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奠定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分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发现并科学地揭示这个规律,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坚决贯彻。经济体制改革的程度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度,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是当前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邓小平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 ,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不但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业本身 ,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政治权力,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对政治权力配置的调整优化。一方面,在政治体系内部,实现权力之间良好的分工合作与有效制约。另一方面,在政治权力体系外部,实现政治权力与市场机制、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政治权力下行分散的演变逻辑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依据并为其提供方向性指导。政治权力的配置形式,集权、分权、授权、还权则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改革是否成功,改革主要是变革体制。邓小平是改革的首倡者和总设计师,江泽民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关键人物,两人的体制改革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在他们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日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特别注重改革的速度、时机、条件、措施和方案等的选择,因此渐进性是其一以贯之的特征。这一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探索试验是渐进改革的背景。社会主义改革本身就是一场试验,政治体制改革更具有特殊的困难性。二、政治稳定是渐进改革的基础。三、经济发展是渐进改革的条件。四、过渡转化是渐进改革的途径。我国的选举制度建设、领导干部任期制和退休制建设都是通过过渡转化的途径进行的。渐进改革是符合我国情的选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7.
8.
邓小平在探索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方式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是一些具体制度和体制的改革问题.文章从小平改革思想的历史轨迹着眼,对小平有关具体制度和体制改革的意义、性质、目的和艰巨性;改革的方法论;改革的内容等进行较深入研究和概括.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准备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主要特点,即求实性、革命性、科学性等内在特征出发,阐释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这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推进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智安  胡丹 《理论前沿》2004,(15):32-34
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集中、形象地体现为“四论”,即“猫论”、“小康生活论”、“摸论”、“不争论”。“四论”是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富特色的思想成果。虽源发于农村改革实践,却指导并推动着城乡改革的全部进程。“四论”的成就和历史贡献是:1.尊重群众意愿的“猫论”,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村改革思想。建国初,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成功做法,在全国兴起土地改革运动,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1—1954年,又适时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将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11.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复杂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革命胆略在政治体制问题上突破禁区,更新观念,阐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根本目标及改革的原则和方法等。这是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杰出理论贡献,它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巴黎公社以其民主原则和公仆原则真正彻底的实现了人民主权。无论从权力的来源、本质还是从权力的运行、归宿来看,人民当家做主都是巴黎公社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巴黎公社政治体制体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越性。它在民主集中中实现权力制衡,服务型责任政府代替了旧式官僚政府,社会公共空间有效运行,社会自由充分保障,社会自治全面实现,社会契约真正履行,协商民主包容各党派。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先驱,巴黎公社的政治实践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坚持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他的民主法制思想不仅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内容,还为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在新时期的政治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这一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其理论体系中已包括了丰富的政治文明思想。其政治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民主政治是目标,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提高政治意识、政治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他认为我国政治建设不是自发的,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中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建设的经验。解读他的政治文明思想,对我国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会滞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改革要求 ,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 ,我们首先要立足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主要包括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解决政治腐败 ;加强舆论监督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其次要从人民群众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出发 ,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 ,主要包括 :改革选举制度 ;保障个人权利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7.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是政治支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在公民社会的出现、全球化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步入正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始终如一的,但在实践推进中,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的认识则是不断发展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执政的要求,并明确地将推荐重要干部作为依法执政的一个基本环节,可以说是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在认识上的深化.实现党依法执政,是最终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但首先在推荐重要干部这个基本环节上,还确实存在许多缺陷,需要在相关的法律制度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苏联共产党执政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已到晚年,列宁依然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从列宁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背景入手,深入分析和阐述了列宁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列宁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的积极的评价,希望以此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些许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