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亮明  周亚军 《前进》2013,(7):9-12
改革风吹万木春,文化山西气象新。 近年来,山西坚定不移地以文化体制改革开路,勇于探索、放胆创新,文化战线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喜人景象。文化三晋、美丽山西正以崭新的姿态昭告世界:  相似文献   

2.
冯锦彩 《前进》2013,(7):13-14
以“文化三晋、美丽山西”为主题的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山西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的一次盛会,是古老三晋:迂化绽放时代光辉的一次检阅,对提高我省区域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促进山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跨越关键时期、促进文化发展已构成实现转型跨越发展重要途径实践进程中的山西,文博会提供的载体与平台,对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就具有了更为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国光 《今日山西》2004,(11):23-27
中华文化,灿若星辰;三晋文明,辉煌绚丽。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山西,仅以晋中为例,不仅有称雄商界、富甲天下的晋商和令人神弛心撼的晋商大院;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平遥;更有富有地域特色和独具神韵的晋商文化。面对浩若烟海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将丰富的资源转化为三晋重新崛起的原动力?如何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将之发扬光大,为我所用?如何在展示文化历程、汇聚发展力量的同时,让金子闪光,让璧玉生辉?振兴三晋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1997年12月3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列…  相似文献   

4.
王蕾 《前进》2013,(3):34-36
“信义、坚韧、创新、图强”,山西精神蕴涵着山西的神韵和魂魄,是对全省人民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体现了三晋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为传统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又是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最需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申维辰 《前进》2005,(5):4-5
编辑出版《山西文学大系》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它的出版是我省出版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省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对于展示华夏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山西在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以晋南、豫西为代表的晋及三晋地域是中华本土孕育的文明中少有的没有发生文明断裂和失落现象的区域。我们可以从古史中关于尧、舜、禹的传说追溯到距今4-5千年的陶寺文化、一万年的柿子滩文化和13万年前的"丁村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和山西经济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宜瑞 《前进》2002,(5):26-27
历史上的山西,表里山河,人杰地灵。曾出过许多帝王(例如炎帝、黄帝、尧、舜、禹、刘渊、武则天)、名将(例如关羽、卫青、杨家将)、诗人(例如王维、王勃、白居易)、文豪(例如柳宗元、司马光、傅山、罗贯中),也曾是中国最富的省份,晋商在明清两代十大商帮中独领风骚,曾左右中国的经济命脉。上海知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千里迢迢来到山西,对山西商人的历史遗存作了一番实地考察后,讲了这样一段话:“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山西看成是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像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一直到五、六十年代,山西的经济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回首气势磅礴的三晋雄文,历史悠久的三晋诗画,以五台山、恒山为首的佛道教文化,渊源深厚的三晋戏曲,博大精深的三晋古建筑……山西有着浑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晋文化,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历史上发生在三晋大地的全部具有文化蕴涵的事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考古学和历史文化学的交叉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晋文化孕育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西周初年,形成于叔虞封唐,兴旺于春秋战国500年间,延续并发展于秦汉以来,辉煌于近现代,贯穿于生机勃发、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之中。晋文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其一,远古性。180多万年前左右,山西芮城西侯度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的文化痕迹,原始人在山西留有三百多处遗址。其二,元始性。史书有关“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是五帝时…  相似文献   

8.
黄丽 《今日山西》2004,(12):15-18
于12月10日在京结束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引领首都观众一步步感知了华夏文明,感知了厚重山西的今与昔。敏锐的北京人发现,这次山西人的成功首先在于山西人的自信,在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传统文化绝对是世界文化银河中最灿烂的星辰,山西的传统文化让所有的山西人充满了自信。它是绝美的,它有足够强大的光芒令世界动容。《华夏文明看山西》追求的正是这种既有自己深厚根底又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的文化。从内容选择上,观众可以看出对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走进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那一幅…  相似文献   

9.
《前进》2020,(1):F0004-F0004
山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尧都临汾市。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立足三晋大地,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6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山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盛夏8月,灼热的三晋大地,开敞着胸怀,迎来了台湾“三晋文化研习营”的50多位中青年学者和教授。他们从8月5日至15日,在山西的忻州、太原、临汾等地市进行了为期11天的研讨参访活动。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地带,因位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领土,故简称“晋”,并沿革至今,“三晋”为泛称。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开始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辖今山西全境。1369年4月(明朝洪武二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正式称“山西省”,相沿至今。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源远流长的山西历史。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三晋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可上溯至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但三晋文化真正形成体系是在西周初年叔虞封唐,建立晋国之后,尤其是春秋末年魏、韩、赵“三家分晋”时期。晋国文化是三晋文化体系的初级形态,三晋国家文化则是三晋文化达到高度成熟的形态。三晋文化具有完备的体系和极其丰富的内容,其最重要、最本质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二是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思想文化传统造就了三晋文化多方面的优势。山西是中国北方戏…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于2003年9月27日至10月7日、10月23日至11月3日分别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隆重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圆满成功。《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协办的一次大型画展。画展是继去年成功推出“华夏文明看山西”大型文化旅游展后,我省全力打造“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本次画展共选取140余位山西籍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原型,邀请“.当今国画界百余位知名的人物画家参与了创作。画展分《文明…  相似文献   

14.
巨文辉 《前进》2003,(6):41-41
文化的产业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挑战,中国入世带来的对文化事业的冲击,要求文化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随着山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文化消费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上山西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山西文化的产业化成为可能。山西必须下大力气,在新的世纪,将传统文化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目前,国内外文化产品的大量进入,既繁荣了山西文化市场,也反映了山西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机制相对滞后。尽管山西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着力点放到…  相似文献   

15.
韩玉峰 《前进》2005,(5):51-53
一由省委宣传部主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维辰主编,山西大学文学院承担编注的《山西文学大系》,经过4年多的努力,溶注了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最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作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文库"的首部重头作品--《山西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是弘扬山西优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中国中部一个计划经 济色彩浓厚的不发达省份,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省份,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以独特的、现代的方式向世界亮相。2000年12月31日9点30分,山西有线电视台直播大厅内灯火通明,气氛热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乡情万里-线连-与海内外山西人共同迎接新世纪”大型网络对话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山西之窗”和山西电信“三晋热线”开通网上虚拟会见室,实施现场节目的网上直播和网上对话,山西有线电视台同时向300万观众进行电视直播。 两位年轻的主持人开场道出了…  相似文献   

17.
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侯伍杰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从先秦到唐宋至明清,上下三千年,三晋文化源远流长,三晋大地人才荟萃,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文化优势。山西又是老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苗春 《今日山西》2004,(12):13-14
12月3日至10日,京城劲刮晋风。山西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在首都引发了较大反响。3台原创性演出,包括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和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共演出13场,迎来观众18000多人次;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和平遥国际摄 影大赛摄影精品展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7天,参观者也突破了万人;艺术周期间有关“赵树理文学奖”的一些奖项将由山西面向全国评奖的消息,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这项着眼于华夏文明的底蕴,试图用现代的理念、市场化的操作办法打造文化品牌的活动,集中展示了…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山西论坛8月5日至6日在山西朔州举行。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申维辰出席开幕式,代表省委、省政府致欢迎词。由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朔州市委、市政府、山西得一文化产业集团承办的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山西论坛,是文化部支持的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坛,两年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年会第一次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之外召开,第一次由山西省这样欠发达的地区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次组团参加论坛。来自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各高等院校教授,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地文化产业集团企业家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等近200人参加本届论坛。专家学者们紧紧围绕全球化对比下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主题,就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及相关理论、政策、案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其中24位代表结合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特别是针对山西文化资  相似文献   

20.
张华龙 《前进》2012,(4):33-34
人民军事工业文化(简称军工文化)是山西文化的特色及组成。人民军事工业诞生于太行、壮大于抗日、发展于建国,80多年来,山西国防科技工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凝炼、积淀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先进文化,在历久弥新的山西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山西军工这支技术强、装备优、素质高、作风硬的产业大军,大力弘扬和建设军工文化,对于服务和助推山西文化强省战略,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