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回溯和总结十月革命100年来世界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探索历程,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刻意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过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100年前,列宁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一国实践的新时代,开始探索"管理俄国"的伟大实践和发展规律。可惜,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落得亡党亡国的悲剧。现在,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到改革,从管理到治理,破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难题的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并将为人类追求美好制度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列宁首次提出了阶级定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时代仍然存在阶级斗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社会主义观的成功运用和实践证明。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列宁的阶级观、国家观和社会主义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我国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上曾经走过弯路,犯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我们要吸取教训,掌握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的伟大目标,实现国家消亡、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3.
许蓉 《理论学刊》2008,26(5):17-2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如何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并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和思考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列宁改变了十月革命前对合作社的思想认识,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化思想运用于俄国农村的社会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这表明列宁在晚年终于找到了东方落后国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列宁学说的核心是宣告社会主义在一个落后国家的正式建立,十月革命为20世纪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型现代化的开端。列宁思想的重要特征是精明的策略性以及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结合,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时期,列宁克服了"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对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列宁学说不是狭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虽然它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但绝不是只适用于俄国。21世纪列宁学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他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所蕴含的方法论及其价值上。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俄国需要实现从"夺取政权"到"组织任务"和"管理任务"的战略功能转变,社会建设和治理也就成为了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首要的组织任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要在无产阶级政党"总的领导"下,适当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的有益成分,发挥制度优势;尊重专业治理,遵循用旧与育新相结合的人才原则;通过所有劳动者的普遍参与和多元主体共治,降低治理成本和提高治理效能。列宁关于社会治理的宝贵见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对我国提高治理效能、推进治理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社会主导信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支柱,特别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转换的新纪元。俄国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和运用到人民运动中,得到人民认同和信奉,使马克思主义从一种理论、一种思潮转变为一种信仰。列宁信仰建设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是,当时俄国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浓厚的宗教文化背景影响,特别是俄国社会正处于农奴制改革,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使传统的政治信仰产生危机,俄国的工人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如何组织和管理经济?这是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对国家问题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他对国家问题和经济问题研究的结合点。列宁着力通过理论研究去指导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管理经济方面树立了光辉的实践范例,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今天,在我国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重温列宁关于国家管理经济的思想,包括重新学习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正确有效地履行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进一步搞活经济,而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就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的特殊性作深入的研究,未能就这个问题形成和提出深刻的理论,可是他们在俄国社会发展途径能否不同于西方的问题上持小心谨慎的态度,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列宁着眼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出了俄国的社会发展途径区别于西方国家发展途径的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走自己的路"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已是71年了。71年来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和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提出,我们觉得,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十月革命的胜利能否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开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领导苏维埃国家的七年,能否看作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间提出的有关理论,能否看作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胡绳 《世纪桥》2004,(6):4-10
毛泽东从来十分重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分重视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下面一段话是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几乎人人都知道的话:"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升华和最新成果,是当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性和创造性,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  相似文献   

13.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日理万机中,非常关心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给予中国革命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历史上列宁曾三次接见旅俄华侨刘绍周。刘绍周是何许人也,为何会受到列宁三次接见? 刘绍周,又名刘泽荣,1892年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在他5岁时,随父移居俄国。在那里,他完成了高中、大学的学业。1917年,俄国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25岁的刘绍周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的革命,接受了斗  相似文献   

14.
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带领俄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人民的意愿治理国家;二是坚持互利共赢,为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营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三是坚持代价最小化原则,努力缩减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念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能够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启示,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好本国事务提供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列宁科学无神论思想大致经历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从无神论到科学无神论、从科学无神论走向时代巅峰三个发展时期。在第三个时期,列宁立足于时代条件,紧密结合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既深化和发展了对宗教与宗教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又制定和实施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宗教政策,开创性地回答了宗教问题上"社会主义与宗教"的时代课题,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推向新的阶段和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我们当前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十月革命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束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理论变为现实.在小农占多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1918年初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获得了短暂的国内和平.此时列宁撰写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一) 社会主义的企业应当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组织和管理生产,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大工业国有化进程的发展,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布)和俄国人民,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总方向前进,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进行了大胆的、初步的探索,并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而不断取得认识上的突破,形成了一些宝贵经验和启示,主要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真正踏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但必须立足本国实际,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这是列宁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但是,由于列宁过早去世,没能回答这个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未能解决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列宁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探索都建丘在以实践为基石的科学认识之上。列宁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现从全盘接受到推陈出新,邓小平对于列宁的社会主义观从继承发展到不断升华的过程说明,在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的探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它启示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认识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是依据马、恩的有关论述,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十月革命前,列宁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样,主张建立统一的民主集中制的共和国,反对建立联邦制。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确定苏维埃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接受并采用了联邦制的国家形式,从而使民族自决权与国家统一两者得到兼顾。此外,列宁把自治问题与俄国多民族的实际联系起来,与民族自治相结合,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无产阶级在国家和政权建设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