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梅 《传承》2009,(16):104-105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向设计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缺乏职业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不规范,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本土性;专业教育应走向职业化,以职业发展定位专业教育;加强实习环节的教学,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提高实习质量;加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职业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向设计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缺乏职业性;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不规范,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缺乏本土性;专业教育应走向职业化,以职业发展定位专业教育;加强实习环节的教学,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提高实习质量;加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乃柱  王丽霞 《求索》2013,(10):229-231,85
专业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其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互动与调适的过程。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原则、中外社会文化体系的差异、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等使本土化成为必然。文章就如何处理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原生的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空间扩大、专业化发展速度加快及职业化发展前景广阔的机遇,又面临着体制性约束、运行机制的约束、专业价值体系选择的困惑及专业情景性限制的挑战。因此,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应制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确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目标、实施办法与评估标准;加快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步伐;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感;强化实践中社会工作的统筹规划力度,完善社会工作的参与机制;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及实践领域中的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     
<正>社会工作价值观被认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它不仅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更对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社会工作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研究,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这导致目前我国在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方面在全国层面还没一个具有可操作化的统一规范,在实务中遇到涉及价值伦理方面的议题时就会出现不知如  相似文献   

6.
谢向波  李静  任扬 《传承》2010,(6):92-93
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引入和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谢松保 《中国民政》2011,(12):24-26,28
民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社会工作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在加强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负担着社会管理的不同方面,二者统一于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引入和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就社会工作而论,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以及对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和范式缺乏深入的反思和批判之研究倾向,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最具有权威性的目标模式课程设计理论,能够克服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研究的这两大不足,从而拓展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的研究视野,以推动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因此,在借鉴目标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的利益主体及其价值观和利益取向维度进行了探讨,为社会工作课程设计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了一般宏观维度框架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与解读,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探究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的可行性,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实践研究,为高校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反思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构建以专业服务设计为核心、充分发挥新生自主能动性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历史上的第四种重要的教育质量保证机制,专业认证是美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督导机制。而其中拥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专门的权威认证机构及其科学系统的认证标准、严谨规范的认证程序和严格合理的认证人员选拔管理制度,是美国社会工作专业认证得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保障。我国为期三年的第一轮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评估即将结束,虽然美国具体的专业认证制度未必完全适合中国,但是美国经验表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认证机构及其权威性问题、认证标准及其与教育质量的相关性问题以及认证过程及其风险控制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评估发展的三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社会工作既有理论体系与学科发展现实情况,理论社会工作学能够彰显社会工作学科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理论社会工作学以价值起点和情境基础重新定义社会工作人性观和困境观,进而构建生活化助人的实践逻辑。从回归生活的目标设定、生活意义的场境适应、成长为本的策略选择、系统互动的介入路径等方面,支持和协助服务对象度过暂时的生活危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理论社会工作学澄清了社会工作的社会性、福利性、治理性、发展性等专业特质;并在公民权利、公共利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厘清专业定位。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除了从业者和受助者中女性占多数之外,还潜藏着"细腻、关爱、包容"等柔性社会治理的意涵,这种特质对于预防和应对当前中国的妇女与婚姻家庭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借此,对应欧美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文章倡导一种契合本土语境的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涵盖相关的妇联工作、邻里帮扶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等。以此三方为检视对象发现,妇联工作当前仍然发挥主体作用,然其行政管理功能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服务功能,面对新的问题其专业性和行动性显现不足;邻里帮扶作为重要补充,不断受到现代性的冲击而表现出低水平性、零散性、偶尔性并趋于消失;专业社会工作作为新兴的科学,表达性和现实性张力较大,本土化问题依然艰巨。由此,我们尝试融合三方,构建行政性、志愿性和专业性融合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向英 《求索》2010,(12):103-105
生命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命的存在是一个由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所组成的二元结构,生命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处理生命价值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念。理解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必须把握个体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体现为:它以生命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主线;它以人的生命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它包括一般的价值观教育和具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它是一项合目的性与合理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它以生命主体形成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生命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雷 《岭南学刊》2009,(3):77-80
造成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的关键问题在于社会保障的体制性障碍:长期重视社会保障建设轻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保障的服务性保障职能缺位;社会保障缺乏与社会工作在教育及实践领域的互补与融合等。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与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应走协调发展与相互融合之路,共同成为传递社会福利事业、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我国社会工作在区域之间"不平衡"的发展问题,将是社会工作专业进一步参与提升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但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研究,为了突出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将文化本身从当地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成为研究的客体和对象,忽略了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日常性",即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绵延性和社会工作的结构性的矛盾与统一.从日常性出发,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应当遵循浸入而非介入、主体而非客体、理解而非解释、互构而非设计的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3,(1):91-92
熊跃根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会工作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社会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实证主义方法的影响,致力于回应社会需要和解决个人、家庭或社会问题。然而,伴随着社会与文化变迁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社会工作早期发展起来的价值判断、技巧与实践模式,已难以适应变迁的文化与政策环境。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工作需要进入新的启蒙状态,对过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做全面的反思。而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制度、文化、专业学科体系和社会结构等的差异,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驻校社工是指在学校驻点,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员。驻校社工在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既是教育者、支持者,又是资源连接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研究者。驻校社工首先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做好需求评估,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开展服务,并协助做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驻校社工在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也面临心理素质、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伦理方面的困境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困境与抉择:社会工作职业化与社会保障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长白学刊》2009,(3):122-126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主要源于社会保障的体制性障碍:长期重视社会保障建设轻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保障的服务性保障职能缺位;社会保障缺乏与社会工作在教育及实践领域的互补与融合等。因此,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应与中国社会保障政策改革走协调发展与相互融合之路,共同建立传递社会福利事业、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王启明  袁祖社 《求索》2013,(9):212-214
本文从灌输性范式和主体性范式的内涵入手,审视和反思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灌输性价值观教育和主体性价值观教育的正负面价值,剖析了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范式的价值意蕴.提出了利用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实现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主张,并从价值观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思维四个方面探讨了主体际性价值观教育范式的实践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