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战场上的节节失利和政经形势的日益恶化,1948年底,国民党开始其撤退到台湾的行动.12月10日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1949年3月12日发行《中央日报》“台湾版”,同年5月20日由陈诚发布“全省戒严令”.8月1日在草山设立“总裁办公室”,12月7日宣布正式迁台.在此期间,两百多万国民党军队和其他人员涌入台湾,台湾成为国民党苟延残喘的据点.1952年10月,蒋介石的《反共抗俄基本论》在国民党七大上获得通过,“反共抗俄”,“反共复国”正式成为国民党“思想言论遵循准则”和基本政治路线.这一切,完全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格局和地位,同时,也附带地改变了台湾的文坛格局.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经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其中几个主要节点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大陆持续改革开放是两岸经济合作的基础,也是推动未来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节点一:敌对的两岸关系导致两岸经贸中断1949年5月,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颁布"戒严令"和"惩治叛乱条例",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时起在台湾省全境(含台湾本岛、澎湖群岛及  相似文献   

3.
安东 《台声》2010,(1):86-96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从国民党政权迁台业已60年。一甲子的光阴,两岸都走过了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道路。从1949年至2009年,60年中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安东 《台声》2010,(7):86-96
七月一日 1958年7月1日,李万居、郭国基、高玉树等无党籍人士申请成立“中国地方自治研究会”遭驳回。 1950年,国民党当局颁布“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翌年成立台湾省临时议会,各县市长也由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5.
夏珍 《台声》2014,(7):57-57
<正>台湾于清光绪年间因清廷战败而被割让给日本,岛民起而反抗,牺牲惨烈。厥后几十载,我中华民族抗日风起,终获胜利,台湾复归中华。却奈何,此后又逢国共内战,国民党迁台后一片"白色"笼罩宝岛,致两岸隔绝数十载。而今,台湾岛内从"戒严"到"解严";海峡两岸也从对峙走向和平发展。回顾这段近代史实,昔日曾经遭受日本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6.
1949年退踞台湾后,蒋介石在反思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垮台,以及在政治、经济、教育和外交等方面的全方位失帔时,认识到统治失败的关键在于国民党奉身的失败,因此,1950年7月22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召开临时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并于8月成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开展国民党改造运动。其内容包括:一、重新确立国民党“革  相似文献   

7.
台湾公司法(指国民党迁台后所颁行的公司法)沿革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时所制颁的公。司法。现行实施的是1983年修订颁布的,共449条,实际上有28条已被删除。国民党在大陆时所制颁的公司法(为示区别,以下称国民党公司法),则承继于清末拟订的有关民商法律草案。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当时的法律馆在考察西方国家立法例的基础上,先后拟订了民律草案与商律草案。次年,选取商律草案中的有关内容,匆匆订了商人通例9条和公司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5):78-81
浙江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浙台两地不论在民情风俗上,还是在交通往来上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曾有记载,4000多年前,即有浙江先民渡海到台湾开垦:到近代,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浙江省也是去台人员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年,浙江省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省份之一,累计组织赴台旅游已达10余万人次。如今,  相似文献   

9.
1987年初,在关心台湾人士的集会上,大家认为,“对今日台湾所作的最大胆预测,似乎成为最现实的预测”。这是因为台湾自1986年春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接连不断地发生一系列事件:1986年5月初,国民党主席兼“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指示与党外势力“沟通(时话)”(承认反对势力);9月份党外势力向戒严令发起正面挑战,在全岛连续举行街头示威游行;9月28日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强行成立;10月蒋经国和国民党作出取消“戒严令”和开放党禁的决定;12月,在史无前例的复数政党选举中民进党取得大进步决定开放“报禁”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28日,是台湾工二八起义53周年的日子。二二八起义,又被称为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27日晚,“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查缉员及警察大队警察在台北行凶,把烟贩林江迈妇人打得头破血流,引起围观民众愤怒,台湾现代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二二八起义以此为导火索爆发了。2月28日起,大批民众罢工、罢课、罢市,进而爆发大规模武装起义,全岛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力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局面。台湾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队镇压,三万多民众惨遭杀戮。3月13日,起义失败。二二八事件后,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长期戒严,官方民…  相似文献   

11.
书讯     
《台声》2015,(22)
<正>《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有大悲痛,有大欢喜,1900年至今,一年一年,细说台湾这些年来的筚路蓝缕和欢喜哀愁。一件件改变台湾的大事,结成一幅流动的百年台湾历史长卷——日本殖民、台湾光复、"二二八"、国民党迁台、金门炮战、美丽岛事件、大陆探亲、汪辜会谈、"保钓"、民进党成立、开放党禁、蓝绿分野、两岸三通……  相似文献   

12.
卢成池 《台声》2013,(2):70-73
1895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以一纸《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同胞“义不臣倭”,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全岛性惨烈的反割台斗争。5月25日,台北宣告成立抗日临时地方政权“台湾民主国”。6月上句台北失陷后,战事主要在台湾中南部展开。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崩盘式的失败和丧失政权,是国民党改造的起因。国民党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在四年后重新夺回执政地位。“黑金政治”、“威权体制”、“隐性台独”是国民党沉疴日久的积重;“政治资源”流失、党内派系分裂和政治版图重组使国民党进一步面临失重。国民党改造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其再出发路程异常艰难。改造绩效取决于未来四年三大选举的结果和国民党对台湾新政治生态的应变。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于1928年12月在大陆成立,1949年随国民党政权迁台,1961年7月1日在台湾正式复业。复业本身,不光是重新开张恢复对外营业,而是标志着银行职权上的急剧变化。复业的前后,反映着台湾不同的经济背景。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台湾当局选择了走内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根据这种内向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台湾“中央银行”通过委托代管、代办等办法间接地调节金融。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台湾当局为了适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0,(5)
<正> 浙江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浙台两地不论在民情风俗上,还是在交通往来上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曾有记载,4000多年前,即有浙江先民渡海到台湾开垦;到近代,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浙江省也是去台人员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些年,浙江省作为首批开放台湾游的省份之一,累计组织赴台旅游已达10余万人次。如今,随着杭州直航台湾的  相似文献   

16.
李家泉 《台声》2000,(5):10-11
2000年3月18日 ,这对国民党来说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日子。在一心分裂中国的“民粹主义”者李登辉的领导下 ,终于在这一天输掉了国民党在台湾维持了55年的政权。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 ,李登辉“12年的风华光灿 ,竟于这一天的傍晚 ,与夕阳一起落了山。”迫于国民党内外民众的巨大压力 ,李登辉不得不于3月24日上午黯然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李登辉倒行逆施“自食苦果”李登辉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 ,他会有今天的下场。遥想主政台湾期间 ,呼风唤雨 ,何等威武。党政军警大权 ,一人独揽 ,民主其表 ,独裁其里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 ,手…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打着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张"台湾住民自决"旗号的各股"党外"势力,在台湾组成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打破了国民党长期"一党专制"的局面,并在2000年一举取得岛内政权,开始了长达8年的执政  相似文献   

18.
主要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几位青年研究人员编写的《今日台湾100问》,已于1988年5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汇集并解答了100多个人们普遍关心的今日台湾各方面问题,如:台湾经济是怎样“起飞”的?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何在?“美援”对台湾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台湾农村有没有地主?第一次“土改”后为什么又提出第二次“土改”?台湾为什么会有75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新台币升值的原因何在?为什么台湾当局既宣布解除“戒严令”,又提出“国安法”,二者有什么不同?国民党对大陆采取哪些政策?“台独”的主要论调是什么?在台湾有没有市场?台湾还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19.
根据李鹏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戒严令,为迅速制止社会动乱,维护首都正常的工作、生产、教学、科研、社会生活秩序,北京市人民政府特发布此令:一、自1989年5月20日10时起对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石景山区、海淀区、丰台区、朝阳区实行戒严;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1月至12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共展出闽台族谱100多部,其中从福建带去的有50多部册。族谱记载了各姓家族迁台的人数和相关史料。展览期间,连战仔细观看了从漳州带去的《连氏族谱》后说:"我的祖先是从漳州迁台的,那个地方叫马崎,到我为止,已经第九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