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档案是国家的历史财富,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积极推进档案事业建设,接管旧中国保留下来的档案资料,收集革命历史档案,成立国家档案局和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制定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和规章制度,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就,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6,(6)
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新中国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复杂挑战,在这关键时刻,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建设新中国十分迫切和必要。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与各级政府继承和发展根据地时期社会教育的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组织农民与工人等社会各阶层参加社会教育,以提高普罗大众的文化素质。在此过程中,中共与各级政府通过开展"文化诉苦"等活动,发动社会力量自发解决教学困难,定期组织民众进行集体学习,增强了普通民众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认同。这为普通民众适应社会主义改造、逐步走向集体化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和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教师进行思想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们被划入了"知识分子"范畴,且过往历史多有不清白之处;更是因为他们作为祖国新一代儿童的指导者,其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价值观念。与高校教师较为系统地学习辩证唯物论与唯物史观不同,小学教师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以劳动观点和阶级观点为主线的简化版唯物史观。小学教师的学习与改造类型可以概括为基本形式与内化形式。两者均旨在加强教师对作为信仰的唯物史观的认同与接受。但由国家政权主导的强制性学习方式的开展并不意味着唯物史观被完全吸收。这种外来的、以政权为支撑的全盘性意识形态与教师以自身经历和传统经验为基础形成的固有认知之间存在张力,而这种张力正是思想学习与改造限度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实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政治上民族识别,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经济上动员恢复民族经济,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思想上纠正错误思想,宣传民族大融合,夯实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文化上培养民族骨干,宣传民族人才政策,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人才基础。宣传动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期。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建设和批判方针,改造知识分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重要思想,这些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当然,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取得思想文化建设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挫折,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1949年以前,以"年终双薪"为代表的年奖,曾是中共领导工人斗争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成果之一,对于减轻资本剥削、提高工人生活水平、巩固中共在工人中的地位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重要的奋斗目标却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负担,因年终大量货币流入市场而导致的物价波动也给政府带来了压力。此外,为建立社会主义薪资制度,也有必要对旧有年奖进行改造。年奖制度的调适与取消,实际上是与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福利制度与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相一致的,即"在破坏中建立"。而这个过程,也是中共从领导工人闹革命到领导国家、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转型。  相似文献   

9.
邱真 《党史纵览》2008,(12):4-9
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民主革命时期,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团、第五军团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个稳定成熟的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各种疫病频发,不仅影响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削弱人民群众的劳动能力,损耗国家的经济,造成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紊乱。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对疫病丛生的局面,高度重视,把医疗、卫生、防疫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成功降低了各种疫病的发生和蔓延,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人民日报》作为新中国的主要媒体,通过对其1949—1956年关于国家卫生防疫事业报道的分析,梳理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从人民健康出发,开展卫生防疫实践和探索,在短时期内迅速地提高我国的卫生医疗水平,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体系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初期主流意识形态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纵观学界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背景的揭示、目标的梳理、路径的系统总结以及评价,并注重从多维度归纳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经验启示。当前学界的研究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但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任务多、会议和集训多、公文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即五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和先进分子在农村的形象,也干扰了当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组率先发现此类问题并及时上报中共中央。中央高度重视,专门就此发出指示并要求党和政府各级组织彻底清理和整顿五多问题。探究这段历史,对于深化党的执政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对于当今党在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10,(6):F0002-F0002,F0003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之前,中共中央曾多次在较大范围内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4.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郑重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围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史为鉴,认真研究这一政策,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争论问题很多,分歧也很大,目前社会上关心和议论这方面的问题仍比较多。当时主持城市规划的领导同志,以及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大多相继去世,作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我有责任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争论的问题加以客观地介绍,还原历史的真面目。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到任郑天翔秘书13年  相似文献   

16.
正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分别提出"城乡必须兼顾"和"城乡一体"的观点,两者虽然表述不同,但其实质都是要在新中国成立后构建"城乡互助"的新型城乡关系。此次会议,初步明确了这一基本原则。1949年9月,"城乡互助"作为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列入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15日下午3时,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获得解放。此前,为做好天津城市的接管工作,中央已经任命黄克诚为中共天津市委书记、解放军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黄敬为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长,黄火青为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相似文献   

18.
王星 《北京党史》2013,(5):45-47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三反”运动的重要决定和指示.号召在全国进行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众多的上海优抚工作繁重而紧迫。为了完成优抚工作,上海市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优抚工作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的高覆盖、全方位的优抚组织网络;长短期工作结合,优待、优抚并行;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群众普遍发动,三方协同开展工作;通过检查制度避免优抚工作流于形式。这一工作模式,使烈军工属的生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消除了军人的后顾之忧,取得了预期的政治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和全体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并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