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土红 《探索》2012,(1):167-171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都追求的两大社会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演进都是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平衡过程。公平与效率二者兼得是最佳选择,但他们又存在着矛盾,在公平与效率两难选择中,最终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学界提出了诸多建议。从行政伦理的维度看,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只能舍效率而取公平,这是行政伦理的道德目标与价值选择。今天,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面临着公平与效率目标的抉择,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如何重建公平比单纯强调效率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2.
行政伦理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道德要求,其核心价值就是坚守社会公平、正义与秩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伦理与和谐社会理性诉求在于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契合。一方面,行政伦理所追求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性双翼”,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秩序,这也是行政伦理的终极关怀。因此,行政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因由共同的价值追求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已然成为现代化的基本价值,而伦理作为教育的人文精神核心,注定了人类教育具有伦理的本质内涵,教育公平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人性,奠定了社会生活的伦理根基,是社会利益配置的均衡器。现实中的教育公平普遍存在伦理性的缺失,现代教育公平机制构建的伦理尝试一是要构建机会平等机制,保障公民享有教育的底线公平;二是遵循公正平等的伦理原则,建立科学的教育决策机制;三是科学配置现实教育资源,实现均衡与差别的有机整合;四是依法治教,抑制腐败对教育伦理的恶意侵害;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终身教育体制,拓展教育机会选择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在合理的差异中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行政腐败已经严重威胁着中国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发展,铲除行政腐败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政府形象,构建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试图从行政伦理的维度,分析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通过中西方行政伦理建设特点的对比分析,从行政伦理观的反思到行政伦理法律、伦理制度、伦理道德建设及行政人格的塑造。寻求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伦理建设来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必定体现着公共部门的某种价值取向。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凸显是社会治理伦理价值位移与公共政策价值观嬗变的使然。公平公正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基本发展理念和永恒理想,理应成为一个民主、健康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基本伦理价值准则;作为对社会中人的基本问题的回应,以人为本无疑是公共政策伦理向度的核心。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中,公共政策伦理向度可以通过公共政策利益均衡机制的构建、公共政策运作伦理机制的培育以及公共政策主体伦理自觉的养成等一套机制得以体现或实现。  相似文献   

6.
"礼貌的伦理"是行政活动领域一个特异的现象,是一种不符合公民意愿及社会需求且被异化的行为方式,其产生及表现体现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及提供过程中.美国著名学者库珀对行政伦理进行过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库珀行政伦理的分析,"礼貌的伦理"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权力的困境、角色的困境和利益的困境,而公民权利的良性回归、社会期待的有效回应、政绩考核的科学合理、行政伦理的重塑内化能有效消解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从来就是制度构建的根本,没有理论基础的制度一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从法理学视角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研究,以期为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社会公平、对生存权的保护以及以人为本进行价值分析,从而探求社会公平、生存权以及以人为本的法学理念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体现,从而为制度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价值合理性的经济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元制度伦理胶着并存、具体经济制度伦理安排紊乱和缺乏协调性等伦理问题.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必须遵循义利统一、公平与效率并重、竞争与协作结合、先富与后福兼顾等原则,采取培植市场经济制度伦理观念,转换传统伦理,合理分离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伦理,实现各具体制度伦理规范之间协调等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对行政主体的行政伦理的更高要求.当下,行政伦理缺失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文化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看,在于人性中"恶"的因素的扩张以及行政主体的侥幸心理.对行政主体进行"民本"思想教育、完善道德立法以及严格惩处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制度建设是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中最具创新意义和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制度层面谈行政伦理建设,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点,随着行政伦理实践的发展,制度问题越来越成为邓小平视野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郑巧 《理论研究》2008,(6):45-47
行政人员的自主性是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对所遇到的伦理冲突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自我确信,决定着行政人员的运权理性、道德姿态与政治智慧。它确立于公共性视域中的情境道德与行政价值之最深层次.是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行政伦理价值的确认与声张。新公共服务理论内蕴的伦理诉求,业已昭示着完善制度伦理和寻求自我实现成为新世纪初行政人员自主性建构的基本实现理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包容性增长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一脉相承。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这一理论的初衷和愿望。这一新的理论的提出,遵循着公平性、包容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发展理论的科学性、发展机会的均等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等规范。包容性增长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热切期盼,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追求的是对人民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E时代,网络舆论作为现实社会舆情在虚拟社会的投映,往往是民意的一种集中表达,在与各级政府的多维互动中,需要各级政府做出积极回应并进行理性引导和处置,这既是在检验政府的行政能力,更是考量E时代政府的公信力伦理建设。在应对网络舆论的实践中,政府面临着"信息场和舆论场"错综复杂、价值冲突、制度悖论、技术难题等挑战,政府应该根据网络舆论在发酵、扩散、爆发和平息阶段的特点,立足于现代政治伦理维度,建立快速的反应和回应机制,真诚负责地构建官民互动平台,实现制度"硬控制"和价值关怀"软引导"的协同并进,从而守护自身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伦理的本质在于追求行政过程的伦理价值和行政人员的道德完善,即行政的道德化诉求。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从加强制度约束、重视组织改革、完善职业道德、建立服务模式等方面加强行政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起点,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公平.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存在着行政伦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行政伦理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效能不足、公务员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缺失、行政伦理现有制度落实不够等问题.为此,需要从重塑先进的行政伦理价值观、加快行政伦理的法制化建设、强化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建立行政职业道德培养机制以及加大对公民社会的培育力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行政在批判传统公共行政价值的基础上,将社会公平纳入公共行政价值体系,使之成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理论支柱,实现了公共行政由工具性向目的性的递嬗.行政自由裁量行为是现代公共行政活动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以社会公平观来规范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实现自由裁量权的公益取向体现了社会公平观重要的现代价值.为确保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必须建构良善的制度,并发挥行政人员的个体德性,通过二者结合,实现经由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好地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8.
公共治理、公民治理是现代社会两种基本的社会治理模式.由于社会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因谋求个体理性至上,而难免让公共治理和公民治理一度陷于治理困境.<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系统提出的社会合作治理理论,是对现有公共治理和公民治理的超越与扬弃.该书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路径,从行政伦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确立了作为学科的行政伦理学所应具有的新观念和新视野,并在此过程中建构了基于信任的社会合作治理理论.从总体来看,该书具有体系新、观点新、跨学科、中国化、国际化、建构性等特征,体现了著者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是我国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又一佳作,标志着我国行政伦理研究日益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价值合理性的经济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元制度伦理胶着并存、具体经济制度伦理安排紊乱和缺乏协调性等伦理问题。为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伦理,必须遵循义利统一、公平与效率并重、竞争与协作结合、先富与后福兼顾等原则,采取培植市场经济制度伦理观念,转换传统伦理,合理分离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伦理,实现各具体制度伦理规范之间协调等应有举措。  相似文献   

20.
刘琳 《唯实》2008,44(4):39-42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分析中对社会伦理关系的"是怎样"的批判性陈述,同时,也是马克思对人们的社会伦理关系"应怎样"的表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资本主义经济伦理关系进行价值批判的思想,揭示了社会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的价值存在形态,即资产阶级伦理价值观念和范畴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