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政策和策略思想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理论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大党的独特方法论。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毛泽东政策和策略思想的具体所指与重大意义。在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转向全面执政的过程中,毛泽东领导了多项重要政策的制定、调整、执行的全过程,由此形成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一著名论断,对新中国建设影响深远。新时代新征程,统筹“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和策略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对知识分子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对土地革命初期造成中共党内过左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伊始,就以大无畏的气概领导和推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这对  相似文献   

3.
在殷切期盼的中国共产党85周岁生日到来之际,红色故都瑞金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全体党员,瞻仰了位于该市叶坪乡的“一苏大”旧址和沙洲坝镇的“二苏大”旧址。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运动以及建立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追思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党员同志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苏区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柳春清 《人民论坛》2010,(12):44-45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土地政策成功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改革开放时期,应该再次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城乡统筹的改革,既可以化解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形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可以使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和流转。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民族问题方面有着极其全面而丰富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依据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强大武器。中国共产党就是运用这一理论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成功地有成效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其中“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中国革命中的胜利,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晔  阎高程 《理论月刊》2008,4(2):73-7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的视角,针对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对其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与否跟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成熟程度、认识高度以及理论素养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萌芽逐步走向成熟.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回顾与分析,认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规律和历史经验,对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更好地发挥知识分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和我省民族立法的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早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政权就开始通过民族立法调整和处理当地民族关系,组织、动员和团结各族人民参加革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就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建国初期民族立法的法律基础。建国以来特别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民族立法工作有长足发展,并取得重大成绩,初步形成了民族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土地政策成功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改革开放时期,应该再次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城乡统筹的改革,既可以化解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形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可以使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和流转。  相似文献   

9.
97年的历史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相结合,证明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伟大社会革命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要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能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伟大社会革命也必须依靠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伟大实践过程中铸就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接续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内蕴了多重逻辑关系,其中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础和前提,建设时期形成的精神谱系是对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基础,改革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对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延续;新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基础,新时代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和发展。这些逻辑关系环环相扣、层层嵌套,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之美,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历史担当。迈上新征程,要赓续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理应对其逻辑关系进行阐析。  相似文献   

11.
1948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5月27日,毛泽东到达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西柏坡时期是20世纪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逐渐成熟。党的理论建设,也围绕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从多方面对党的建设进行探索,创造性地回答了党面临的新课题。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强调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险政策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的主动选择,发轫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领导工人运动时所倡导的劳动保护。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国内革命发展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调适能力三者共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险政策的演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险政策及其演变给予我们当今社会保险政策制定方面有着深刻启示:追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平衡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注重外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重视协调企业与工人在缴费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制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扎扎实实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成为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产物、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还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决策者、积极宣传者和执行者。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根据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及中国革命当时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妥善解决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正式制定统一战线方针,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制定了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之后,李大钊同志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决定,担负起联络孙中山的重任,在1922—1923年内,不辞劳苦,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两下广州,为推动和帮助孙中山确立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而奔波。在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同时,以李大钊同志为主要负责人的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为解决内蒙古的民族问题,开辟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运动,以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蒙藏院开办的  相似文献   

15.
邓群 《传承》2005,(4):20-2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桂系开展统战工作,支持“两广事变”中桂系的抗日爱国行动,并及时调整自己对桂系的统战工作的方针,为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最终形成提供契机,也促使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推动了国共合作进程的发展。面对顽固派的第一、第二次反共高潮,针对桂系的“外联内防”、“上联下压”的政策特点,中共桂林地方组织积极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又联合又斗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央苏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动因、政策与措施以及作用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苏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是妇女自我解放后觉悟的充分表达,而苏区政府的广泛宣传、发布法令、建立妇女组织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最终实现了妇女解放与革命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央苏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动因、政策与措施以及作用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苏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是妇女自我解放后觉悟的充分表达,而苏区政府的广泛宣传、发布法令、建立妇女组织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最终实现了妇女解放与革命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不仅关系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且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得失成败。从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总书记,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的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善于进行调查研究,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又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坚持调查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相似文献   

19.
陈晋文 《长白学刊》2011,(6):104-106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城市政策,积累了石家庄、沈阳等接管城市的工作经验.这些理论政策与经验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从革命到建设历史新任务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各次代表大会,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都针对当时的具体革命实际而制定了不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党领导并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究其原因,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