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必扬 《群众》2007,(11):25-2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专门阐述社会建设问题,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我们要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田喜荣 《前进》2008,(1):33-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近年来,朔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的责任,带着感情抓民生,在利民惠民上见实效,让全市人民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有力地推动了和谐朔州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问题。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对社会建设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理论探索,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他认为,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理念,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社会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实现"五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河北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个人劳动能力不同以及社会体制本身不健全造成的。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体制变革之中,新旧体制交替使一些社会矛盾突出,此时,更需要注重民生建设,稳定社会。这是社会发展中不能回避,  相似文献   

7.
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监督,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8.
魏民 《前进》2012,(1):47-48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这是社会管理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近两年来,我区在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础上,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区情实际,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潘学萍 《前沿》2008,(5):159-161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如果不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样得到很好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造福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处理不当会影响社会稳定.随着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更加突出,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余永庆 《前沿》2013,(14):25-26
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建设,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重点,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探索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必须重点发展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宁健 《桂海论丛》2011,27(3):100-103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西南部接壤越南连东盟,是以壮族为主体,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聚集的自治区。在社会转型时期,广西社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使得民生问题十分复杂,要深入分析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路径,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其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党的十八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这一目标和要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马黎 《创造》2007,(5):108-111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还是温家宝总理的多次讲话或工作报告中,近年来一直是重心所在。人民群众从中听出了亲切、听出了诚挚、听出了责任、听出了承诺……  相似文献   

17.
吴洪彪 《群众》2012,(11):62-63
民政工作服务民生、连接民心。民政工作做好了,得益的是百姓、推进的是和谐。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增进民生幸福、创新社会管理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杨述明 《政策》2008,(9):46-47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襄樊市樊城区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城区之一。版图面积近600平方公里,辖2个镇、8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其中城市社区66个,常住人口80多万,流动人口10多万。近年来,樊城区把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握社区居民“求业、求医、求助、求便、求乐、求知、求安、求美”等各种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建设水平。实现社区建设成果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平时工作中能否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的执政基础坚固与否。组织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关注民生”的干部队伍,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逐渐从探索走向实践,国防生干部逐渐成为部队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一个由国防生组成的新型人才方阵,正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初露端倪。如何用好这支队伍.已经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