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正>本刊讯11月16日,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上海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学术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由上海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俞秀松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  相似文献   

2.
自1920年春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知阶层集聚于老渔阳里2号,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阶级动员、人才培养、组织创建、筹备成立大会、初期发展等项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期,老渔阳里2号因其在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作用,被确定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二馆。但由于各种原因,几年后被关闭。2018年10月,老渔阳里2号整治工程启动,将恢复其革命历史纪念地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改造落成暨上海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主题活动于4月29日举行。市委副书记尹弘与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共同为渔阳里改造纪念雕塑揭幕,并出席上海青年讲师团"微团课"发布活动。市委副秘书长燕爽、团市委  相似文献   

4.
夕岩 《新湘评论》2020,(7):55-56
李启汉,原名李森,又名志生,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一个贫农家庭。1920年春,他受毛泽东指点到了上海,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住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李启汉经常去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新青年》编辑部,先后认识了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先是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着又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相似文献   

5.
在风雨飘摇的20世纪20年代,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渔阳里成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其中,渔阳里2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诞生的整个过程。这里是多种进步刊物的创办地,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组织地,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创建地,中共一大召开的筹划地,中国共产党中央局的办公地,在中共党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1920年2月19日(除夕),寒冷的北风,不时侵袭着上海。在北京被警方追捕的陈独秀,经李大钊秘密护送至天津,乘船悄然来到了上海,住进了不显眼的惠中旅社。不久,搬到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居住。 老渔阳里2号,是一幢一楼一底普通的石库门房子,原来是安徽都督柏文蔚居住,人称“柏公馆”。柏文  相似文献   

7.
据民国时期老报纸《铁报》的一篇文章记述,有一个叫"杨松白"的旅俄华侨于1920年随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在上海渔阳里6号创办外国语学社,作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社会工作的主要活动场所。比照其他史料可知,杨松白就是建党时期的重要人物杨明斋,"杨松白"是为杨明斋的别名。  相似文献   

8.
1920年初.陈独秀为筹备在上海出版《新青年》,曾约陈望道、李汉俊、李达和茅盾等人。到其位于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的寓所谈话。茅盾后来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会见陈独秀。  相似文献   

9.
中共东京支部是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开展海外革命活动,选派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发起人之一的施存统在日本东京创建的旅日早期党组织。从近年来日本馆藏档案解密资料来看,日本政府给留日学生中的社会主义者打上了"过激派中国人"的标签,并对他们进行秘密跟踪监视,施存统就是被重点监视的对象。作为中共东京支部的创始人,施存统与上海渔阳里"秘密组织"有着特殊关系,基于这一原因,他时常受到日本警察的骚扰,在这种境况下,仍然带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论,通过在留日学生中发展党员壮大革命队伍,加强与上海党组织的合作,促成日本共产主义者参加"远东大会",为中共东京支部的创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肖舟 《党史文汇》2002,(4):18-20
1920年8月,设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的"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这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出版的一本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它的出版,对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推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1.
从1920年春陈独秀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酝酿建党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树德里望志路106号召开,宣告中共正式成立,中共建党活动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围绕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这一方圆不过一公里之遥的里弄街区铺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上海复兴公园街区作为革命阵地,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机缘,与这一街区的区位环境、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思想认识及其与国民党人的关系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在老渔阳里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与在树德里宣告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是不同的组织形态,但一脉相承。在推动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从孕育走向诞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推动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促进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奠定重要基础,使党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9):F0002-F0002
最早的中共中央局机关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渔阳里)2号。曾是原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1920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便寓居于此,移沪后的《新青年》编辑部也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青年》杂志与中国共产党相生相起,成为孕育我们党诞生的秘密摇篮。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曾经的老渔阳里,这看似不起眼的石库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也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创办了影响深远的《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36岁的陈独秀为他在上海创办并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撰写了发刊词《敬告青年》,他在文中列举了"新青年的六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曾勋 《廉政瞭望》2023,(4):62-63
<正>历史作家许洪焱最新历史小说《不义侯》的构思,来自《后汉书》中记录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汉光武帝刘秀的下属渔阳郡太守彭宠因为与幽州牧朱浮争权夺利,索性在北方叛乱,自立为燕王。刘秀消灭赤眉军后,开始对付彭宠。彭宠战斗不力,退回老巢渔阳郡(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汉军乘胜追击,重兵压境,形势对彭宠不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新渔阳里6号的石库门里创办了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取名为“外国语学社”。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众多干部学校中,外国语学社算是最早的一个。它既是建党早期为全国各地离开家庭和学校要求进步的青年搭建赴俄学习的平台,也为处于秘密状态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提供了公开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一、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1920年4月,经李大钊介绍,魏金斯基一行来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商谈了在上海建党的工作。为了沟通中俄两国间的关系,他们决定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建立中俄通讯社(后改称华俄通讯社),由魏金斯基的翻译杨明斋负责。  相似文献   

18.
蓟县是天津市的后花园,山清水秀,历史悠久,风物迷人。历史上曾被称为无终、渔阳、蓟州等,在古代众多的典籍和方志中多有记载,《水浒传》《三国演义》《十粒金丹》等著作中都有古无终、古蓟州、古渔阳的身影,让我们在欣赏文学名著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后花园曾经的风景和时光,在时空交错中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愉悦和美感。  相似文献   

19.
姚金果 《世纪桥》2011,(14):7-11
陈独秀去广州工作后,上海共产党小组的活动几近停止。特别是1921年初维经斯基回国后,党的工作因为人力、资金缺乏的关系,都陷于停顿状态。在小沙渡办的工人补习学校暂停了下来,《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停了好几期没有出版。到了1921年5月初,法国巡捕房搜查了党的机关渔阳里六号,情况变得更加恶劣。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在建党伟业中起着发起组的作用。上海早期组织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建党知识,统一建党思想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吹响建党的号筒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在上海渔阳里2号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它作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