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5)
<正>古往今来,敢听群众呼声,喜听百姓心声的领导干部,便得民心。选派到基层的"第一书记"一定要敢听、愿听、听懂群众的不同声音,从中汲取民意、为民服务。敢听群众的骂声。"骂"字有斥责的意思。"第一书记"要带着感情听,从斥责声中听出群众的诉求,找准工  相似文献   

3.
道酬不二     
《前线》2014,(11)
<正>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趁北宋和西夏交战之际忽然向北宋发难,要求割地赔款,否则便要大兵压境。宋仁宗惊恐不已,决定派使者前去契丹求和《宋史》中记载,朝中大臣都知道此行凶险,搞不好连小命都没了;就算谈判成功,搞不好还得背上个"卖国贼"的罪名,所以"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这时候,有人推荐知制诰富弼。很多人都替富弼打抱不平,范仲淹还专门上折,说富弼满腹才华,皇帝一定要爱惜人才,不能让他去送死。  相似文献   

4.
微观     
《廉政瞭望》2013,(7):12-13
◎老外被骂洋五毛@雷克小流氓:"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相似文献   

5.
正鲁迅在尖刻的同时也以幽默著称,而他的祖父也是既善骂又善谑。周作人回忆祖父周介孚,说他身上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脾气乖张、极善骂人。骂人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周作人说,上至皇帝老子下至子侄孙儿,都被他骂遍了,他骂起人来,"明示暗喻,备极刻薄,说到愤极处,咬嚼指甲戛戛作响,乃是常有的事情"。周介孚骂人总能一针见血,他骂慈禧是"昏太后",骂光绪是"呆子",骂夫人是"王八蛋"。有时拐了一道弯,则更蕴  相似文献   

6.
南琳  贡明科 《廉政瞭望》2003,(11):29-29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山东省诸城市公安局整治烟花爆竹市场时提出的。他们宁愿听业主骂,也要加大烟花爆竹整治力度,杜绝不安全隐患。读了这条消息,禁不住为之击掌叫好。  相似文献   

7.
正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8.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一听"秦国",人们很容易想到"暴政虐行"的暴君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尽管有许多人骂他 "残忍"虐行",但也有不少人为之喜爱和崇拜,真可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在长达六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各路诸侯纷争,秦国是最终统一天下的一流强国。然而,秦国以前却是被其它六国称之为"蛮夷、未开化、六国任何一国都不愿意与其结盟"受人鄙视的弱小国家,自当  相似文献   

9.
正朱德一生谦逊,待人彬彬有礼。他宽厚仁慈的性格,早在井冈山时期便为人所知。长征时期,张国焘和追随者们不断给朱德施加压力,甚至骂朱德是"老糊涂""老顽固"。朱德从不发火,等对方骂完后,不慌不忙地和他们分析当前形势,讲道理。那些一时不明真相甚至骂过他的人也被朱德所感动。毛泽东后来称赞朱德"度量大如海"。然而,慈眉善目的朱德也会有金刚之怒,他用发怒震慑了他人,维护了党的纪律  相似文献   

10.
李炼石 《党的文献》2020,(6):114-11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挨骂"、如何利用"挨骂"更好地搞好国内的团结和稳定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先进的、正义的东西一开始总要"挨骂",敌人的"骂"有长期性、间歇性的特点。帝国主义反动派"骂"我们,"证明它没有办法"。党和人民的事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必然得到全世界广大爱好和平追求正义的人民的理解和善意。毛泽东强调,对待国际敌对势力的"骂"必须敢于斗争,要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地展开批驳;要采用适当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善于主动发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要通过合理的宣传引导,利用"挨骂"来提高干部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持续增强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搞好国内团结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七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曾是年轻人心中的一面旗帜,他把文学当成匕首与投枪,一生都在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众所周知,鲁迅的"骂"是出了名的,但凡他看不惯的人和事,他都会"痛下杀手",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奋笔疾书"舌斗群魔"。鲁迅的刀笔犀利,骂人能骂到入骨三分,比如我们中学课本曾收录过鲁迅先生的一篇  相似文献   

12.
正"文革"中,父亲胡耀邦遭受迫害,被要求写无数检查,写检查当然要给自己上纲上线,要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还要痛揭自己的上级领导,甚至编造材料。在这种痛苦的思想斗争中,我听到父亲几次提到张治中,父亲讲张治中解放后从不骂蒋介石,说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3.
叶茂 《廉政瞭望》2013,(3):22-24
骂,指口出恶言和忿詈之语,是一种极端暴烈的情绪表达。既是失态,也易失和,造成情绪对立甚至心理仇恨。故一般而言,领导不宜骂人。但是,某种程度上,骂也是一种非常规手段,若运用得当就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和特殊的管理手段。郑板桥有联尝云:"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为政之道,隔靴搔痒式的软功夫若毫无益处,不如深刻尖锐的骂骂,竟也可为一场甘露。  相似文献   

14.
正义与醋意     
最近,听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情。他有一次到一个县去采访,同车的一位干部谈起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义愤填膺,慷慨激昂,骂腐败一针见血,讽贪官毫不留情。他觉得这人很有正义感。后来到了县上,当地的领导对他自然是一番热情接待。回来的路上,这位干部不再骂腐败了,不停地感叹当地领导热情周到,下次还要来。这时候,我的朋友才恍然大悟,那位干部并非有正义感,而是对腐败心怀醋意,所有鞭笞时弊的表白都是醋意大发的结果。其实,生活中这类对腐败分子充满醋意的人并非个别,他们嘴上骂腐败分子,可心里巴不得自己也能腐败一次。他们一…  相似文献   

15.
政以才立,国以才兴。识才用才,从古至今被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更是在治国理政方面成绩显著,被朱熹称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的识才、育才选才,在今日看来仍有很好的启迪。第一招,慧眼识才,量力而用。范仲淹说"贤者在位,能者在政,可以医国救民。"一位名叫富弼的青年前来拜访,尽管言谈举止拘谨,但范仲淹赏识他的远大志向,就教导他博通经史,增广见闻,鼓励他参加科考,为国为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 "曾希圣‘左'后纠‘左'" 如何评价曾希圣其人?作为一个安徽籍的人,我的家人、亲友、儿时同学和众多的乡亲,在"大跃进"的"五风"中受尽了苦难,其中一些人在那场灾难中饿病而死,有的全家死光.每次回乡,亲友家人说起"1960年"的灾难,就要骂当时的错误政策,骂"五风",最后总要连上当时的省委领导曾希圣.  相似文献   

17.
正谈鲁迅的有文人,有亲人,有要人。但军人谈鲁迅的不多,张学良就是其中一个。那么,在张学良眼里,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鲁迅会骂人。1947年11月16日《大报》有一篇介绍张学良谈鲁迅的文章,说:张学良蛰居台湾之后居然大读《鲁迅全集》,红封面的20巨册的书,厚厚堆满了他的书桌。他一度几乎言必谈鲁迅。他和张治中谈到鲁迅,说道:"鲁迅的文笔的确辛辣之至,我也被他骂得好苦。"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对鲁迅的骂似乎并没有多少反感,反而有一种"入木三分骂也精"的享受和快感。  相似文献   

18.
曾晖 《廉政瞭望》2013,(3):20-21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甲感叹:"今天又挨领导骂了,心理不是滋味。"乙附和:"我也经常被领导骂,感受都是一样的。"丙补充:"只要受人领导,谁没领教过挨骂?不足为奇。"兄弟仨都说自己习以为常,但终究有一事不解——领导为什么爱骂人呢?该出口时就出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曾在《骂人的艺术》里写道:"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  相似文献   

19.
龚琳娜被称为"神曲女王",之前一首《忐忑》闯天下,新年伊始又唱红了《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等5首神作。虽然曲曲深入人心,但这并不能阻挡许多人的吐槽。回应吐槽:"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而改变"对于网友的各种吐槽和批评,龚琳娜心态淡定。她称自己经常会上网看评价,"有时候看到他们骂了,觉得骂得也挺有水平"。龚琳娜表示,"我们做音乐很认真,态度非常严谨,但又不是玩弄技巧,希望大家忘记技巧。我是这么  相似文献   

20.
从民谣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谣说起1992年的隆冬,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率一行人来到长江和汉水的冲积平原上。车到荆门,市委书记朱同炳在汇报工作时引用一段当地群众的顺口溜:"基层干部雄纠纠,只管种来不管收;农民群众气昂昂,又骂爹来又骂娘。"江泽民总书记听后微微一笑,但马上让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