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具体规定。全会公报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用,强调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那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3,(10):1-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他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历史充分证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一大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相似文献   

3.
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地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一、俯身"接地气",深入"查病因"治病找因是关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从党性、思想上查找问题,触及灵魂,解决问题。一要站在党性的高度。开展批评与我批评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坚持党性为本、出于公心。原则问题上不退让,关键问题上不含糊,枝节问题上不纠缠。不带  相似文献   

4.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目的:通过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要求的解读,提醒党员干部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当成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责任。"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  相似文献   

5.
正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经历了一次严格的党内生活和党性锻炼,为建立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长效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破除思想障碍。批评难,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愿、不懂、不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存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顾虑。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放在  相似文献   

6.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新泉整训是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批评党内错误思想,达到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个成功典范。本文以新泉整训为例,阐述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文章还论述了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  相似文献   

7.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中,必须造成一种党内民主式的政治氛围,引导共产党员认真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8.
任庆大 《党史文苑》2006,22(3):29-3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中,必须造成一种党内民主式的政治氛围,引导共产党员认真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9.
刘智峰 《前线》2016,(12):11-13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必须看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从自身的特点入手探索出来的独特的制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4,(9)
<正>如何有效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党内生活,是其中很重要的法宝。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一、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  相似文献   

11.
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历史和经验表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得以永葆生机的"传家宝"和"锐利武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文章在党史层面、学理层面、现实层面上,分别从历史维度审视党内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演进轨迹;从理论维度透视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学理支撑;从实践维度把握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实践逻辑,是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和原则性,提高党的"四自能力"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2.
重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语的“武器”刘绍楹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共产党人自觉清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进行自我保健的有效武器。党的十四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15,(1)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自我批评揭短亮丑、反思深刻,相互批评直击痛处、见筋见骨,体现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和严肃性,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钝器"又成了"利器",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梳理总结。一、打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坚实基础认真学习,把提高认识、增强素质作为思想前提。学习教育是基础,是前提。学习教育抓不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无从谈起。大家普遍  相似文献   

14.
谢忠平 《实事求是》2007,198(5):50-52
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沟通和交流、教育和团结、监督和纠错的功能,是解决自身矛盾、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处理党内关系、促进党内和谐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在促进党内团结和谐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要在党内营造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要掌握正确方法;要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内监督和发扬党内民主的需要。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觉性;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障党员权利,提高党员素质等方面工作,促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6)
<正>敢于和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于怎样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批评——团结",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批评别人也好,自我批评也好,都要注重用事实说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既不掩盖问题又不捕风捉影,注重从政治上看问  相似文献   

17.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形成制度,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迫切需要拿起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 近些年来,受庸俗关系学、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正在日趋“钝化”…  相似文献   

18.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表现真理必须有的人格力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是责成伟大的改革任务的重要,能不能将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运用在党内生活中,是关系党的健康发展的重大向往必须引起全党的重视。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对于团结全党同志一心搞改革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要使“三讲”教育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必须发扬我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作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觉整改、自我提高的重要措施,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健康、积极的思想斗争。 要提高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认识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解决党内自身矛盾和问题的法宝。在革命斗争年代,批评与自我批评起  相似文献   

20.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团结统一的重要抓手,必须经常性地把这一武器亮出来、用起来,使之越用越好用、越用越管用。只有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敢真批评,难有真团结;真正的团结需要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把握正确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即坚持实事求是,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要领导带头,这样才能有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