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4,(17):63-63
正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株艳丽山花。8月10日,首届大洞源客家民俗文化节暨高山避暑旅游地推介会在遂昌黄沙腰镇大洞源村举行。来自福建省武平县和浙江遂昌县的客家代表、四乡八邻的乡亲们齐聚这里,共赏客家风情、品客家美食、结客家情缘。大洞源村毗邻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千米高山盆地。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年平均气温13.7℃,是天然的休闲避暑胜地。村里80%的村民都是客家人,至今仍旧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客家习俗。  相似文献   

2.
社神信仰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遭到西方宗教强势侵袭时,广西博白客家坡头村民为继承传统文化,将"田头社王"改称"福德正神",由"农业神"变身"全能神",与上帝神分庭抗礼。通过不断调适和创新,坡头村社祭习俗在传承民族文化、提升乡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培育乡民地域认同和互助互惠等方面均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郭焕宇 《人民论坛》2013,(11):178-179
在岭南文化背景下,广东省的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汉族民系在宗族文化兴盛发达的明清时期,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这三大汉族民系的民居建筑单元分别凸显了家庭、房支及家庭、房支要素在宗族结构中的重要性.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礼制思想影响下,广东民居建筑遵从宗法制度,实现了生活空间伦理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少数民族的九个部族中,有各式各样的习俗,通过这些习俗可以进而了解他们的文化。下面仅介绍一二。卑南族的收获祭卑南族大多居住在台东县的卑南乡,而以南王村为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人口约一万。他们有十个部落,八十年前就完成了从旱田耕作,向水田耕作的过渡。现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伺养为辅,渔捞占的比例很小,而狩猎只是为了保留传统和兴趣,这是他们和其他部族的最大区别。他们主要的祭祀活动有收获祭、成年祭、大猎祭等。  相似文献   

5.
<正>梓口坊村地处明溪县沙溪乡,近年来,如何让这个客家文化和侨乡文化交融的村庄实现振兴发展,成为乡人大和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2010年,梓口坊村按照县里"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围绕"侨"字做文章,规划建设欧陆风情金井小区,以彰显海西新侨村特色。为满足小区建设,梓口坊村需征地拆迁230亩,并建设配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都有"敬桥"的习俗。台江、雷山、三穗、黎平等地一直保留着这一民间传统,各民族对"桥"是十分尊重和敬仰的,大到长度几十米的水泥桥,小到类似桥状的板凳都普遍加以信仰,各地"敬桥"文化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反映了各民族群众"求子"、"育子"和修桥积福,祈求家族兴旺的心理。在祭桥过程中与"祭桥权"相关纠纷的出现,成为当地司法实践中一类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吞口,是富源水族地区较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物。水族群众至今还保留着在门口悬挂吞口用以避恶的习俗,逢年过节还要祭吞口,唱祭把歌,流传着吞口的神话传说,水族手工艺人擅长雕刻吞口,形成鲜明吞口文化。吞口雕刻较为精细,大多用秋木、冬瓜等质地细腻和不易变形的木材作原料,由当地手工艺人在原材料上进行画样、雕刻出整体,然后另削一柄矩木剑横插入嘴,以突出其驱鬼降魔功效,最后再用红、黑、白、黄四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彩绘图纹。富源县古敢水族乡是我省水族较为聚居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在门口悬挂吞口木雕用以驱邪避恶的习俗…  相似文献   

8.
许淑瑶 《今日浙江》2021,(23):52-53
"鸣金擂鼓,起大乐.开门放炮,奏细乐."在恢宏庄重的祭祀音乐中,三门祭冬拉开了序幕.在宗族制度盛行、人们聚族而居的浙江三门县,祭冬这一民俗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先人的追思,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教诲、对未来的希冀. 2016年,包含三门祭冬习俗在内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相似文献   

9.
《松州》2016,(3)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表现,传统客家居住文化是客家人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象征。而居住文化的形成,则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宗族信仰、社会习俗均有甚大之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广西客家人之居住文化对地理及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以期能在这种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互动中,发掘客家文化集中原风骨和南方特色为一体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们在新村建了新房,搬进了新家,不但大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古村落也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已住进新房的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村民吴载春高兴地说。培田古民居建筑群,坐落在连城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下,与土楼一道形成客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其建筑之精美、保护之完好、文化底蕴之深厚,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乏人问津  相似文献   

11.
<正>丘北县彝族白彝支系僰人祭山习俗肃穆庄重,富有民族特色。农历二月初七是官寨乡山心村委会岩峰山村小组僰人的祭山日。当日早饭后,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早早聚集在村里的活动广场,跳起了淳朴古老的大三弦舞。到了下午三时,祭山仪式开始。全村男子用大家凑钱买好的鸡、腊肉、酒等,在村中的毕摩带领下来到村子的龙山进行祭山。首先毕摩在祭祀的神树脚下用小树枝撘一个四方门,然后用山上的野草编成四方绳子绑在神  相似文献   

12.
春节作为一项传统的风俗活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春节习俗正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在都市显得尤为突出。昆明春节习俗在继承传统年俗、保留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在年前准备、过年习俗、社区活动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并且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与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不止一次听广东友人讲起客家文化,比如客家人、客家话、客家人生活传统,以及客家人的始祖在中原等等。但总因自己见少识浅,不甚了了。感谢几位老同志盛邀,使我有机会寻访了集客家习俗大成的客家大围:“鹤湖新居“。“鹤湖新居“为全国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中心的罗瑞合村,距市区28公里。“新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由于它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8)
<正>摘编自3月31日香港《大公报》蔡英文当局"去中国化"的力度较当年陈水扁当局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近蔡当局以"时间相近"为由合并举行"2017年向先祖暨忠烈殉职人员致祭"及"中枢遥祭黄帝陵",实际上就是取消了每年一度的"中枢遥祭黄帝陵",而当局也证实了这一消息。民进党陈水扁2000年首度执政后大搞"去中国化",但仍保留祭黄帝陵的惯例,如今蔡英文干脆废除了相关活动。看来,  相似文献   

15.
黄少明 《传承》2011,(1):50-51
博白客家人口超过100万,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博白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晋代美女绿珠、近代民族英雄刘永福、现代革命先驱朱锡昂、世界著名语言大师王力等历代名人。为了挖掘、弘扬和展示博白客家文化特色,2006年11月2日,博白县举办首届客家文化节。文化节主要内容有客家文化论坛、客家文艺表演、客家美食节等主题活动,充分展现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2010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在博白县举办。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突出"弘扬客家文化、共谋发展商机"的主题,"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宗旨,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步伐。  相似文献   

16.
正从2月14日开始,"两岸客家土楼过大年"活动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侨福楼"举行。做年糕、做包子粄、写春联、贴春联、学习"勉学歌"、吃年夜饭、看"春晚"、发放压岁钱、听客家民间故事、客家风俗拜神和开门……来自台湾、深圳、梅州、厦门等地的30余个客属家庭110多人,和当地土楼客家乡亲欢聚一堂过大年,体验传统客家过年习俗,传承客家文化。来自台湾的杨刘雄,这次也是带着一家五口来永定土楼做客欢度春节。谈到在永定土楼吃年夜饭的感受时,他说:"圆土楼名不虚传,在这里吃年  相似文献   

17.
在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兵败,20世纪初中国海禁取消及英国对马来西亚加速开发,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动荡局势的影响下,广西人先后三次较大规模地迁徙至马来西亚。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迁徙的广西人具有了新的身份——马来西亚华人。长期的异乡生活、浓厚的祖籍记忆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使仪式文化现象通过马来西亚各州广西会馆的引导和组织在广西籍华人族群中得到传承。经过对雪隆广西会馆举办的秋祭仪式活动的调查和对参与活动的主要人员的访谈发现,广西籍华人秋祭仪式已发生了从宗族祭拜到"社群共祖"祭拜的转变。同时,广西籍华人秋祭仪式也显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如敬老重教的承继。此外,由离乡背井带来的环境、生活和身份的变化,使秋祭仪式在宗教、信仰、"先人"崇拜等方面显示出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人独有的特征。雪隆广西会馆秋祭仪式充分显示了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人当前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建构状态,辩证、客观地看待这一文化体系将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合作提供契机,为深化中马合作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8.
祭油神习俗是湘西永顺土家族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现今还保存在部分土家族传统村落之中。永顺长光村土家族祭油神习俗主要表现在油茶生产的相关禁忌以及仪式两个方面。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是武陵山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是活态传承着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祭油神是一种农耕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9.
田贵平 《前沿》2014,(13):48-49
农村政治文化和“村选”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运用实证调查分析,发现罗城“村选”存在“贿选”、被动选举、宗族选举、参与程度不高和认可度差等问题;放映了小农意识、“潜规则”观念、家长本位、政治主体意识薄弱等复杂的农村政治文化;提出建立优化“村选”与培育公民文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翻开我区悠久的历史长卷,很容易拾到一些看似平凡却遗存丰厚的小城镇、小村落。它们既反映了我区社会发展的聚落形成和历史演变,又展示了优秀传统建筑风貌和优秀建筑艺术,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1年以来,我区各地推进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并以18个"广西特色文化名镇名村"为重点,示范带动全区村镇建设探索以文化培育发展优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