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协管员作为公安机关协助参与公安交通管理的辅助力量,近几年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交通协管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非正规性,交通协管员队伍存在素质偏低、管理不一、机制不全、保障不力等问题。要通过清理整顿、强化管理、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等手段解决交通协管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队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消防部队是消防应急救援中的骨干力量,除此之外还包括公安、水利、交通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其中,公安等其他行政主体参与救援,应当是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的行政协助行为。新《消防法》中关于应急救援的协助行为并未作出规定,应当借助行政协助理论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内设的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机构和派出所依法取得独立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并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这些机构依法取得的行政主体资格是有限的,因而他们独立行政执法的范围、权限,以及所承担的责任也是有限度的。这些内设机构和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应当做到合法、及时、适度。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法制,规范有关授权立法和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提高执法民警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规范公安机关内设机构和派出所的独立行政执法活动。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社会我国维系社会治安的重要辅助力量,警务辅助人员在辅助执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公安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由于警务辅助人员“辅助性”人员职能定位,导致其执法主体地位缺失,在依法履职时缺乏应有的法治保障,严重阻碍了警务辅助人员制度效能的发挥。在我国现实情境下,全盘否定警务辅助人员的执法权是不现实的。理论上,应当对警务辅助人员进行界定,明确其职责特点,厘清警务辅助人员的执法主体地位;实践中,应当结合警务辅助人员内部职权行为与外部职权行为、辅助执行柔性措施与刚性措施之分,严格界定其参与执法的边界,明确其参与执法的权限;同时,加强对警务辅助人员依法履职的法治保障,明确暴力袭击警务辅助人员的行为成立袭警罪,并强化对警务辅助人员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历见习、实习、大型活动安保执勤等,介入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实践,并事实上普遍成为警务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江苏警官学院学警参与警务工作存在学警明显"警化",工作经验不足,心理落差较大,执法过程中易无所适从现象,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应然设置。学警在警务工作中的角色身份属于行政辅助人,其行为属于行政辅助行为,行为的结果归属于所属的公安机关。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体例下,存在有限度地赋予学警部分执法主体资格与有限职权的立法空间。学警的职责应限于承担低权性、低强制性、低自由裁量性较的警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层执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基层执法面临多重逻辑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的综合结果不时导致执法行为脱离法治轨道。法治逻辑要求基层规范执法"不出错",行政逻辑要求其追求效率"干成事",政治逻辑要求其符合政治"要满意"。环保"一刀切"就是基层执法在这多重逻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基层协同执法不足、责权失衡与高压问责、"千年大计"下的从严执法等,其中舆情是促使多重逻辑关系发生演变的外在变量。基于此,应分别从政治、行政、法治三个方面施策建立纠偏机制:深化依规治党的基层落实,谋求政治逻辑对法治环境的基础塑造;完善科学考核,谋求行政逻辑对法治的正向激励;沟通舆论引导和执法反馈,构建舆论监督与严格执法的制度平衡。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09,(12):37-37
刘飞在《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载文《试论民营化对中国行政法制之挑战》认为,民营化的范围包括由民间主体参与履行行政任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所有方式在内,其实质是国家与私人之间在“执行责任“上的分担,而国家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给付所负有的“保障责任”则保持不变。民营化有三个方面的界限:一是法定界限。  相似文献   

8.
祝洁明  张栋磊 《公安研究》2010,(1):61-65,82
相较于价值目标单一的秩序行政和服务行政,"双服务"理念下的行政服务目标定位为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在公安执法领域实践"双服务"理念,需改造旧有执法观念、方式、行为和制度,对私益和公益进行有效的兼顾整合,以寻求公益和私益最大化,确保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为使法治建设获得持久、良性的发展,应当引入"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的法治演进模式,并在立法、执法与司法三个层面展开探索。"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的双向互动应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特色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为监督行政主体行为、保障行为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持,而行政主体、行为人的无效行为对行政复议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可通过集中行政复议主体、对执法告知做严格要求、允许存在"执法容错率"、优化负责行政复议工作人员队伍水平等举措有效规避行政复议中的无效行为。  相似文献   

11.
行政调查取证的规制——上海"钓鱼执法"的不正当性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钓鱼执法"的运用在西方有特定的条件,上海"钓鱼执法"的不正当性十分明显,它蚕食社会信任,执法手段不合法,不符合程序正义原则,违反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行政执法伦理.从行政调查取证的原则来看,行政调查取证应当符合职权法定、程序公正及比例原则,为了避免上海"钓鱼执法"现象的发生,应当从立法、司法、行政三个方面对行政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2.
在新行政处罚法制度的催化下,各省市交警开始探索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的模式创新。2021年浙江省Z市交警打造的“警斗云—数治警务平台”,再造交警执法流程,为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提供全新方法,实现执法全程留痕、执法效能提升、执法社会效应提高,破解了传统执法模式的难题,在Z市交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模式仍处于探索与磨合阶段,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以行政处罚法为遵循,在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合法性,在制度层面加强规范性,在技术层面提升智慧性,为实现交通管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确立了受理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不需要以行政执法程序前置为条件,但随之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跟进诉讼"中,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法律效力如何?二是在"单独诉讼"中,如何协调法院与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同一案件的立场?应在"跟进诉讼"中秉承"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生效的调查结论和行政决定视为"初步证据",如当事人提出适当的反证,法院可以推翻行政机关的决定;在"单独诉讼"中应允许反垄断执法机构直接参与法院的审理程序,并设置法院受理反垄断民事案件后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查询等辅助制度予以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城镇化的治理模式是一种政策之治,具体表现为"以物为本"的城镇化治理理念、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治理体制和运动式的城镇化治理方式。"政策之治"城镇化有着深刻的形成机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起点与路径依赖是历史症结;压力型体制下政治锦标赛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是制度根源;政府"经济人"动机和治理资源匮乏的现实掣肘是理性选择。随着"政策之治"城镇化的弊端日益凸显,法治化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法治化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法治理念不足、法制体系不完善、执法体系不严、法治监督缺失等现实障碍,需要从理念、立法、执法、监督四个层面进行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5.
鄂交法[2008]44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交通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交通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从事交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等执法活动时适用本规范。  相似文献   

16.
龚向田 《求索》2012,(12):255-257
行政程序法的人本精神在于尊重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国外行政程序法的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行政程序法典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上。国内行政程序法的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行政程序单行法的具体原则与具体制度上。现阶段,我国行政程序法还存在一定的人本精神之缺憾;展望我国行政程序法之人本精神的理想图景,必须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并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并确立行政程序正当的基本原则;在制度建设上,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听证、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等制度。  相似文献   

17.
执法主体的"选择性执法"行为关系到广大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关乎行政机关的形象和权威,更关乎行政法治建设全局。因此,杜绝不合理的"选择性执法"行为就应完善立法规制,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与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加强司法审查力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时。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然而,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时机一直是行政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执法困惑和难题,行政执法实务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和做法。对此。我们从刑事先理原则、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附属刑法规范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行政机关应当先行移送给司法机关,而不能在作出行政处罚后再移送,这是行政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义务。  相似文献   

19.
“联合执法”的问题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践中,行政机关普遍采用联合执法的形式对某些行政事务进行综合性整治。本文分析其制度背景和应用价值,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严重问题。本文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联合执法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应当避免与非行政机关的联合执法,减少和规范行政机关之间的联合执法。  相似文献   

20.
黄兰贵  黄鑫 《桂海论丛》2006,22(4):93-95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重点剖析其主要原因:行政主体不合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行政越权;行政法治观念差;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低等,并提出通过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等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