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 195 2年下半年开始 ,党和毛泽东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充分发展的构想转而提出立即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 ,从客观原因方面来分析 ,一是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面临困难 ;二是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和苏联因素的影响。从主观原因方面来分析 ,一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是对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目标模式缺乏成熟的认识 ;三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两个革命相互衔接与发展新民主主义存在矛盾 ;四是存在急于消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2.
列宁社会主义观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它是包括社会主义认识观、过渡观和建设观等内容在内的理论体系,凝结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深邃思考和艰辛探索。学习和研究列宁社会主义观,对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晶  陶庭马 《唯实》2012,(5):8-12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俄国共产党内展开了一场关于工人民主的论争。列宁和托洛茨基、布哈林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坚持过渡性质的社会主义工人民主,还是坚持"工会国家化"的工人民主。列宁在论争中具体、全面、深刻地阐述了过渡性质社会主义工人民主的三个方面:坚持工农联盟、推行工人管理能力的教育和坚持党的领导。列宁经济民主中常态性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列宁依法治国思想是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坚持用依法治国思想建设国家,明确指出:"假如我们拒绝用法令指明道路,那我们就会是社会主义的叛徒。"[1](P188)列宁依法治国思想丰富,对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由于斯大林主义、苏联解体等诸多因素影响,列宁依法治国思想一直被误解。其实,以科学的态度完善和深层挖掘列宁的依法治国思想,就会明白其中的真谛,在赋予时代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依法治国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列宁时期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军事共产主义道路和新经济政策道路。其中,新经济政策的道路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创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作为首次社会主义改革,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力,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源水活头。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对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石,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并且按照所掌握的规律治理国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第二,列宁不断把理论付诸实践,又从实践中重新检验和修正理论,使理论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在夺取政权之后,列宁带领俄国共产党人大力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具有很强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7.
列宁东方理论是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特殊发展规律的理论,它主要包括民族殖民地学说、"迂回"过渡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学说。列宁东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分析和研究列宁东方理论,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马克思、列宁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内涵博大精深,特点极其鲜明,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其内容将不断丰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走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国际风云不断变幻的今天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生活已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矛盾的表现,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与人口素质提高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带来的影响等.对矛盾的分析,对前人实践的反思,有助于坚定这样的信念,即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这样的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道路必须在这个前提下探索.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而对列宁唯物辩证法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毛泽东同志得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关键.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起,就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潜心研究了矛盾问题,比较系统地“说明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写出了《矛盾论》这部辉煌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不仅代表了毛泽东同志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精华,而且成为毛泽东同志后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社会主义制度超越出一国范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和后来老挝革命胜利,世界上三大洲先后有15个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体系,也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第三次飞跃。暴力革命成为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方式,而在当代,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各国国情的巨大差异,通过和平过渡方式探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发展了“一战”期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之间,在产生基础、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应该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取得政权后,如何改造小农经济,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这方面,列宁根据俄国国情和农民的特点阐述的农业社会主义过渡理论对我们仍有指导作用,苏俄初期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仍有借鉴的价值。列宁设想的旧农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一是在地主庄园基础上建立国营农场经济,使其成为农村社会主义最初的发源地;二是合作社经济,即引导个体农民和新获得地主土地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不仅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而且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退却,但这是有限度的、有秩序的、适时将转入反攻的退却。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变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开拓了"政治变革"先于"文化变革"的"俄国道路"。随着东方民族革命兴起,共产国际"二大"提出"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过渡到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总结,列宁为东方制定了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策略,并把东方革命看作是世界革命的"突破口""。俄国道路"从而发展为"东方道路""。东方道路"的胜利发展和以后的曲折,都提醒人们应该结合时代的实际,重新学习列宁的民族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晚年根据苏联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中心工作的转变、对待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等几个方面。探讨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不仅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而且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退却,但这是有限度的、有秩序的、适时将转入反攻的退却。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变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列宁与马恩的社会主义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现代化采取赶超发展战略的思想源自列宁,斯大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并强化了计划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新中国选择赶超发展战略,不仅与苏联模式密切相关,也与国内外形势紧密相连,它的实施使中国初步建立起国家战略防御体系,奠定了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大国的基础。赶超战略实施中,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国情因素制约与国际环境钳制之间的矛盾,凸显了这些国家正确把握实现社会主义特殊规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20.
周多刚  贾锡萍 《唯实》2011,(7):48-51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如何处理阶层矛盾是执政党面临的严峻课题。列宁思考解决俄国国内各阶层存在的一系列现实矛盾问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如关于处理工农阶层之间的矛盾;关于处理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矛盾;关于克服官僚主义,正确处理执政党同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矛盾;关于解决人民内部阶层矛盾的主要途径等。列宁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阶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