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大职工翘盼已久的《劳动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并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包括兵团百万职工在内全国亿万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劳动法》是建国45年来我国第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它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也是它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劳动法的分布实施,将有力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将协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将有助于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2.
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王河山 《唯实》2004,(2):66-6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 ,在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如劳动合同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全 ,工资福利水平下降 ,严重违反《工会法》、《劳动法》有关规定 ,民主政治权利不落实等。为了维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必须建立起一个以职工和工会自我保护为基础 ,以政府改革和法律法规为保障 ,以社会各界和媒体舆论支持为依据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工会的法律地位 《劳动法》把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作为重要的立法原则,并把这一精神贯穿于各个章目。《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这就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的法律地位,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工会法》的重要补充,也是我国工会立法的一次重大突破。《劳动法》对工会法律地位的明确,正是确定工会在签订集体合同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依据。 签订集体合同,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工会法》《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可以行使以下权利:一是调查权。《工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调查,有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相似文献   

5.
解雇保护制度在劳动合同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进行了明确限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确实具有很大的"语言模糊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解雇保护制度,确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正《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工会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工会依法参加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职工对企业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企业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主要载体。我国颁布的《宪法》《公司法》《工会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再一次强调,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工会工作,主要任务在于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随着近几年《劳动法》各项条款的具体落实和社会劳动保险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相应改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进一步调整,常见的劳动纠纷不只限于过去的工资、奖金分配不公和福利(看病、劳  相似文献   

9.
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法律赋于职工和工会的一项基本权利。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是贯彻《劳动法》和全总确定的工会工作总思路的具体措施,也是天富电力集团公司工会配合行政共同做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企业改革、建章立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对于建立企业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规范企业与职工双方的行为,增强双方的合作,共谋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为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的要求,农十二师昌平矿业公司工会代表职工方最近向公司行政方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并起草了《企业工资集体协议书》。  相似文献   

11.
集体合同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产生,并随着《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而普遍推广开来的.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合同制度,不仅是贯彻实施《劳动法》、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和方法,而且也是完善职代会制度,进一步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必将为企业的转机建制奠定基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涉及到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合同制度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问题.下面,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为规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团场用人单位要依据新劳动合同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严格执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做好《劳动法》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的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法》...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同劳动者建立与确认劳动关系的必备程序。《劳动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在总结1986年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劳动者和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劳动合同制实施以来,对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企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劳动部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已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从此跨进了一个新阶段,也是全国亿万劳动者企盼多年的一件喜事。那么,《劳动法》的颁布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通过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劳动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刚同志。 记者:陈司长,《劳动法》明年初就要施行了,首先请您谈谈什么是劳动法,我国《劳动法》的特征,好吗?  相似文献   

16.
方仲炳 《求实》2006,(Z4):189-190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雇佣关系的书面协议.在《劳动法》实施十多年的过程中,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用法律形式规范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有效地保障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既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又便利了劳动者的合理流动,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是其他资产所不可比拟的.如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使之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手段很多,主要有刑法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行政法保护、民法保护和劳动法保护.<劳动合同法>对商业秘密保护也作出了规定.劳动合同法框架下的商业秘密保护既赋予了用人单位权利,强调劳动者的义务,又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双方权利义务的统一.文章拟结合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就其框架下的商业秘密保护展开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下岗职工的几项合法权益柳斋我国《劳动法》和劳动部颁布的有关规章对如何保护下岗职工权利都做了明确规定。具体来说,下岗职工有下列权利:一、知情权。劳动部于1994年11月14日制定发布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明确了裁员的程序,要求提前30日向工会或...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是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的建筑工人,是正规建筑行业的职工,长时间离开亲人在野外作业,工作很辛苦。最近我们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国家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现向贵刊咨询,我们如何掌握、运用这个新的法律武器,保护我们工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比如说,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举报?如何投诉?然后如何按法律程序获取经济赔偿等等。谢谢!刘佳庚等27人刘佳庚等27位工人同志:你们辛苦了!针对您提出的上述问题,作如下答复:第一,劳动保障监察涉及的具体事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继《…  相似文献   

20.
中纪委监察部发布规定切实维护检举人控告人合法权益检举、控告人的合法权益将进一步得到保障。中央纪委、监察部近日发布关于保护检举人、控告人的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和行政监察法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