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原捷克斯洛伐克是人杰地灵之国,早在中世纪其文化、科技等方面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945年国民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6位,举世瞩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人民对现状不满,强烈要求改革,走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2.
"七七宪章"运动是前捷克斯洛伐克一些知识分子在救助被政府审判的音乐人的过程中发起产生的,但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则是捷政府的"正常化"政策造成的社会矛盾以及70年代国际环境的影响.从1977年到80年代中期,"七七宪章"运动主要表现为"持不同政见者"活动;80年代中期以后.其成员发展成为政府的"反对派"."七七宪章"运动成员的"人权"和"地下文化"活动削弱了捷政府的合法性基础.最终造成捷共政府的垮台并促成了新制度的形成.但在转轨之后.由于其成员对新制度不赞同,因而其政治影响力逐渐衰弱.  相似文献   

3.
1968年8月,苏联等五国出兵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迄今为止,人们对苏捷两国领导人在这期间的会谈的具体情况所知甚少,对保加利亚,民德、波兰、匈牙利领导人的态度也不很了解。这次会议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次会议的记录是今年年初在华沙发现的五个绝密副本之一,由波兰方面移交给捷克。发表在捷《Lidove noving》上,后转译在苏联《新时代》周刊英文版第8期上。现译出来,供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今日捷克     
1989年11月捷发生剧变时,我恰好在布拉格,亲眼目睹了执政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反对派"公民论坛"的频频逼迫下交出政权的经过.从剧变后十多年的情况看,捷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体制转型基本结束,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开始运行,多元政治体制大体纳入正常轨道.1998年我重返捷工作,给了我一次更加深入了解捷克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6.
从1989年政局剧变至今,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直接继承党,是中东欧国家中唯一不改名换姓和保留马克思列宁主义特点的政党。近30年来,它没有在捷克的政治舞台上衰落,一直是议会党,是两大左翼政党之一。2018年7月,该党通过对少数派政府的支持,结束了长达28年的反对党身份,获得剧变以来最大程度参政的历史机遇。捷摩共是欧盟成员国中实力和影响力不断走强的共产党。它在捷克政党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是历史原因、现实发展、政治环境和应对策略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南方朔 《南风窗》2014,(9):92-92
<正>我们不要以为道德只是实话,在有些时候,对别人慷慨所散发出来的力量,反而可以突破一切障碍,获得集体的救赎。二战后的现代国家里,德国、韩国也是分裂国家,但这两国人民的关系为什么和其他分裂国家如此不同?当初东西德冷战对立,西德总理勃兰德(Willy Brandt)硬是冒犯美国而采取对东德和平交往的"东进政策"。在东西德交往的过程中,西德表现出相当动人的同胞感。例如西德富裕,西德遂找了各种理由帮助东德,例如西德人到东德,用到东德的道路,西德即给了很大一笔钱补助东德的道路。更特别  相似文献   

8.
中东欧社会民主党执政、参政情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国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冷战时期的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二战”后与苏联一起形成“东方阵营”的8个国家。1989年剧变后,民主德国已并入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已分裂为5个国家,形成12个主权国家。从国家性质来看,这12个国家都抛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相似文献   

9.
捷共重新崛起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即捷克和斯洛伐克3/4世纪的婚姻结束后7年以来,两国一起在深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中挣扎.在斯洛伐克,作为拒绝经济紧缩政策的牺牲品,弗拉基米尔@麦恰尔先生的继承者们的脆弱联盟由之受益的宽限状态已经结束.在捷克,共产党的重新崛起表明,社会民主党和保守党今后要共同实施管理的转变日渐被人们否定.  相似文献   

10.
《非苏联模式思潮研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以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人民民主国家都面临着"在适合于各国的情况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三国的改革领导者、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形成一股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思潮.它们是当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近公布的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东德和匈牙利)的档案表明,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的最初几个月,贝利亚在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进行苏联国内改革的同时,积极强力地授意并推动东欧国家进行了局部的经济改革,匈牙利便是早期推行"新方针"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苏共党内的权力斗争与在苏联授意和推动下的东欧国家的早期改革进程紧密相连,因而匈牙利的改革势必受到来自于苏共党内权力斗争势力消长的不断影响。由于贝利亚的垮台和马林科夫的失败而造成的匈牙利国内改革派在国内斗争中的失利直接影响到了匈牙利国家早期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西德)和美国在共同抗苏的基础上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两国关系是不平等的主从合作关系,西德扮演的是“伙计”的角色。进入60年代,德美关系起了变化。这种变化对西德来说是痛苦的。一方面是美国不顾西德的利益寻求同苏联合作;另一方面西德与苏联关系的僵局还没打开,而对美国的背弃又无可奈何。西德对外政策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关头。决定和影响这一时期德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是以下三种因素:国际形势、实力对比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3.
捷克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成立于1878年的奥匈帝国时期,二战后与捷共合并,捷剧变后得以恢复重建,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在野党,并于1998年上台执政,2002年蝉联执政.该党的基本政策以西欧社民党政策为准绳,主张建立"以社会福利和环保为导向的社会市场经济",反对完全由市场解决问题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目前,捷克社民党已连续执政七年多,是中东欧国家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左翼党.然而,从去年起社民党支持率一路走低,在总统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及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如今该党由第一大党跌落至如今民众拥护率仅排行第三,其发展变化及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即所谓"布拉格之春")20周年来到了。如何认识这次事件的主流和性质,不论在捷克人中,还是在国际共运中,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研究社会运动,就要善于分析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我们认识"布拉格之春"当然也应该循此途径。本文试图从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研究捷克斯洛伐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2009,(10):23-24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目睹了东欧剧变在前民主德国上演的惊人一幕,一直以来作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标志的柏林墙被推倒了,大量东德人涌入西德。从当年的东欧剧变再到后来的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时至今日,20年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6.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提出的外交政策新思维,不仅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震动,而且也带来联邦德国同苏联关系的显著变化。曾几何时,由于西德政府不顾苏联再三反对,坚持在西德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引起苏联方面的强烈反应;又由于科尔总理失言,把苏联领导人某些作为同纳粹分子戈培尔相比,使苏联几乎中断了两国间全部官方交往。而自1987年以来,两国关系明显地出现拼弃前嫌、着眼未来、加强实际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也异常频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西德总统对莫斯科的访问和今年1月苏联外长对波恩的访问。在新近这次访问中,两国不仅一致表示要赋予两国关系以"新的质量",而且还在两国外长和负责官员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西德来说只同少数友好国家才有的定期政治磋商制度。两国还延长了双边经济合作协定,使其有效期延伸到21世纪。苏联外长表示,要用"新思维"对两国过去的交往作出"新的解释",西德外长也强调,  相似文献   

17.
每到12月8日,全世界(当然主要是欧美)各地会以不同的方式纪念甲壳虫乐队主创约翰·列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有一堵墙成了东欧青年举行纪念仪式的阵地.1980年开始,年轻的艺术家们陆续在这堵墙上涂鸦作画.在纪念列侬的同时,表达自己对GCD专制统治的不满,和对爱、自由与和平的渴望.这堵墙目睹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wiki)最后的极权岁月,经历了捷克天鹅绒革命和东欧剧变,风证了捷克共和国(wiki)的独立和新生.  相似文献   

18.
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各自作了努力的探索,形成一股较为重要而富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9.
远方 《当代世界》2014,(2):65-66
<正>2013年10月,捷克举行议会提前选举,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获得14.9%的选票,在众议院获得33席(共200席),位列第三。捷摩共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沿用共产党名称、保持老党框架并在捷克独立后历次大选中进入议会的政党。剧变以来,捷摩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党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并通过艰苦不懈的斗争和细致扎实的工作,积极宣传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欧洲化"一词在有关欧盟文献中频频出现,学界用欧洲化指代欧盟政策与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探讨斯洛伐克政党的欧洲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欧盟成为影响斯洛伐克政治最重要的外部行为体,从政党竞争模式以及各主要政党对欧盟的态度两方面来看,欧盟对斯洛伐克的政党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欧盟的影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斯洛伐克政党的欧洲化进程取决于欧盟与斯洛伐克国内政治诸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