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后中央提出的新课题,它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是一个全新的目标。在欠发达的陇西县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认为应按照难点抓农民增收、基点抓条件改善、重点抓素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和要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程吹响了起步号角。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否开好头,起好步, 打牢基础,至关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城多协调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提出的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也是当前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思路、总要求、总抓手。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三者之间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战略思路,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战略的具体化。今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形成良好的开局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在认识上消除思想误区,在工作上抓住建设重点,在行动上形成整体合力,确保新农村建设形成良好开局,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由来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马晓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思路的形成,发韧于中共十六大。十六大上,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放在了“五个统筹”之首;一年后,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中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统筹城乡”、“两个趋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者之间,有非常明晰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是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总体上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认知的共同行动,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真抓实干,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方针,也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担负和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上下齐心,共同为之奋斗。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  相似文献   

7.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的认识。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题,就是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  相似文献   

8.
我们竹溪县委在认真总结前些年抓思想作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作出了《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决议》,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切实在六个方面带好头: (一)、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上带好头。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分年度制定学习计划,每月布置学习专题,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县委中心学习小组每月集中学习3天,内容是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方法是学习讨论、中心发言、重点辅导;目的是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 (二)、建立健全制度,在执行制度上带好头。县委在1994年3月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制度和规定》,内容包括会议制度、文件处理制度、公务活动制度、请销假制度、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选拔任用干部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督办制度、保密制度、工作协调制度、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度和廉洁自律的规定。有了制度,有章可循,强化了县委成员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规定,使县委一班人基本做到了勤政廉政、求真务实、高效有序的工作,广大干部群众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大家知道,上世纪50年代我们就提出过“新农村”的概念。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新农村呢?一、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我们党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提出要建设新农村。需要说明的是,过去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下面进行的,体现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反映的是城乡差别。50多年过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几十年来,我们在农村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要求,从当地实际出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批批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屹立在华夏大地上。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历史的、长期的、艰巨的。我们…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要在“新”字上下功夫第一,农村要“新”。要因  相似文献   

12.
李仕波 《世纪桥》2006,(5):28-30
一、序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它将战略思路、战略取向进一步具体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因此,现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为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贡献。对于我们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农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战略思想方针,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多次提过,但是由于条件不成熟和其它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体现了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构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途径。内蒙古城乡差距扩大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层面上,还体现在社会发展层面上。为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强建设新农村的实力;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推力;发挥市带县的作用,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拉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两度提出:上世纪50年代就提过“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相隔半个世纪,我们党运用同一概念来标明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十分罕见的,这也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是其他词汇所难以替代的。新的世纪,在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又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之后,经过对解决“三农”问题多年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既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为加强“三农”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理论贡献,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9.
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为在农村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背景,赋予了新的内容,也为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如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搞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现实考虑,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将成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个字”,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四句话”的目标要求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体现了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构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