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开展地方立法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的地方立法工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地方立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还要在新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立法工作的重点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它,从数量主导型立法转变为质量主导型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  相似文献   

3.
今天,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共同召开全省立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受恩培同志的委托,我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向全省立法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地方立法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落实省人大常委会2008—2012年的立法规划,为促进云南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标志立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地方立法为地方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为国家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应当紧紧抓住机遇,积极面对挑战,扎实开展立法工作,进一步发挥地方立法在整个国家立法中的重要作用,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5月福州,山清水美,古榕苍翠。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东风,13日,福州召开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暨全市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道上,福州地方立法迈开新的步伐。"地方立法工作是福州人大工作的重头戏,"回顾福州立法走过的  相似文献   

6.
陈蔚 《公民导刊》2011,(8):29-30
立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建设法治国家仍在路上。在法律大厦落成的新起点上,地方立法应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保持立法产品对执法者和民众的公信力,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近年来,我委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立法为民、服务“三农”的立法理念,引领立法实践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20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之年,也是立法工作的冲刺之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李林 《公民导刊》2011,(3):29-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国家意志和法律规范的形式,集中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人民意志与社会发展规徨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徨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民代表大会民主主导、各国家机关全画配合、亿万人民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制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模式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浙江立法工作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武 《今日浙江》2011,(12):51-52
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立法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从1979年拥有地方立法权开始,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原则,努力探索制定一大批与法律配套的实施性法规、尝试制度试验的先行性法规、体现地方特色的自主性法规,不断创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机制,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汉连 《中国人大》2010,(22):20-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并不意味着立法工作的完成,相反,随着时代的变化,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无止境,立法不停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机关应把握时代特征,除及时制定实施性的法规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我国立法工作包括地方立法工作面临的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五、要处理好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继续深入推进科学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22日上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暨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精神,总结我省地方立法工作经验,研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地方立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虽然基本解决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有法可依”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立法工作可以停滞不前、坐享其成了。无论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其立法工作仍然非常重要,立法任务依然比较繁重。就地方立法而言,除继续做好日常立法工作外,重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关于立法中要突出"关键那么几条"等要求,深入研究上海地方立法的特点和规律,更加注重探索"一事一法"的体例,着力提高立法的  相似文献   

17.
马宜生 《天津人大》2007,(11):41-4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自觉坚持科学立法,  相似文献   

18.
周坚卫 《楚天主人》2011,(1):11-12,29
20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年。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体系形成,标志着地方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陈俊 《湖湘论坛》2017,(3):115-121
彭真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他主持宪法修改工作,领导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促进和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框架基础。他提出加强和改善党对立法的领导、主张立法需要正确政策的指导、立法中新的问题需要探索试验,以及关于制定民法、刑法、经济法的思想观点,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关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关于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的思想观点,对促进地方立法的发展,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发展中国立法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创新地方立法工作? 一、认识发展趋势,把握地方立法工作的“变”与“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方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结经验,分析趋势,我们认为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地方立法工作需要把握“五个不变”,推进“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