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次认识《农村青年》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团区委给我们订了一份。从此,我如获至宝。每次看到她时,我都非常兴奋。细嚼慢咽之后,再借给早已等候在旁的知音。最近,我惊奇地发现,周围许多青年的生活都依照《农村青年》来安排,大到选择脱贫项目,小到处理个人间的矛盾。现将我们对贵刊的一点肤浅认识归纳出来,供更多的知音交流。  相似文献   

2.
田凯  李顺龙 《农村青年》2007,(12):40-41
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强青年经济台作组织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党中央曾明确提出,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由团黑龙江省委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课题组紧紧围绕大庆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14,(10):47-47
9月2日上午,玉环县召开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农业创业新农村建设座谈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分享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中的创业经验。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为此,玉环县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工程”,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迫切需求,以培养带头人的形式,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2007,(1):4-4
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同志们、青年朋友们:值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我们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第十一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对于激励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代表主办单位,向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以及提名奖荣誉称号的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全国广大农村青年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5.
大光农业110     
《农村青年》2007,(1):52-53
我们大光农业110栏目自开办以来,以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为己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努力开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和有益农民健康的植保产品,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 农民朋友的信任与重托,是我们大光农业110栏目的发展动力。我们于2006年开展的大光科技百村行活动,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为农民朋友实实在在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大光农业110栏目向广大的农村青年读者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祝大家的农业生产越搞越轻松!钱褡子越背越沉重!  相似文献   

6.
互动     
《农村青年》2006,(8):63-63
我是一个农家妇女,也是《农村青年》的一名老读者。我很喜欢这本杂志。结婚前我爱看,成家后我还是看。它道出了我们农村人的心声。它为我们农村人想点子、出路子、传技术。前些年俺村很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均耕地又少,农闲时节一到,村里人便无事可做。后来《农村青年》让俺脑子开了窍,长了见识。俺带头养起了牛羊。头一年挣了1000元。村里人看俺挣了钱,也都跟着养起牛羊来。现如今俺村家家是牛羊满圈,人人有活千,也不出门打工了。俺感谢《农村青年》办得好,给俺村指了一条致富路。可是俺还想求编辑一件事,请帮俺在贵刊上登个广告,好让俺村的牛羊尽快找到销路,卖个好价钱。谢谢!  相似文献   

7.
刘晓 《农村青年》2008,(12):30-3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中国农民从业方式由“只能种地”发展到多样化就业。创业范围由“出不了村”延伸到五湖四海,生活方式由单调的“铁板一块”变成了多姿多彩.农村青年是我们杂志一直关注的群体.30年来,从在家种地到进城务工,他们走出了一条不平坦的路。在进城打工的30年中,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打工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网事微评     
《农村青年》2013,(12):1-2
土地流转改革,让农民获得土地财产权 据报道,安徽省宿州市蛹桥区迎最近来了一个新鲜事物——土地流转信托,将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从而定期获得信托收益。这是安徽省在20个县、区将要开展的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的一例。按照改革的规划,今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建设小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胡晨 《农村青年》2007,(7):43-43
与《农村青年》初相识时,我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时光飞逝,转眼,我已经在农村这块广博的土地上走过了8个春秋。回头看看与《农村青年》相伴走过的路,我觉得,与《农村青年》的相识真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邂逅,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幸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984年,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农村青年》杂志创刊了,那是国门初开、万象更新的年代,其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沉寂已久的农村、沉默多时的农村青年睁开迷茫的双眼,打量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伴随着涌动的春潮和奋起的号角,农村青年们不甘人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始编织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2007,(1):5-5
全国农村青年朋友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党中央相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我们29位第十一届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及提名奖获得者向全国广大农村青年发出倡议:勇敢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2.
李保 《农村青年》2014,(12):32-34
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这颗璀璨的湘南明珠土地上,新一代的跨世纪青年农民正沐浴着党的雨露和阳光,乘着改革和发展的东风茁壮成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纷纷踏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其中,龙泉镇漆山里村的村民廖满林就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他是一个在蔬菜大棚里成长起来的致富星,在新田他算是种植大棚蔬菜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潘华 《农村青年》2006,(6):45-45
真正结识《农村青年》是在我参加工作不久的那年秋天。乡团委书记到我们单位,要求我们订阅《农村青年》杂志。那时我还不知道《农村青年》杂志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于是找到团委书记借了几本样刊。刚看了一本,我就喜欢上了她。她的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适合我们这些农村青年,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岑益 《农村青年》2009,(7):50-50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不断被征用。按照政策规定,农民能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偿款,或者分到几套房子,或者两者皆有。因此,很多农民都希望土地被征用,以此改变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创业研究中心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青年创业热潮逐渐形成,青年协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青年创业群体的类型包括农村企业家二代创业、务农青年创业、农民工青年回乡创业、大学生毕业生回乡创业、城镇青年到农村创业等。农村青年创业成功的领域包括现代农村、特色养殖业、农村工商业、现代服务业、休闲产业、环保产业等。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在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隋洲村了解到,这里能用机耕耕作的土地都被当地农民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全国种粮大户陈秀国。当日,把3.62亩耕地流转给了陈秀国的该村农民王要福边数着1810元钱边对笔者说:“这下省心了,我可以全身心在外打工挣钱了。”截至当日,冷集镇共流转土地3200亩给了陈秀国。谷城县已流转土地5万多亩。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农民如此青睐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9.4亿农民占据了人口大部分,农民主要特点是:人口数量庞大居住在农村地区,承包经营土地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温饱问题尚可解决,收入稳定感不强,最经不起疾病等突发事件。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患病治疗情况是小病能扛则扛,不能扛就举债就医,有的甚至因治疗费问题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巨大。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个案分析,探讨了当地外出务工浪潮的成因、历程和特点,乡村中的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给乡村生活在个人、家庭与社会层面上都带来了许多改变,并为适应这些变化,在促进青年农民个人发展与乡村发展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家企业向农民租地建厂,农民靠拿租金维持生活。如果不出意外,双方相安无事。不科,从前年开始,农民拿不到租金了,说这个钱缴了社保了。镇、村强行要求农民用土地换社保,遭到一些农民反对,说这是要他们的“命根子”。农民上访、封路、阻止施工…·政府本想为农民办好事,可这“好事”为何办得“头疼”?  相似文献   

20.
邓荣志: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厂西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6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科技种养能手”、“钦州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钦州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称号。现为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土地田村村委会主任、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