教和故事训谕的修德方法也为今天的道德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志琴 《人事天地》2007,(10):11-11
明朝改革家张居正,出生于湖北荆州一个平民家庭,祖父是低层卒役。  相似文献   

6.
曹秀丽 《工会论坛》2008,14(1):146-147
明朝末年,荷兰舰队来到中国海域,要求通商贸易。时值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朝海禁甚严,加之其“未具金叶表文”,从未朝贡,被拒之门外。荷兰人便开始用武力强夺澳门,强占澎湖,但均遭失败。从荷兰人叩关失败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可以一窥晚明政府在面对西方殖民势力的挑战时,虽能抵抗其殖民侵略,但其对外通商政策仍禾能做出适时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变迁。在明初,白银并不是合法的流通货币,但由于明朝社会内部的变动,特别是明朝在对外贸中长期保持顺差,在明朝中后期通过私人海上贸易使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为白银的大量流通奠定了基础。白银货币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逐渐完成,而明朝的白银货币化猛烈刺激了中国的白银需求,进一步拉动了海外私人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与白银货币化的双向互动,见证了明朝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并且成为了明朝与世界联系的纽带,使得明朝参与了世界贸易体系的初步架构,在世界贸易的整体化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凤冈县何坝乡“夜郎古甸”摩崖的书写人,李应祥手书之说之所以不能成立,就是因为这个李将军并不是李应祥。而应是明朝李贽的朋友李见田将军。  相似文献   

9.
奢香是明朝著名的彝族女政治家。她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特别是主持开置龙场九驿,对西南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明朝作为中国专制社会后期的典型代表,其法律思想和法制建设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明朝的武官法律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明朝武官法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丰富了军事法律的历史研究内容,其内在演变规律为当前军队法制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11.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著作《赤水玄珠全集》,后附《孙氏医案》。医案中有咳嗽病案20余例,多为内伤咳嗽。仔细研读发现其中多案是时医用滋阴降火法治之无效,孙氏审证求因,治之得愈者。现择三例举隅浅析。  相似文献   

12.
传统至今 ,史学界都把明朝当作一个统一王朝 ,即统一了中国的王朝 ,如“元———明———清”说 ,这种做法欠妥。其实 ,明朝只是统一了汉族和多少数民族 ,但并未真正统一中国。因为明朝的前政权———元并未被真正消灭 ,北元及蒙古诸部与明以长城为界 ,一直处于对峙之势 ,形成了事实上的南北朝。而史学界关于 13 68年“元朝灭亡”、13 87年“中国再度统一”等说法 ,都根据不足。明朝的真正历史地位 ,应定为“元季南北朝”的南朝之大明。  相似文献   

13.
明朝爱国将领于谦在一首咏物诗《石灰吟》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石灰自喻,表述了诗人经受考验,陶冶清白品格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鹤庆县云鹤镇位于鹤庆坝子中央,是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建于明嘉靖中期,历经明、清、民国至今。镇域内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4所,幼儿园1所,广播电视台1个,露天体育场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同时,县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它一些重要文物古迹也都在云鹤镇。历年来,县委、政  相似文献   

15.
著者在该书第一章《序言》中写道:“我认为,把宗族的历史放在地方的和政治的脉络上,能够从几个方面促进我们对于中国社会的理解。第一,我们能够把中国社会转变过程相当精准地确定于嘉靖时期,即大概在16世纪20到30年代。第二,在这个社会转变过程中,礼仪成了联系王朝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君主极端专制的封建王朝。由厂卫宦官对人民实行特务统治,是明朝司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明王朝封建政治腐朽没落,社会黑暗残酷的一种表现。残酷黑暗的特务司法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史镜启鉴。研究明朝宦官特务司法现象,对于提高我们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元明两代是我国古代漕运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作为胶菜运河的关键部分,马濠运河的开凿是非常必要的。马濠运河元代开凿未果,明嘉靖年间最终凿通。作为胶莱运河体系中的重要一段,马濠运河的开通对于胶莱运河乃至整个国家的海运体系都有积极的意义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北方文坛上进行的文学活动在王世贞的一生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嘉靖中期,他在北方文士的绍介下开始了复古运动;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作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与北方文坛发生了一系列交往、互动;万历年间,随着活动区域的南移,王世贞与北方文士交游渐少,但以其为代表的复古观念仍然在其地域占有主流地位。明中后期王世贞与北方文士的交游历程,印证了"后七子"复古文学思想的兴起、发展与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有关史料(包括“族谱”、“县志”)、民间传说、档案以及临澧蒋家所收藏之明朝宫廷宝物的分析,考证出著名女作家丁玲确乃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后裔。  相似文献   

20.
杨南金,为明代正德、嘉靖时期杰出的官员、学者、乡绅。出自云南大理府邓川州,为白族人。宦途历任泰和知县、陕西道、江西道监察御史、湖广佥事、江西参议,经历弘治朝的中兴治世,正德朝的刘瑾用事,以及嘉靖朝的混乱,见证了明中期历史的演化和发展。为官体恤民苦,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为人温润,内心坚定,克勤克俭,旨趣高洁,堪称士人典范、官员楷模。研究历史人物杨南金,无疑对当下廉政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