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犹太人问题》中包含着马克思早期货币思想的源起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以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犹太性"问题,即货币的权力和异化。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货币思想内涵为:犹太精神与现代市民社会的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本属于犹太人的内在规定性,成为市民社会中的人的普遍规定性;犹太人与货币的关系成为检验、总结和体现现代社会的性质、功能的重要问题域;犹太精神只有在市民社会中才能达到自己的顶点,而市民社会只有在基督教世界中才能完成;现代民主制国家是对基督教异化逻辑的重演,以货币的形式再次完成人的自我异化;货币为主要异化形式的形态使传统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只有扬弃货币的权力和异化才能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2.
在《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一书中,黑格尔发展了关于现代社会的解释。在他的理论中,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对立占据着中心地位,而国家的出现则调和了这种对立。市民社会作为一种制度是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动力学,这种动力机制主要运行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对黑格尔而言,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构成现代社会的三重架构。与通常的研究不同,我们试图远离环绕在黑格尔哲学思想上的宏大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并着眼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制度,以《法哲学原理》的解读为中心,试图为黑格尔的思想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性解释。  相似文献   

3.
该书《附录》(季卫东《现代法治国的条件——昂格尔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介绍 :“昂格尔 1 949年出生于巴西 ,在美国留学期间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而引人瞩目 ,2 8岁便当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对于法学界、特别是中国读者来说 ,在昂格尔的所有著述中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最为重要。因为这本书从历史的演变和现代社会的转折两个层次上透视法律秩序和法学理论的本质 ,以极其明快的语言阐述了法在复杂社会中的地位 ,并为东西方法律体系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昂格尔在思考现代法治的形成时非常重视中国的历史教训 ,…  相似文献   

4.
“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我们以为,《资本论》为建立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提供了指导性线索。兹将研读后的思考略陈如下。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劳动从而雇佣劳动,处于从属、被剥削、被支配的地位;资本作为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范畴,是社会经济结构、体系的轴心。由于资本无非是资本剥削劳动的关系,所以恩格斯说:“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一部《资本论》,正是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作为轴  相似文献   

5.
一、诚信经济的建设需制度化要素配置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制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  相似文献   

6.
贺彦凤 《求索》2013,(1):58-60
《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它在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启蒙精神实际上是传统的古希腊的理性主义同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结合,从而产生的工具理性主义或技术理性主义,这种工具理性构成了现代工业社会的文化精神的主流。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精神或工具理性进行了批判,我们可以从《启蒙辩证法》中工具理性批判中得到启示,为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转型社会对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特殊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  相似文献   

8.
占美柏 《岭南学刊》2007,(4):100-103
社会救助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当今中国的社会救助在形式结构上虽初具规模,但救助绩效却不明显,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救贫帮困的职能。为了保障个体生存、维护社会安全、促进社会公平,正在制定中的《社会救助法》必须以平等救助、有效救助、多元救助为其原则指向,对当前的社会救助机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江胜尧 《理论月刊》2012,(1):163-16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被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标志着我国从"十二五"起进入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网络应用的普及给现代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网络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改变了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政治生态环境,使社会管理面临新的问题探求网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内在规律及其实践要求,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青年时尚”的界定“时尚”一词,可拆解为“时期”和“风尚”,从词语的层面可解释为“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77、1144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时尚,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时尚”有两个限定:一是现代社会的时尚,二是青年的时尚。现代社会的时尚,是大众化的、流行的、商业化的,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商业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它也往往是跨国度、跨地域、甚至跨人群的。青年的时尚,或曰“青年时尚”,是现代社会时尚的主角、代表和先锋,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侵权责任法》是一部专门性、技术性及思辨性很强的民事立法。基于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多元利益的复杂权衡和多种价值取向的艰难博弈中,《侵权责任法》吸纳最新学理研究成果并将现代立法技术发挥到极致。在确定了最终由社会生活现实所决定的法律优先保护利益(价值)选项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式的辩证思维智慧与机敏的平衡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 ,1994年 12月颁布实施的《监狱法》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刑事法律一体化要求各部门法应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具有相适应的规模、内容协调一致。而现行的《监狱法》存在着权威性、规范性和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文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 ,探讨了修改《监狱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运用刑法思维并按照刑法技术表述条文,符合现代法治理念,契合刑法思想,蕴涵着刑法理念,成为全面建成法治社会、法治政党的"精神支柱"。《条例》既主导整体布局,又是技术细节参考标准;既在行文技术方面模仿刑法,又在理念和整体布局谋篇方面契合刑法理念;既是刑法技术的化身,又是刑法理念的升华,将刑法规则运用于条例的具体规则,完全是刑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是刑法的技术补充和继续发展,又要求比刑法标准更高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论公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是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公安高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为公安工作培养后备军、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公安工作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本文拟就公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现代意义“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界定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由此可见,人文是一种文化。人文…  相似文献   

16.
学术前沿     
<正>社会公正是凝聚全体人民的关键所在2014年9月22日《学习日报》上发表了《社会公正是凝聚全体人民的关键所在——访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吴忠民认为,所谓社会公正,就是给每个人他所"应得"。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社会公正。首先,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  相似文献   

17.
论老龄化时代的社会性别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意识是国际社会兴起的一种现代意识,已经纳入联合国的人类发展统计指标,纳入国际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许多国家的公共政策和立法之中,成为衡量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依据之一。性别与发展理论诞生在2 0世纪80年代国际发展方式的变革时代,这种变革的核心是发展由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转变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其中性别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2 0 0 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根据我国妇女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2 0 0 1~2 0 1 0年的可持续发展,《纲要》确定了6个优先发展领域,即妇女与经济、妇女…  相似文献   

18.
林建华 《新东方》2004,(7):21-26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学贯中西的启蒙思想家,“是认真地、紧密地、持久地把自己与西方思想关联在一起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严复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天演论》的译者有关。因为他翻译了《天演论》,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也因为他是《天演论》的译者,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贡献往往被人忘却。人们谈论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12)
李达是我国五四时期大规模传播唯物史观的先进知识分子。他的著作《现代社会学》对唯物史观进行总体概括,赋予唯物史观崭新的内容,有力地推进了唯物史观的中国化;《社会学大纲》从实践唯物论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唯物论的提出、确立、实践地位等角度出发理解唯物史观,阐释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论著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公正思想。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之中,都渗透着他对于社会公正的看法。 一 公正,又称“公道”、“公平”或“正义”。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公正看作社会进步的目标、理想,以及人的行为的准则、规范。在我国,《管子·形势解》写道:“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战国策·秦一》认为:“商君治秦,法令而行,公平无私”。都把“公正”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