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历史唯物论为哲学方法论,可以探索马克思主义系统经济学,它包括两个分支:马克思主义物理范式经济学(也称马克思主义革命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生物范式经济学(也称马克思主义建设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本人完成的经济学),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物理范式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实战和时代的发展,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不再是《资本论》出版时的情况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骨架为基础,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特色,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理论指导下,汲取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理论创新,逐步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才能焕发其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威廉姆森谈新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制度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近期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作了回顾和展望。他指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产权理论和组织的治理结构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在继承和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威廉姆森还以俄罗斯改革为例 ,指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条件及其自身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宗教经济学是伴随着宗教经济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宗教经济学逐渐演变为有神论宗教经济学和无神论宗教经济学两种发展路径,而两者所研究宗教经济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其本质区别在于对待神灵的认识、作用和态度的不同。但是,作为神灵在现世中的化身人物、话语体系、话语权代表及其作用则客观存在,这也是研究宗教经济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波斯纳以经济学打开法学的"黑箱",科斯以法学打开经济学"黑箱",作为经济学和法学交叉学科的法经济学由此形成两种理论范式,即法律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的法律分析.波斯纳创立的法律的经济分析范式在为繁荣法经济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误区.重新繁荣法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经济的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6.
福利经济学及其理论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利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本文对福利经济理论的形成,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及其思想,以及西方福利经济学新近的发展作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存在着研究对象、前提假设、逻辑起点、研究方法、制度理论、产权、制度和经济增长、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九个方面的差异。总体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差异,既表现在理论观点方面,也表现在方法论和分析路径方面。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经济学的危机与全球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经济学在凯恩斯主义危机之后,在80年代之后陷入了第二次危机──缺乏创新和未形成主流学派的危机。两次危机的特点不同并不等于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于经济实践发展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经济学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在世纪末对20世纪经济学进行总体的考察,对于21世纪经济学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而未来经济学的发展如果不摈弃出现两次危机所形成的种种教训,那么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是令人堪忧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素质不但关系到经济学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经济专门人才的培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体现了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经济学专业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经济学价值观的传授,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经济学教学指导地位的同时,有意识地吸收当代世界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储备.同时,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树立责任心,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  相似文献   

10.
浅析地缘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探讨地理因素是怎样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和政治家的普遍关注。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缘政治学产生与发展之后,新世纪之交在西方发达国家诞生了地缘经济学。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也必须充分分析、研究地缘经济学。本文对地缘经济学的产生、地缘经济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制度经济学与法经济学的发展入手,可以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节点,即制度、交易成本、效益等,并对法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经济学语言是数理化还是日常语言化的争论,其焦点并不在数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本身,而是反映了人们对于经济学性质的不同认识与理解。经济学语言不应该是千篇一律,而应根据研究内容量身制作。可以将经济学研究分为纯理论、经验研究、应用理论、纯应用四个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研究,可以采用不同侧重点的语言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3.
曹杨 《理论前沿》2007,(2):47-48
上世纪80、90年代,不少中国学者将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运用于经济转轨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市场化改革道路提出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解释。这时期,新制度经济学使转轨经济学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应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固有的理论缺陷也使转轨经济学的继续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4.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当今最流行的经济学入门教材。该书简明的语言、以学生为导向的内容编排及独特的栏目设计,使读者深刻的感受到,学经济学原来也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在我国广泛流行,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则被忽视或遗忘了,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企业理论,企业理论是由科斯最早创立的,“言必称科斯”,实际上,这是理论上的片面和误解,  相似文献   

16.
王善迈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教育中的经济问题,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经济学学术思想,其中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财政和教育财政制度、教育成本与效率、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出发对企业信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企业信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恩主义经济学虽然是中国理论上的主流经济学,但是相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而言,地位不断下降,从教学课程和科研成果上都是如此。新政治经济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较接近的西方经济学分支,强调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定并视政治为交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取得发展,必须作为科学来发展,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验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起源于伦理学。但近代以来出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的现象,经济学越来越像一门实证科学。实际上,经济学不能避免善恶判断,人是经济人也是道德人,恶总是从属于善,道德需要通过经济来表达自己,经济也只有利用道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是经济学的大众化和伦理学的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梁启超、孙中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先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李大钏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之一,陈独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的作用也应肯定。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被更多地翻译出版,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在30和4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研究和介绍《资本论》的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